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戰略咨詢的第三個時代是怎樣的?
謝瑋霖
以前的商業,企業的錢主要哪來?消費者、銀行中來。現在呢?消費者、投資者中來。
所以,商業必須面對兩個層面的消費者。投資者就是第二層面的消費者。
那么,商業看中企業的是什么?以前是市場份額。做的越大,銀行貸款能力越強。現在呢?市場份額只是其一,還要看凈利潤。
所以,擁有這兩個層面的消費者就導致企業必須做到:一、爭取做更大的市場;二、快速接合商業的變革。而爭取做更大的市場,就要求企業做到,企業規模與消費者心智并進。
也就是,做到三個第一:規模第一、心智第一、變局第一。
規模第一。第一個“打”——打敗:
商場如戰場,市場永遠是打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一個小企業在市場中的發言權永遠是不存在的。試想,哇哈哈如此大企業,旗下的品牌,眾多的模仿其他企業的。譬如,營養快線一舉將妙戀這個開創者打敗。造就百億的大市場。海爾,很多企業在批駁他的品牌延伸,贊許格力。但是,試想海爾的那個時代,迎合著國家鼓動兼并的浪潮,從而走向國際化。如今,確實格力在品牌、利潤等方面做的比海爾強。但是,誰又敢小覷海爾這樣的大戰艦在某個時機點將格力打敗。
商業永遠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因此,企業必須在思考變局中不斷將自己做大做強,而不是害怕某種未知的禁忌停步不前。只有不斷做大做強中,才有可能具備實力打敗其他競爭企業。
心智第一。第二個“打”——打造:
品牌是屬于市場的,市場則是屬于消費者的。市場是打出來的,消費者則是說動的!因此,將品牌打造成為消費者心智中的第一品牌是不變的真理。只要消費者認為這個品牌是好的,就可以擠兌出其他競爭品牌。
但是,永遠記住,心智第一不代表不能品牌延伸,這是必須明白心智必須與市場進行結合的道理。市場上將競爭對手打敗,就決定著品牌難以成為心智中的第一。
那么,如何打造成為消費者心智中的第一品牌?也就是如何快速的進入消費者心智。這就要求在信息上盡快的與消費者接觸并達成共鳴。
因此,必須明白怎樣才能夠如此?
第一, 當然是需求。消費者只會接收自己需要的東西,同時,消費者只接收自己信任的事物。因此,只有支撐的起信息的信任度,并滿足于消費者的需求的產品或服務,才可以被消費者所接收。
第二, 當然是傳播。一個品牌的造就,關注點僅僅停留在需求上是不夠的。傳播速度慢,難以引起市場爭議及消費者關注,那么就容易被其他競品先入為主。消費者是好奇的,不能引發其興趣點的,是難以被消費者關注的。一旦不被關注,消費者就容易將品牌忽視掉。
第三, 當然是共鳴。滿足消費者需求、傳播效果好,還要促動消費者的情感引發消費者的共鳴。一個好的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了需求是不夠的。消費者是健忘的,只滿足于需求的傳播是被要求不間斷的。這就要求企業不斷的投錢大砸廣告。品牌活化才是企業最佳的方法。品牌必須在消費者的情感上進行深化,引發消費者的共鳴才能保持其活性。
變局第一。第三個“打”——打破:
品牌即是建立在市場上,又是屬于商業的。那么就決定著,企業是否能夠迎合商業的變革,是十分關鍵的問題。
扁平化、互聯網等是目前炒的最火的市場概念。同時,也開始浮現一些小品牌。雖然,都不能跟市場上的大品牌在規模上對比。但是,其創造的速度,及利潤率迎合了商業的要求。試想,市場第一是如何建立的?是在不讓一顆火種點燃了整片草原的前提下。企業就注定必須時刻保持著危機感,迎合市場及商業的挑戰。互聯網轉型,目前對于企業似乎還是有點超前。但是,迎合互聯網去跟其他品牌瓜分市場是必要的。做好戰斗準備,是防止危機誕生的前提。
因此,所有戰略都是建立在“打”的一個基本點上,品牌更是!打敗、打造、打破,就是品牌戰略咨詢第三個時代的三個關鍵點。而要做到這三個關鍵點,不是集合所有力量與一身,而是專于一域且善于應用其他兩域資源。第三個時代的品牌戰略咨詢,不僅是獨立于企業外部的外腦公司,而是參與企業重要決策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