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對于南陽市水資源現狀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張立

論文摘要:南陽市人均水資源量為790立方米,略高于全省人均水量,但只是全國人均水量的28.7﹪,屬缺水地區。南陽人民歷來重視治水興利,新中國成立以來,南陽市進行了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但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也中存在不少問題:時空分布不均,限制了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局部過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出現降落漏斗;缺乏統一管理,水資源浪費嚴重;水環境污染較重。因而必需以南水北調為契機,增強環境和水憂患意識,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加強水污染防治,提高水環境質量,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論文關鍵詞: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對策

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又是戰略性經濟資源,是綜合國力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為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一、南陽市水資源

(一)水資源稟賦

南陽市位于河南西南部,湖北、陜西和河南三省交界處,總面積26509平方千米。該區地形屬于盆地地形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貌單元,北西及東三面環中、低山丘陵,中南部為開闊平原,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以河流為骨架構成了向南開的“南陽盆地”。區內河流大多發源于伏牛山和桐柏山地,分別向南流向漢江和向東流向淮河,“湯谷湧其后,淯水盪其胸,推淮引湍”構成向心式扇狀分布水系。境內大小河流百余條,總長度1800千米,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8條,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唐河、白河和丹江。全市河流基本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是河南省河網較密集的地區之一。該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區,境內年平均氣溫14.5-15.9℃,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09-1168mm,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89.2-1244.2mm;地表徑流量68.03億立方米,過境水量24.69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7.55億立方米,合計100.27億立方米,扣除丹江、老灌河匯入丹江水庫的18.01億立方米和地表水與地下水的重復計算量,本市實際水資源總量為70.35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占有水量26.48萬立方米,人均790立方米,略高于全省人居水量,但只是全國人均水量的28.7%,屬缺水地區。

(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南陽人民歷來重視治水興利,新中國成立以來,南陽市進行了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且取得了顯著成效。古有全國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召父渠,今有白桐灌區、鴨東灌區、刁河灌區、刁北灌區、虎山灌區等多條大型灌區,使百萬畝良田禾茂糧豐。至2010年,全市累計修建各類水利工程8萬余個,其中大型水庫兩座,最高洪水位庫容量221.1億立方米;中型水庫19座,控制流域面積1337.4平方千米,總庫容量6.7億立方米;小型水庫480座,總控制流域面積1700多平方千米,總庫容積3.8億立方米;塘堰壩2400余座,蓄水能力2.4億立方米。建成大中小型自流灌溉區4500處,總設計灌溉面積40萬公頃。據2010年統計,全市地表水利用量9.72億立方米,占該年地表水資源量的29.1%,其中農業用水為大戶,占總用水量的68.7%,工業用水占10.4%,居民生活用水占10%。地下水開采利用,21世紀60年代以前主要靠人工打井取水,工農業用水主要依靠地表水源。60年代以后,農村開始了大規模的打井取水,機井和離心式水泵在農村開始普及;70年代后期地下水開采量大幅增加,局部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離心式水泵漸被深水泵和潛水泵所取代,地下水已成為某些農村地區的主要灌溉水源。至2010年底,全市已打井87645眼,其中機電井68799眼;農業水利工程擁有工業井3536眼,農業井52117眼。但現有灌溉設施建造粗放,且多數運行已超過30年,進入老化期,有20%的工程已失效或報廢,多數泵站帶病運行,高耗低效。南陽市2010年開采地下水量8.4億立方米,占該年地下水資源量的40%。其中農業灌溉用地下水2.43億立方米,工業用地下水1.21億立方米,城鎮生活用水0.47億立方米,農村生活用水1.95億立方米,林木副漁用地下水0.78億立方米。

