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
燕貴成
【摘要】我國改革開放正在深入發展,企業文化建設也在逐漸深化,并越來越面向市場經濟。隨著民營企業發展的日趨成熟,其文化建設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阻礙著民營企業的發展,因此文章就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問題提出了一些設想。
【關鍵詞】民營企業 企業文化 思考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一個沒有自己企業文化的企業其經營往往是隨波逐流的,其員工也沒有主人翁意識,這樣的企業很難在市場上長久生存下去。在現代市場經濟大潮中,民營企業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機遇,而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對提高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將起到關鍵作用。企業應通過構建優秀的文化,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贏得競爭優勢。
一、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
1、缺乏正確的價值觀
民營企業主要是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一些有限責任公司。由于其所有制性質和生存環境決定其利潤導向型的價值觀。許多民營企業主心中只有一個想法:賺錢。有時甚至不惜坑害消費者利益。于是,假冒偽劣商品也成為部分民營企業謀取利潤的手段。
2、企業家素質偏低
一個企業家自身的素質是帶動一個企業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民營企業由于產權不夠明晰,企業家擁有絕大部分的資產,因而其行為缺乏有效的約束,還有一些民營企業家自身也沒有太大追求,易滿足于現狀,稍微賺了些錢,便追求享樂,不思進取。
3、企業員工缺乏共同的價值理念
一方面“打工”的感覺和思想在員工身上表現得十分清楚,因為員工認為來企業就是為了賺錢,少干活多拿錢是每個人的愿望,甚至有人為個人利益私下搞第二職業,挖企業墻角。另一方面,員工之間爭權奪利,不能團結共事。
二、企業文化的功能及作用
1、導向功能
企業文化能對企業整體和企業每個成員的價值取向及行為取向起引導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企業成員個體的思想行為起導向作用;二是對企業整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起導向作用。這是因為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統的價值和規范標準,如果企業成員在價值和行為取向上與企業文化的系統標準產生悖逆現象,企業文化會將其糾正并將之引導到企業的價值觀和規范標準上來。
2、約束功能
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范作用。企業文化的約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約束,而是一種軟約束,這種約束產生于企業的企業文化氛圍、群體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群體意識、社會輿論、共同的習俗和風尚等精神文化內容,會造成強大的使個體行為從眾化的群體心理壓力和動力,使企業成員產生心理共鳴,繼而達到行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當一種價值觀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可后,它就會成為一種黏合力,從各個方面把其成員聚合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輻射功能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較為固定的模式,它不僅會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對本企業員工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宣傳、交往等)對社會產生影響。企業文化的傳播對樹立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很有幫助,優秀的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5、品牌功能
企業文化和企業經濟實力是構成企業品牌形象的兩大基本要素,它們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品牌展示一個企業的形象,企業形象是企業經濟實力和企業文化內涵的綜合體現。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來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精神、發展戰略、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業員工普遍認同的價值觀、企業道德觀及其行為規范。企業如果形成了一種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精神、發展戰略、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即企業品牌,就能產生強大的團體向心力和凝聚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從而推動企業經濟實力持續發展。企業文化(軟件)與企業的經濟實力(硬件)具有緊密關聯性,無論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微軟”、“通用電氣”、“可口可樂”,還是國內知名的企業集團,如“海爾”、“華為”等,都具有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強大的經濟實力。品牌的價值是時間的積累,也是企業文化的積累,是企業長期經營與管理積累的價值所在。因此,要建設具有綜合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就必須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企業文化建設。健康的企業文化可以隨時為企業發展增添后勁,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經營誤區及錯誤的經營理念,幫助企業盡快轉變思路,解決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措施手段,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三、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1、精神文化層的建設
