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全面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 促進天津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佚名
摘要: 隨著工農業用水量劇增、上游開發利用程度增加以及大量攔蓄工程的建設,使天津的水資源呈現逐年急劇的下降趨勢,供水保證率低的問題日漸突出。為了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建設項目的合理用水要求,天津市各級水務部門嚴把取水許可水資源論證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積極組織、監督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規范論證審查程序,論證工作逐步邁入正軌,取得了顯著成效。從天津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著手,對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的意義、內容以及如何做好認證工作展開探討。 關鍵詞:水資源論證;水資源優化配置;可持續發展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是應取水許可審批的實際要求而建立,其設立的宗旨是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建設項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天津市水利局自2002年5月1日開始貫徹落實水資源論證制度,積極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已經先后對寶坻京津新城水廠、陳塘莊電廠、北疆電廠、雀巢礦泉水公司、中心漁港等多項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報告進行了全面技術審查。天津市各級水務部門嚴把取水許可水資源論證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積極組織、監督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規范論證審查程序,論證工作逐步邁入正軌,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從天津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著手,對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的意義、內容以及如何做好認證工作展開探討。 一、天津市水資源概況 天津位于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 屬于暖帶季風性大陸性氣候,流經本市行洪河道19條,排瀝河道79條,天津市境內河流分屬海河流域的北三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海河干流水系、黑龍港運東水系和漳衛南運河水系,天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4.9毫米,且年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勻,呈北高南低的趨勢。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6.5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0.65億立方米,占64.4%;地下水資源量5.9億立方米,占35.6%,受水資源分布不均、水文地質條件差異以及開采布局等因素原因影響,天津市中南部地區的深層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形成局部地面沉降漏斗。 二、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必要性 1.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天津市是中國北方重要經濟中心,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歷史上天津是一個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城市,有著水陸通達、工商興旺的歷史。解放后、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用水量劇增、上游開發利用程度增加以及大量攔蓄工程的建設,使天津的水資源呈現逐年急劇的下降趨勢,供水保證率低的問題日漸突出。目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60立方米,加上外調水量人均也僅有37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最少的省市,遠遠低于世界公認的人均占有量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引灤入津工程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天津市城市用水,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設項目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同時,給環境和社會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例如,開發建設水利工程改變原有的水文情勢,對上下游水環境和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及過量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造成的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等。目前建設項目開發利用水資源過程中存在的盲目性、不合理性,造成投資效益差、水資源利用率低以及水質惡化等問題。 建設項目開發利用水資源存在問題。建設項目在開發利用水資源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水資源配置格局不合理,工程取水利用率低,影響工程效益和造成水資源的浪費。(2)建設項目取用地表水使生態環境惡化,采取的保護措施不到位,出現斷流或間歇性斷流等對原有生態環境不利的影響。如水利工程的建設,將對所在流域的水資源起到攔蓄作用,改變原有的水文徑流情勢,工程下游出現的斷流或間歇性斷流。(3)建設項目開發利用地表水,造成對周邊地區其他用水戶取水權益的影響。例如建設工程取水后,所在河段周邊地區的水資源量減少,使河段內原有其他取水戶的用水要求得不到滿足等情況,特別在干旱年份,將會引發水事糾紛。(4)對地下水資源分布狀況不了解。某些建設項目在開采地下水時,沒有開展水源論證,不了解取水點地下水資源的水量、水質情況,出現開采量達不到用水要求和開采規模不合理等情況,造成水資源的浪費或工程效益較差。(5)部分地區過度開采地下水,引起大面積地下水漏斗、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和地面沉降問題;并且影響周邊地區其他用水戶的取水權益。
三、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意義 由于建設項目開發利用水資源過程中存在的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和不合理使用。如何做好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優化配置、節約保護、綜合治理,促進天津市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基本職責。全面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為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保護,為建設項目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依據。 根據新《水法》,建設項目開發利用水資源,必須遵循合理開發、節約使用、有效保護的原則;符合江河流域或區域的綜合規劃及水資源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遵守經批準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協議。水資源論證工作通過實地勘測,依據實測系列資料,并根據相關規劃,進行科學分析,綜合論證建設項目取用水資源的情況及合理性,同時進行退(排)水情況及其對水環境影響分析等。全面開展水資源論證工作能有效保證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促進建設項目節約用水、節能減排,保障建設項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及盡早排除水事糾紛的隱患、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四、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內容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主要內容包括:建設項目概況、建設項目所在流域或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取水水源論證、用水合理性論證、退(排)水情況及其對水環境影響分析、對其他用水戶權益的影響分析等。由于不同的建設項目規模不等,取水水源類型不同,水資源論證的具體內容也有區別,在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時候,應根據項目及取水水源類型,選擇相應的內容開展論證工作。按照取水水源類型的不同,分為地表水源論證和地下水源論證兩種: 對于一般的地表水資源論證,其重點內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建設項目對用水保證率、水位、水量、水質、水溫等要求。(2)建設項目取水水源論證要依據較長的水文資料系列,分析不同保證率來水量、可供水量及取水可靠程度;分析不同時段取水對周邊水資源狀況及其他取水戶的影響。(3)用水合理性分析。建設項目進行水量平衡分析,計算工程對水資源的利用率是否合理。(4)水質評價分析。對照建設項目對水質的要求,進行水質評價,并對建設項目取水后對所在流域(或區域)水質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 對于取用地下水的建設項目應遵循合理、高效、可持續發展利用原則,地下水資源論證包括水質分析、水量計算、開發利用的環境效應及其他相應技術措施的分析計算工作,具體內容(1)根據取水項目對水質(包括水溫)的要求對地下水水質進行分析。(2)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含水層特征、邊界條件以及補給排泄狀況)、開采要求(工業供水、農田灌溉供水、生活供水等所要求的年內或多年的開采量)從長期運用的角度進行地下水資源數量的分析計算(或地下水文水利計算)。(3)分析論證在長期開發利用地下水后是否會引起水質惡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情況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4)分析是否需要采用人工補給地下水源以及相應的技術措施。(5)根據技術經濟條件、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選擇最優開采方案。 五、如何做好水資源論證工作 1.加強宣傳力度。一是面向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提高對水資源論證工作的認識和支持,樹立建設項目申請取水許可應先進行水資源論證的意識。二是增強全社會宣傳水資源論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改善水資源論證的軟環境,是全面開展水資源論證工作的基礎。 加強自身技術力量,提高水資源論證成果質量。目前,水資源論證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編制單位不斷進行完善,通過培訓和業務交流逐步加強水資源論證工作方面的技術力量,使水資源論證成果更具實用性和科學性。 重視野外調查、實地勘測工作。編制單位要充分收集資料,開展野外調查、實地勘測工作,為內業分析計算打下良好基礎;從技術角度,水源論證工作是建設項目是可研性設計的前提,是取水許可預申請的法定文本。因而,水源論證工作者應以科學嚴謹、公正客觀的態度完成建設項目業主的委托,為水政執法把好技術關。
六、結語 目前,建設項目在水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不合理和不科學,使水資源不能得到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并誘發水事糾紛。雖然水源論證工作尚是新生事物,自身需要不斷發展完善,但堅持全面開展水資源論證工作,可為水資源的科學配置和建設項目的投資效益進行科學評價,切實促進天津市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