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從戰略管理角度審視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陳梅
: 論文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戰略管理
論文摘要:經濟飛速發展,高新技術企業不斷涌現,導致世界經濟競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目前,高新技術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它對一國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有著決定性作用。本文首先挖掘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歸類,總結出改善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戰略管理水平的具體措施。供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戰略管理借鑒參考。
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概況
(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概況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它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高新技術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如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高新技術的競爭,已成為時代競爭和發展的主旋律,改革開放30余年來,在我國也相繼誕生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盡管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我國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還遠遠趕不上西方發達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年產值在我國GDP中所占的比重也遠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在此階段,高新技術企業的創立者雖然認識到了高新技術是未來市場經濟發展的主流,要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必須依賴高新技術,但是,由于缺乏戰略眼光和實施戰略管理的技能,導致絕大部分新興高新技術企業壽命未能超過5年。時至今日,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成活率不到30%,導致這樣的結果出現的原因是高新技術企業所有者們還只是一味簡單地在如何招聘高技術人員、如何引進先進設備、如何獲取發展所需資金、如何研發出當前最新的技術和產品、如何獲取短期經濟利潤等方面下功夫,而忽略了企業獲得生存和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最為關鍵和重要的因素--戰略性地對已有的資源進行運用以及運用戰略管理思想對企業運營進行管理。
(二)現階段我國境內高新技術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
1、缺乏戰略管理的眼光
由于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起步晚,高新技術企業在我國境內的發展狀態遠趕不上西方發達國家。到目前為止,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在高新技術企業內部還沒有完全形成像傳統產業中規模較大的企業那樣完善的管理機制(體系)。還不能像傳統產業中規模較大的企業那樣能夠站在戰略的高度實施企業管理,還未能從市場調查、研究開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售后服務等方面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體系,并使各部門間相互協調,共同服務于企業總體戰略。
2、資金缺乏
高新技術企業大多進行的工作是對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開發,這些研究開發不論是在人力還是物力上的投入都是巨大的,而這些投入最終都可以轉化為資金的投入,因此,高新技術企業的存續對資金的依賴程度可見一斑。企業創立初期的原始投資和營業收入遠不及企業發展所需;同時由于高新技術企業所研發的技術、產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復雜性,能否研究或開發成功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遠大于傳統企業。而金融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而開展業務,高新技術企業這些客觀上的弱點,導致其很難通過自身的經營狀況和市場對其的信任度取得銀行貸款。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缺乏的問題。
3、人才短缺
人力資源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也是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雖然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數量巨大的國家,但是勞動力素質平均水平卻遠落后于發達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一國經濟未來的希望,同時它也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前,我國境內高新技術企業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結構失調以及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
4、營銷理念落后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普遍存在"重技術,輕市場"的傾向,從而導致其營銷觀念落后。殊不知不管研究開發能力有多強,如果缺乏先進的營銷理念和高水平的營銷隊伍,企業同樣不能獲得盈利甚至是生存。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其產品的特殊性,從而對企業的整體營銷水平以及營銷人員應具備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在發展過程中缺乏資金,從而被迫減少了企業對營銷事業的投入,導致企業營銷方面出現諸如:營銷人員出身背景五花八門,他們或缺乏專業知識、或缺乏很好地接受專業知識的能力;營銷部門和研發部門步調不一致,溝通不足;營銷研究人員匱乏等與企業發展所需高素質營銷人員嚴重相悖的問題。
二、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戰略管理的意義
通過對高新技術企業所面臨的以上問題進行分析,我們發現高新技術企業之所以會存在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高新技術企業由于處于發展初期,發展不夠成熟而缺乏用戰略性眼光來審視和規劃企業未來發展目標和藍圖的能力所致。
喬爾·羅斯和邁克爾·卡米曾說過"沒有戰略的組織就像沒有舵的船一樣會在原地打轉,像流浪漢一樣無家可歸。"戰略管理就是制定、實施和評價能保證組織順利實現目標且超越不同職能的決策方案的藝術與科學,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戰略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管理,戰略管理是通過整合企業內部管理、營銷、財務與會計、生產與運作、研究與開發,以及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謀求組織取得成功。企業實施戰略管理的目的是為企業的美好明天探索和創造新的機會。
眾所周知,一個企業或者是一個組織如果想要順利實現建立時的發展目標,就有必要在發展過程中時刻明確并提醒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有關組織生存的使命和公司發展遠景。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定義一個企業不使用它的名稱、規章制度或章程,而是要用他的使命。只有那些清晰界定了使命和組織目的的企業,才能制定出明確、現實的經營目標。"企業使命陳述應該明確出企業目前以及將來應該做什么、具體應該怎樣做從而實現怎樣的目標。與此同時,約翰·凱恩也曾說過"公司愿景具有集中資源、指揮行動、激勵員工,進而推動企業取得突出業績的作用。戰略管理家的工作就是識別和提出公司明確的遠景。"企業遠景描述可以讓企業自身明確自己未來想成為什么樣子。一個好的企業遠景描述可以讓企業的所有成員都能清晰地理解企業(或組織)未來想成為的模樣,并團結一心為實現這個預期模樣而不遺余力地奮斗和貢獻自己的能量。
