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加強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創造企業穩定效益
馬春山
論文關鍵詞: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問題;對策
論文摘要:電力企業的安全運營是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環節,它對企業的持續和諧發展和效益的提高有著重大的影響,同時也關系著國家能源安全可靠、經濟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起居等問題。文章對電力生產安全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和建議。
一、引言
安全是電力生產正常經營的基礎和前提,電力企業歷來十分重視安全生產,并把安全生產作為企業生存,發展,壯大和保障穩定的頭等大事,安全是永恒的主題!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時候,若不能提供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就會制約發展,帶來無窮的隱患。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大好時期,對電力需求十分迫切;與此同時,我國電力工業體制正處在改革的關鍵時期,電力生產安全顯得尤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也是檢驗改革成效的一個重要標志。
二、提高電力生產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和行為的重要性
安全是企業生產和創造效益的前提條件,企業生產沒有安全保障就不能進行正常穩定地創造效益,員工的收入就不能得到保證,更談不上為創造效益,甚至導致企業關閉停產,因此安全問題關系到企業全體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重視安全講安全,不應視為只是領導的事,講安全,不應該認為是完成上級的指示,消極地去完成,而應成為每個作業人員的自覺意愿。
在一些生產單位中,對安全生產持錯誤看法的人并不少見,有人就認為“抓安全是企業領導的事,工人只管上崗干活”。這是一種狹隘的思想意識,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許多先進發達國家,對安全工作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認識:“安全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最基本的條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也不能給他人帶來傷害。”例如美國,從事電弧焊作業的工人,為了避開電弧光的輻射,都佩帶有遮光作用的頭帶式電焊面罩,用以保護眼睛。這完全是為了保護操作者采用的一種防護措施,但同時也考慮到那些從作業現場通過的人以及在現場附近作業的其他人員,仍都處于無防護的狀態,為了保護這些人的眼睛免受輻射光線的刺激,設計并出一種屏障,對這部分人就起到了保護作用。像這樣處于不同性質作業的工人,能經常為別人著想,就一定會收到共同安全的效果。
三、加強電力安全生產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一)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強化安全意識
各級領導要樹立“管理就是責任,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好《安規》和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級安全網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一個員工的思想狀態和喜怒衰樂,既嚴格要求他們,又熱忱關心他們。這是因為,電力生產一線的職工日常工作單調、重復、枯燥,要應對隨時發生的電力事故,心理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此外,我們還要對全體人員進行深入細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體職工自保、互保意識。
(二)堅持理論、制度、機制、科技創新,是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產管理也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與要求。首先要堅持理論創新,樹立與市場化運作相適應的現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堅持制度創新,制度創新是指能使創新者獲得最大利益的變革,是在組織形式、經營管理方面的一種新發明的結果。再次要堅持機制創新,關鍵是繼續深化企業內部改革,要開展多層次的員工職業道德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管理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以適應電力體制改革與發展的要求。最后要堅持科技創新,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要高度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在安全管理上充分發揮計算機信息網絡的優勢,利用先進的微機監控系統與網絡結構可極大降低電力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三)加強現場管理,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現場管理是落實安全管理制度的關鍵,必須從嚴要求,養成良好的習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組管理是安全作業的基礎,必須高度重視,抓細抓實。在一些電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現場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疏忽大意,釀成了事故。因此,建議對多發性和重復性的事故進行認真的總結,提高改進辦法,并形成規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環節。這些標準化管理制度,應盡量簡明詳盡,操作性強,使每一個職工都能了解所從事的工作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還應做好事故通報匯編工作,事故通報匯編是血的教訓,是經驗和教訓的積累,必須組織全體員工認真學習,舉一反三,以杜絕重復事故的發生。
(四)加強安全工器具的質量管理
其一,要求嚴格工器具的報廢制度。到期的,已損壞的和定期試用中檢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強制報廢并破壞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將已報廢的工器具轉售(租)給其他企業或個人使用。其二,要嚴格外包施工隊伍的資質審查制度。發包單位和監理單位應認真行使安全監督職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實安全工器具檢修管理標準化制度。對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試記錄、驗收記錄都應做出具體詳細的規定,做到有據可查,責任落實。
(五)加強安全性評價工作
開展安全性評價是實現安全生產的管理創新并與國際安全生產管理先進水平接軌的重要體現。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預見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盡人意。安全性評價是應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推動安全生產全員、全方位、全過程閉環管理的方法。開展安全性評價是對現有的安全工作進行診斷,做到心中有數,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體水平的有效途徑。
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是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廣泛的業務培訓。全體職工在參與這項工作的過程中,通過深入學習安全生產各項規程和規章制度,可以提高安全意識,熟悉和掌握國家和電力行業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程、規定、規章制度。尤其要通過安全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事故的處理能力。
四、結語
在安全制度的可靠保證下,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在生產工作中形成安全高于一切的氛圍,調動員工重視和改進安全的自覺行動,使全體員工在“安全第一”這個共同的價值觀指導下,凝聚到一個共同的方向,保證企業生產安全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夏衛華,盧麗剛. 電力安全生產的科學管理[J]. 江西能源, 2005,(04) .
[2] 凌華,吳慶華. 電力安全管理的四個誤區[J]. 農電管理, 2006,(05) .
[3] 安軍,田錦華,閃光. 安全生產以人為本管理的探討[J]. 供電企業管理, 2006,(01) .
[4] 雷振明,張振華. 電力安全生產 教育培訓先行[J]. 中國電力教育, 2006,(01).
[5] 陳玉基. 電力設備與安全性評價(四)——設備安全與管理體系[J]. 電力設備, 2004,(11) .
[6] 王雨涵. 電力安全管理科學的演變[J]. 電力安全技術, 20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