試析瀝青砼面層施工質量控制
佚名
(二)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瀝青混合料車裝料時要前后移動,先中后兩側,裝料不要太高;運輸車的瀝青混合料車到現場有專人測溫,攤鋪機前至少要保持五輛瀝青混合料車,以保持攤鋪的連續;瀝青混合料車卸料時要緩慢卸料,并控制在空檔,由攤鋪機緊推緩慢前進。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較拌和能力和攤鋪速度有所富余,運送混合料時,車廂必須清潔,攤鋪機前方應有五輛運料車等候卸料。如用輸送機輸送,要注意輸送機的下料高度,并用裝載機和推土機配合,一層層均勻推平,石料不能堆積太高,防止石料離析,必要時用挖掘機對石料進行翻拌。各集料徹底要作好隔離措施,防各集料混雜,影響瀝青混合料的級配。 (三)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對瀝青混合料攤鋪層的基本要求是:表面均勻一致無離析帶和離析塊,具有高標準的平整度、規定的攤鋪厚度和要求的初始壓實度。瀝青面層攤鋪前應對下承層表面進行清掃或沖洗,要將表面污染的雜物洗刷干凈以及下承層的浮砂掃掉。合理安排拌和機的拌和能力,運料車的運輸能力,保證攤鋪機攤鋪速度均勻和連續不斷地攤鋪。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如因故障停機超過30分鐘應做成平接縫。攤鋪過程中,任何人員不得對平衡梁施以外力,距離傳感探頭不小于20cm,攤鋪中禁止將鐵鍬等其它物品置于探頭下方,不得隨意調節主控器,避免影響攤鋪平整度。攤鋪過程中不隨意改變速度或中途停頓,即要保證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任何停頓將導致攤鋪機內混合料溫度下降,使攤鋪厚度產生變化,產生折紋,影響平整度的提高。 (四)瀝青混合料的壓實與成型: 初壓應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并不得產生推移、開裂,壓實溫度應根據瀝青稠度、壓路機類型、氣溫、鋪筑層厚度、混合料的類型經試驗試壓確定。初壓應從外側低處向中心(內側)高處碾壓,像臨碾壓帶應重疊1/3~1/2輪寬,在靠外側邊緣處初次碾壓時,可暫預留40~50CM寬不碾壓,等壓完第一遍后,將壓路機的大部分重量放在壓實過的混合料面上再壓邊緣,以減少向外推移。復壓溫度控制在130℃以上,宜選用15~30T輪胎壓路機柔壓兩遍,緊跟著DD-110碾壓兩遍,復壓碾壓遍數不少于4~6遍。在復壓過程中應及時用三米直尺檢測碾壓的平整度,發現平整度有超標準的,應及時用6~8T雙鋼雙振壓路機處理。終壓宜采用DD-110振動壓路機或6~8T雙輪鋼筒壓路機靜壓2~3遍,除使用上述壓實機械外,還應配備1~2T人工手扶小型振動壓路機以及人工用熱夯等,以便進行邊角處理。 壓路機每天應在開鋪前全部做好加油、加水、維修和調試等準備工作。嚴禁壓路機在新鋪瀝青面層上停車加油加水。當需要時應在頭一天施工的路段上,或在當天已鋪的瀝青混合料溫度已降至40℃以下的路段上,以及在橋涵通道頂面處進行。加油時嚴禁將油滴灑在瀝青砼路面上。 (五)接縫的處理 1.縱向接縫應采用一種自動控制接縫機裝置,以控制相鄰行程間的標高,并做到相鄰行程間的標高,并做到相鄰行程間可靠的結合。縱向接縫應是熱接縫,并應連續、平行,縫邊應垂直并形成直線。縱向接縫上下層間的錯位至少應為15cm。 2.橫縫應與鋪筑方向垂直,嚴禁使用斜接縫。橫縫在相鄰的層次和相鄰的行程間均應至少錯開1米。橫縫應有一條垂直經碾壓成良好的邊緣。在下次攤鋪前,應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適量粘層瀝青,并注意設置整平板的高度,為碾壓留出適當預留量。 三、結束語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控制主要是一系列施工質量的控制。既包括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又包括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另外基層的施工質量也直接影響到面層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組織施工,鋪筑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創造優良工程。 參考文獻: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2-94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