通過對企業使命和遠景的分析可以得知,當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問題,而導致其管理混亂、獲取發展所需資金困難、人才匱乏、營銷水平低下以及成活率低,是因為我國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普遍未能在企業中實施戰略管理,高新技術企業甚少在企業使命和企業愿景規劃上下功夫。正如開篇所講,高新技術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同時也是決定一國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因此,高新技術企業的經營成敗不僅影響企業自身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們經營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那么,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做怎樣的改進才能"不負眾望"呢?作者認為,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利用戰略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相關知識來指導和規劃企業當前的經營和未來的發展。 三、高新技術企業管理具體改進措施
(一)明確且企業使命和企業愿景
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對企業自身的發展愿景和經營使命有一個清晰的界定。我們將來想成為什么樣子、我們想要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繁榮貢獻多大力的力量?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應該怎樣做?我們的業務應該包括哪些、我們的資源應該怎樣獲取和分配、業務應該怎樣安排等問題都應該得到清晰明了的回答。并將這些答案清晰地傳達給企業的每一位成員,以獲取理解和實踐上的支持。
(二)改善企業人力資源結和管理水平
人才是高新技術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泉,高新技術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的特殊性,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甑別,對企業內部員工定期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增加對高資質人才培養的投入,從而彌補企業內部中、高級職稱人員的缺口,同時也使企業內部人員結構趨于合理化。將"人本管理"理念應用于對員工的管理活動中,做到"人盡其才",并適時采用適當的激勵機制,增強員工歸屬感,減少企業優秀人才的流失率。
(三)改善營銷水平
高新技術企業的營銷活動相對于傳統企業的營銷活動是大有區別的。傳統產企業的產品是已經被市場所接受了的,這類企業的營銷工作就主要是怎樣將新生產的產品更多更快地銷售出去,同時在此基礎上培養顧客偏好和顧客忠誠。而高新技術企業的營銷工作就要復雜得多,難得多。由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對市場來講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在顧客看來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高新技術企業營銷人員的工作不僅僅是銷售本企業產品那么簡單,而是需要費很大功夫讓那些新技術、新知識使用者知曉企業的產品的價值,并解釋這種價值對購買者自身來講是至關重要的,然后再在此基礎上讓他接受企業的產品。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應該注重營銷變革與創新,加大對市場調查、分析的投入,建立一個即時市場調研系統,使企業研發人員和營銷人員能即時知曉并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掌握市場需求動向。重視對營銷人員的甑選,并定期對營銷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同時培養營銷人員在營銷工作中應注重品牌營銷而非簡單的產品營銷。加強營銷部門與研發部門以及生產制造部門的協調溝通,完善營銷研究人員隊伍建設。
(四)為資金開源節流,合理安排資金使用
如果把高新技術企業比作一個新生兒,那么人才是這個新生兒的軀體,資金則是這個新生兒的血液,由此可見資金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性。針對當前高新技術企業獲取資金難度大的問題,高新技術企業首先需要考慮并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尋找到更優的資金來源,如何合理安排資金以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高新技術企業獲取資金難度大,不僅僅是因為銀行方面的原因,這其中同時也有高新技術企業自身的原因。很明顯,銀行之所以不是很樂意放貸給高新技術企業,一方面是因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經營活動存在的不確定性比傳統企業大的多,而銀行也需要盈利;另一方面是因為高新技術企業沒有主動做一些取得銀行系統信任的工作,比如,企業內部財務信息披露不全,經營狀況披露不全等。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從戰略的高度審視企業的發展,不能被少許的短期經濟利益蒙蔽雙眼,而應該為企業制定長期的發展戰略目標,以獲取長期的、穩定的經濟利益為經營目的。為此,高新技術企業應該自覺地在金融機構和公眾中為自己建立一個信譽良好的形象,即時地、真實地公布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以取得金融機構和社會一般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為企業資金開源。在獲取了資金來源后,企業應該慎重考慮每一筆資金的用途,怎樣安排資金使用才能使每一份資金最大效用地發揮其價值。
四、結語
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水平是一國綜合經濟實力的衡量指標,現階段以至將來國際之間的競爭將主要是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競爭,因此,一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得好與壞直接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在世界上以及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我國目前還處于發展中國家之列,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于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高新技術的發展更是如此,因此,我國要趕上世界經濟前進的步伐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在高新技術發展方面縮短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本文就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便共存在這些問題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借鑒參考,從而是企業能更好地為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貢獻力量。
[1]李旭.高技術管理不容忽視[J].創新論壇.2007,(11).
[2]鐘夏.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1,(4).
[3]杜風杰.高新技術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優化問題探析[J].山西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10,(3).
[4]李先江.高新技術企業市場營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