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控發動機維修”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探索與思考
鐘聲
論文關鍵詞:項目教學法電控發動機運用
論文摘要:介紹了項目教學法在電控發動機課程中的應用情況,從課程改革、項目的設立、對教師的要求等方面,對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談了體會與思考。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以典型的學科模式和傳統的教學方法貫穿于專業課程的教學中。近兩年,不少職業學校紛紛借鑒先進國家的教學模式,推廣應用模塊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等,這些先進的教學模式在職業教育中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并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本文就項目教學法在“電控發動機維修”課程中的應用談些看法。
一、對項目教學法的基本認識
項目教學法是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其目的是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項目教學法通常有完整的工作過程模式,即明確項目任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估等。
在“電控發動機維修”課程的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完成工作項目為先導,以實際操作為主線,再補充相關的專業知識。其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學會維修電控發動機。因此,項目教學的重點是按照電控發動機維修的教學項目及其程序,在仿真環境中完成項目任務,最終使學生掌握維修電控發動機的方法。
二、項目教學法在“電控發動機維修”課程中的運用
項目教學法一般按照以下四個教學階段進行,詳見表1。
1.明確項目任務
使用項目教學法,首先要設立項目,確定的項目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項目來源于真實的生產活動,具有應用性;(2)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具有綜合性;(3)項目內容具有一定難度,經過教師指導和學生努力,學生可以完成,具有可教性;(4)應便于組織和運行,具有可行性。
根據前期對一般汽車修理廠和4S店的調查,電控發動機維修工作主要是電控發動機的維護調整、就車維修、部件檢測和故障的診斷與排除等四類。在實際教學中,考慮到工作順序,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要求,設立項目與工作流程如下:
2.制定計劃
由學生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并最終得到教師的認可。教師通過對工作任務的引領,充分描述該任務,既要考慮工作過程的知識和必要的知識技能目標,又要考慮在完成此項工作任務中體現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3.實施計劃
這是實質性階段,根據項目中的具體問題,確定學生在小組中的分工及小組成員的合作形式,按照已確立的工作步驟和程序開展工作。
在項目教學開展的初期,由于學生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項目進展相對比較緩慢,有必要結合一些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將涉及到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必要的講授或演示,明確應該準備相關的學習內容。
職業教育提倡“實踐第一,理論夠用”,筆者認為,這里的“夠用”并非不重視理論或不需要拓展知識,因為在一個項目中夠用的知識,未必在另一個項目中夠用,因此,任務驅動了相關知識的學習,同時,為完成更復雜的任務,還要進行知識的拓展。
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自我評估,再由教師進行檢查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判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習行動的特征。通過比較師生的評價結果,找出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
三、對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思考
1.課程的改革
搞好課程改革,總的原則是壓縮文化課,多開專業課,實行理論實習一體化教學。教學應重點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不要過多地追求復雜的公式推導、理論計算,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中,一次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和難度不宜過大,要邊做邊學,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手上做到的結合起來思考,就會發現問題,進而想辦法解決問題,信心就會增強、學習積極性就會提高、能力就會獲得,教學目的就能實現。
開發項目教材。在德國的職業學校,隨著教學方法的改變,要求老師根據授課內容選用具體項目,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合理計劃、組織教學內容。從德國職業學校的情況來看,老師沒有一本固定的教材,學生學習的知識往往是一頁一頁的講義或工作頁。開發項目教材雖然確有難度,卻是今后教學中必須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2.項目的設立
項目的選取是學習的關鍵。選取項目要以教學的內容為依據,結合汽車維修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又能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項目的選取,教師要注意啟發學生主動發現身邊的素材,選擇難易適度的項目。
要建立項目之間的有機聯系。課程中設置的項目在難易程度上要有遞增過程,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能力。如開始的項目由教師指導完成,中間的項目由師生協作完成,后期的項目由學生獨立完成。
理順行動回路。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行動回路中實現的,從一個具體項目的報告、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再到下一個具體項目的確立,學生學習的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
3.對教師的要求
汽車維修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培養對行業發展能有所貢獻和有所作為的高素質人才,而不是培養中看不中用的書呆子。因此,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在“電控發動機維修”課程的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時,項目組的成員在項目目標的指引下,共同制訂學習和工作計劃,并共同實施和評價。
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理論知識或操作技能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制定并實施計劃直至最終完成項目。實施項目教學的教師負有重任,必須既具備完成項目所涉及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又具有對其內容的綜合應用能力,還要有對社會需求的分析能力。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應成為一名向導和顧問,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工作過程的知識,培養了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可以說,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陶雙雙.項目教學法應用中的體會與建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