(三)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1、時空分布不均,限制了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南陽市地表水資源受降水強度和時空分布的影響很大,徑流深地域分布差異明顯。東部桐柏山和西北部伏牛山的徑流深分別為300mm和400mm,而中部崗地(平原)局部地區的徑流深則不足200mm。徑流量隨季節變化極大,6-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7、8兩月的徑流量最大,占年徑流量的50%以上,特大洪水年則達80%以上;10月至第二年5月,雨水稀少,徑流量只占年徑流量的20%。地下水資源量區域差異亦很明顯。唐、白、湍河沖積平原為本市強富水區,含水層厚10-30m,埋深淺,顆粒粗,水量豐富,單位涌水量10-30立方米/小時·平方米;唐、白、湍河河間地塊為中等富水區,含水層厚5-20m,單位涌水量5-10立方米/小時·平方米,淺層地下水資源不足;盆地邊緣崗地(鄧州市以西、唐河、方城、鎮平東西兩側)淺層地下水貧乏,且不具備開采條件。

2、局部過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出現降落漏斗。由于降水在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造成區域雨量差別很大,致使全區旱澇不均,因而地下水開采也不盡相同。就平原地區而論,局部地下水開采嚴重,降落漏斗數量增多,面積擴大。1964年,平原區地下水埋普遍在2m左右,極少超過4m;1976年地下水埋深普遍下降,平原區東、北、西部埋深普遍在4-6m左右;1978年大面積埋深達6m以上,而埋深在2m淺幾乎消失;2010年,沿唐河以東、新野縣城周圍、焦枝線以西、南陽建成區至社旗以北,地下水埋深普遍在在6-8.5m,其中南陽市建成區北部和新野縣城東北部出現了埋深大于8m的降落漏斗。其他地區的地下水埋深也大多在4-6m。地下水埋深不斷增加、降落漏斗的增多和面積擴大,雖與天然降水偏少有關,但過量開采地下水是造成降落漏斗的主要原因。

3、缺乏統一管理,水資源浪費嚴重。水資源管理較為混亂,“各自為政”的現象普遍存在。有些灌區的配套工程跟不上或因多年失修而廢棄;地表水與地下水缺乏統一協調管理,致使地下水豐富的地區未能有效開采利用而仍引用地表水源,不僅造成了水資源的極大浪費,導致引渠下游段用水緊張,同時又極易引發爭水矛盾;灌區及引渠附近的灌溉方式普遍落后,大多數停留在土渠灌溉或大水漫灌等傳統的方式上,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工業用水的耗水量大,重復利用率低,特別是鄉鎮企業和造紙工業,耗水量更大,重復利用率僅在40%左右;城鄉居民水資源憂患意識普遍不高,用水浪費嚴重,自來是的跑、漏、滴、滲現象時常存在。 4、水環境污染。南陽市地表水污染主要表現為河流污染,污染物為工業廢水和城鎮生活用水。特別是工業廢水,化工、釀造、造紙、制藥等廢水是重點污染源。據統計,全市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78條河流中,受污染的河段占50%以上,相當清潔的河段一般為上游,但隨著山區經濟的開發也面臨污染威脅。污染最嚴重的河段是白河南陽市建成區下游、湍河內鄉縣城下游、唐河城關鎮下游、淮源桐柏縣城下游和灌河西峽縣城下游。如白河橡膠壩以下,水質嚴重惡化,發黑變臭,景莊斷面2005年CODcr年平均濃度超過V類水質標準27.86倍,BOD5超標38.17倍,揮發酚超標18.3倍,高錳酸鹽指數超標11,17倍,五項超標項目合計超標95.5倍。一直到白河出市境,水質仍為>V類,超標項目合計超過V類水質標準14.87倍。唐河社旗斷面也為>V水質,自郭灘以下水質漸趨好轉為V類。湍河自內鄉縣城到匯入白河100km河段為>V類的嚴重污染。

地下水污染也不容樂觀。據南陽市建成區1995年17個監測項目分析,總硬度、揮發酚兩項超過Ⅲ類水質標準,分別超標25%和9.1%,若按Ⅰ類水質標準判定,則又12個項目超標。因此,從保護人群健康來看,南陽市地下水質污染不容忽視。