企業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導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各種行為規范、群體意識和價值觀念,是以企業精神為核心的價值體系。企業精神是企業廣大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并經過企業家有意識的概括、總結、提煉而得到確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業優良傳統的結晶,是維系企業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企業精神這一概念的自身把企業人格化了,它是由企業的傳統、經歷、文化和企業領導人的管理哲學共同孕育的,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獨特的、鮮明的經營思想和個性風格,反映著企業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業群眾意識的集中體現。企業精神具有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個企業最寶貴的經營優勢和精神財富,它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的。企業精神應體現出生產力的優化,企業經營戰略和決策、管理素質、人員素質的優化,還要使企業領導者與員工之間、個人與組織之間相互理解,精誠團結,進而齊心協力地推進企業的振興與發展。每個企業都要根據其各自獨自的文化特色,從自身活動中去提煉概括企業文化精髓,不能盲目地、機械地效仿別人。
2、物質文化的建設
(1)加強企業形象建設,深層形象建設方面要加強全體員工的信仰、精神、價值觀的培養。表層形象建設方面要加強企業的外顯特征,如環境、廠徽、廠服、產品商標、包裝及產品造型色彩等的修煉。民營企業形象建設應當堅持民族化、個性化、社會化和標準化。要以新的姿態煥然一新,彰顯出現代化的特色。
(2)堅持“質量第一、服務優秀”的理念。企業始終應奉行服務宗旨,“質量第一、信譽第一、服務第一”、承諾“今天事、今天辦”,為廣大用戶精心工作、熱情服務,使用文明語言,和用戶交心、貼心,依靠廣大用戶。 (3)加強團隊精神建設。在企業的管理中,增強員工的團隊意識是企業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作為經理,是企業的管理者和組織者,應該努力塑造完美的團隊意識,加強團隊精神理念。所謂團隊精神理念,就是指在企業制度的設計及貫徹中要充分發揮團隊作用,或者說既要在企業制度設計上充分體現團隊精神的理念,還要在執行企業制度的過程中要求所有員工能夠把團隊理念作為自己的一個行為準則。企業的分工協作的狀況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綜合效益,分工協作是企業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團隊精神理念不僅是企業的理念,而且也是社會活動的理念,如果沒有團隊精神理念,任何人是很難在社會中發展的。
3、制度文化的建設
對內堅持改革企業內部管理體制,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按照企業體制改革,創新改革、轉換機制、優化組合、激發活力,實行副總經理和主管目標化管理責任制,相應建立起層級管理,革除不合理機構設置,使各級員工責、權、利有機結合,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權、上情下達、命令暢通、管理嚴謹、章法落實。在用人方面,根據企業需要定崗、定員,擇優上崗,按標準用人,不論資排輩;在分配方面,根據企業經濟效益和個人表現確定。
四、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注意點
1、用創新塑造文化特色
每個企業由于其行業特點、地理位置、產品屬性、企業發展所處階段不同而各具特點,其企業文化建設不能搞一刀切,而應該各具特色。民營企業家應該也必須在企業文化的構建中當好設計師,實現企業文化的準確定位。要在全面客觀調查的基礎上,用創新的理念結合本企業的行業特點、歷史、文化、經營內容和戰略方針等諸要素,對企業內部現有文化基礎和文化條件、企業外部文化環境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全面詳細診斷,在此基礎上對企業文化進行整體設計,精心概括提煉出本企業的理念,并將這些管理理念灌輸和滲透到企業精神中,形成獨具個性的適合本企業的特色企業文化。創新理念既是經營性企業文化的內容,也是管理性企業文化與體制性企業文化的內容。創新不是盲目的,創新來自于實踐,是實踐提出了創新的需求,才可能在實踐中有創新的行為。
2、注重企業家素質的提高
企業文化本質上是企業家的文化,是優質企業家品質、才華、膽識等綜合素質的擴展和放大;而優秀的企業文化又以其成功后的自信,激勵和鞭策企業家組織和帶領全體員工在“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形成一種以人文精神為動力的激勵機制,使企業生機盎然,充滿活力。
3、注重企業員工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1)培養職工的主人翁意識,讓職工參與企業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企業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吸引企業員工建立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念,生成員工對企業的忠誠,使企業具有更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營企業相比其他類型的企業更需要利用企業文化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實現人才的價值。企業不僅僅是一個單純贏利性的組織,還是一個人們實現自我價值,尋求精神家園的社會機構;員工不僅是企業發展資產或財富的“經濟人”、“工具人”,而且還是具有多方面需求和發展能力的“文化人”。
(2)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培訓員工,創建一流的科技隊伍,使人人都有發揮自己的舞臺。加強職工培訓,促進人才成長。構建獨具個性的企業文化,從而形成有利人才脫穎而出和創造性發揮的文化氛圍是解決當前民營企業人才問題的最有效方式。
(3)開展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增進了解,促進職工的身心健康,使他們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緊張的工作中去。
(4)注重在平時與員工的點點滴滴的情感溝通和關心愛護,進行情感激勵,大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可以使企業的全員對企業的目標、準則產生一種“認同感”、“使命感”、“自豪感”,潛意識里對企業產生一種強烈的向心力,形成共同的理想和價值觀,從而使企業吸引并留住大批有用的人才。
從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民營經濟將會是21世紀我國經濟發展不可小視的一支重大力量,但沒有企業文化的民營企業將不能在21世紀生存,企業文化已成為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命脈。搞好企業文化塑造工作,是每一個民營企業的當務之急。只有塑造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民營企業才能真正站穩腳跟,做大做強,才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陳亭楠:現代企業文化[M].企業管理出版社,2004.
[2] 尹艷麗: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認識[DB/OL].青島新聞網,2003-11-18.
[3] 林澤炎:企業文化建設與高效管理[M].廣東經濟出版社,2006.
[4] 詹姆斯·赫斯克特、約翰·科特: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M].華夏出版社,2004.
[5] 趙大士、張韶東:企業文化變革戰略[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
[6] 譚力文:文化建設[M].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