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重要性探討
朱東光 孟令忠 鄒磊
摘要論述了城市綠化的重要性,包括可以改善城市的衛生條件,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有益身心健康等內容,突顯了城市綠化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城市綠化;減少污染;美化環境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城鎮人口劇增,環境日益惡化,生態受到嚴重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能被動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賜,必須主動改善和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因此,防治環境污染和提高環境質量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項艱巨的任務。而通過栽花種草,建設綠色寶庫,構成完整的綠地系統和優美的景觀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治和減輕污染、美化環境。為此,下面就城市綠化進行探討,以促進其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 1城市綠化可改善城市的衛生條件 1.1凈化空氣 城鎮的各類綠地,以其巨大的葉面積,濃密的枝干,阻滯、過濾、吸附空中的灰塵、飄塵,同時還能起到滯留、分散、吸收空氣中各種有毒氣體的作用,從而可使空氣得到凈化。樹林是凈化大氣的特殊“過濾器”。例如,在一家水泥廠栽植兩行并列的大楊樹,能使空氣中的降塵量減少33%~52%。可見,城鎮中栽植各種綠色植物,對調節空氣流動、凈化空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1.2調節氣候 首先,園林植物可以調節溫度。園林綠化可以調節氣溫,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在炎熱的夏季,樹木龐大的葉面積可以遮陽,能有效地反射太陽輻射,大大減少陽光對地面的直射。樹木通過葉片蒸發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溫度,提高附近的空氣濕度。因而夏季綠地內的氣溫較非綠地氣溫低3~5℃,較建筑物地區的氣溫降低10℃左右。因此,城市綠地面積大、覆蓋率高,能有效地改善居民居住區小氣候。在綠化好的地方,夏季人們會感到空氣清新,可以消暑納涼、防暑降溫。冬季,樹木能降低風速,減弱冷空氣的侵入,樹林內及其背向的一側,溫度可提高1~2℃。其次,園林植物可以調節空氣流動。由于綠化區和非綠化區之間的溫度存在差異,綠地的氣溫較鄰近的非綠地氣溫要低。按照氣溫擴散升降規律,冷空氣要向熱空氣地區流動,有時流動速度可達1m/s,從而可形成輕微的風,使人感到涼爽。最后,園林植物可以調節濕度,是溫度的“調節器”。植物通過葉片蒸騰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釋放到空氣中,使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據研究,因為根部吸收的水分幾乎都被蒸發,所以,森林中空氣的濕度比城市內高30%左右[2]。由于樹木強大的蒸騰作用,使水氣增多,空氣濕潤,因而,綠化區內濕度比非綠化區大10%~20%,從而為人們在生產、生活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1.3減弱噪音 現代城市噪音污染越來越嚴重,噪音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的還能危害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和精神反應,導致人們出現精神不振、疲勞過度、血壓增高等癥狀[3]。利用喬木的龐大樹冠和枝干,則可以吸收和隔離噪聲。據測定,在沒有樹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聲強度比兩側種滿樹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可見,城市綠化對減少噪音污染很重要。 1.4美化環境 園林植物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千姿百態、美麗的外形,豐富了環境的空間變化。樹木的高低錯落,樹形的各式各樣,樹冠的大小差異,打破了建筑物的平直單調而變得生動、活潑,從而加深了城市環境的空間感和層次感。各類植物隨著季節變化,呈現不同的季相色彩,如五角楓、三角楓、紅瑞木等樹種秋葉變紅,金銀忍冬、雞樹條莢蒾等樹種果穗冬季宿存枝頭,成為寒冷冬天的獨特景觀。花卉的色彩更是五彩繽紛,因此,對城市進行合理的綠化,可以使城市變得色彩斑斕、生機盎然,美麗的生存環境使人們賞心悅目[4]。 1.5防災減災 許多園林綠化樹木具有強大的耐火性,有著突出的防火功能。例如:葉片密集而均勻的松柏可阻擋95%左右的輻射熱通過,珊瑚樹可阻擋83%~93%的熱量通過,其作用可與避火墻相媲美。在江河湖泊岸邊植樹種草,可以涵養水源,凈化水質,因土護岸,減少水土流失,降低污染、沉積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