二、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對策

(一)增強環境和水憂患意識

強化環境和水憂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有戰略性大事。南陽為農業大區,農村人口比例大,農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對水資源面臨的現狀認識不夠,水資源保護和水憂患意識淡薄,為此要加強培訓,不但使他們要認識水資源緊缺的嚴重性,增強社會對保護水資源的責任感,而且要充分認識水污染的嚴重性,增強全民的環境意識,扭轉先發展后治理的發展觀,樹立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觀念。

(二)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

借南水北調的契機,切實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規劃和管理,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強化水資源管理職能,對水資源實施統一管理,建立地表水、工程調水與地下水、城市供水與鄉村供水、個行業間供水與排水等協調統一的管理模式。把水資源規劃納入到南陽市整體規劃當中,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南陽作為南水北調的源頭,尤其要重視丹江庫區生態環境保護,對水質有污染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嚴格審查水庫上游新建項目。對于突發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水體污染時,要及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或盡量減輕污染的范圍,在庫區周圍及上游大力開展植樹造林,保護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鑒于目前水資源管理的混亂局面,水利部門要根據《水法》,不僅對現有的條條塊塊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要理順內部與外部、縱向與橫向的關系,建立統一的有職有權的管理機構,完善水資源環境監測中心,統管全區的水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

(三)采用行政、價格機制,調整用水結構

從合理利用與保護地下水資源的觀點出發,應逐步調整用水結構,將優質地下水用于生活供水;工業用水應以地表水為主兼用有開采潛力的淺層地下水,工廠冷卻用水可采用水質較差、不符合飲用水標準的水源。在采用上述政策的同時,必須采取“優質高價、劣質低價、限量開采、超采重罰”的取水措施,才能使水資源利用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廣大農村地區,要通觀各地實際情況,劃分地下水“鼓勵開采區、限制開采和禁止開采區”,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時空分布特征,互相補充,各自發揮優勢,達到科學利用和充分發揮水資源的潛力,提高用水保證率。地表水和地下水都豐富的地區,要適當抬高地表水價格,鼓勵開采地下水,把地表水輸送到缺水地區,這樣既可以騰出地下水庫容蓄存水量供旱季使用,又可緩解缺水地區的用水緊張,達到充分利用水資源的目的。

(四)促使地表水向地下水轉變

南陽市地表水量年內、年際變化大,汛期水量難以充分利用,而大量修建水庫則受到自然、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制約;天然地下水水質優良,又往往不受時間限制,但集中開采,易形成下降漏斗和其他問題。若能將兩者結合起來,即在山區廣泛植樹造林或修建梯田,加大坡面徑流的下滲;在有利地段(如山前平原、河流階地)汛期前強力開采地下水,騰出地下最大儲水空間,利用汛期洪水、河道壩閘攔水、引地表水回灌等措施,填平下降漏斗。如全市能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統一認識,科學管理,充分利用地下庫容,就有可能合理地利用現有水資源,并可以向棄水、蒸發巧取客觀的水量,以緩解水資源的不足狀況。

(五)加強水污染防治

防止水質污染,首先應加強水污染源和水環境質量的監測評價,及時為決策者提供有關數據資料和分析報告。其次要強化排污管理,不能僅僅依靠收排污費來限制污水排放量。對污染嚴重的企業,必須采用強硬的手段,限期治理整頓,對直接危害居民生活飲用水源的企業一律關停;對新建項目嚴格實行環境保護一票權,從根本上控制污染源產生。對已污染的水體,要及時治理,同時充分利用原有污水處理系統或引用新技術、新設備處理污水,減少污水排放量。防止水質污染,必須加強執法力度。大力宣傳有關法律,增強社會輿論監督;嚴格依法辦事,對違反水環境法律者,要追究法律責任和經濟損失,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水環境質量的逐步提高。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