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恒等式分析
佚名
摘要:
本文結合當代諸多現象,聯系企業管理實際,通過對已確認的企業恒等式進行、適當拓展,進而解釋當代某些現象、指導企業發展管理方向。自分析中企業家應具備的素質、企業發展管理長期戰略的著眼點、企業發展管理短期內關注事項、所起作用等諸多景象清晰在目。分析中給出了經濟不僅具有經濟理論叢林的特征,同時還具有經濟理論隨機的特征。這僅僅是當代企業發展管理自一個層面進行分析、探討的新開始。
關鍵詞:
增加值、企業恒等式、企業發展管理動態均衡。
正文:
當代企業發展管理的現象:中海油竟購美國優尼科公司遇阻、歐盟、美國對我國紡織品貿易企業設限說明了什么?產品研發為何是生產性企業發展戰略的重頭戲?技術升級改造為何是企業中短期關注的焦點?怎樣理解管理出效益?股份制企業一些惡劣現象:大股東侵占小股東利益、大股東占用大量股份企業資金或違規擔保,該怎樣理解?我國十年醫改基本失敗了嗎?我國醫改主體之一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診所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該怎樣定位?有學者呼吁為成功農民發諾貝爾經濟學獎,應該嗎?其中有多少理論貢獻? ……大量的經濟現象 和現實需要, 迫使我們自一個統一的層面: “企業層面”利用企業恒等式進行觀察和分析,這不在于發現新,而在于理解已經發生的現象,理解為何會發生這些現象,在于指導具體企業如何更好地發展。
中海油竟購美國優尼科公司遇阻;在WTO框架內歐盟、美國又對我國紡織品貿易企業設限為我們對其所倡導所信奉的“完全市場經濟本質”有了更準確地認識,也為我國在WTO框架內爭取“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這一概念有了準確充實的,完全計劃經濟體制暫時已經證明不可行,完全市場經濟體制實踐中,連歐、美都是行不通的。市場經濟發達的美國和歐盟當代所實行的“完全市場經濟制度”本質上都是有政府管理的市場經濟。當然,為了我們心中的理想和目標,我們積極主動選擇了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選擇了WTO 的發展道路,這不是沿別人給我們規劃好的道路走下去,是中國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對這一點有清醒的統一認識在當前至關重要?。∮泄芾淼氖袌鼋洕?、WTO框架內爭端機制(游戲規則)這是當代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企業生存的宏觀經濟環境。
當代企業面臨的兩大目標為提高經濟效益(追求利潤,本文中利潤=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和承擔社會責任(或提高社會效益)這是企業界的共識,但企業無論以那種目標為主導型,均離不開這樣一組共性的東西:
企業恒等式增加值≡工資+租金+利息+折舊+稅收+利潤(包括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 ≡家庭+ 企業+政府+ 企業家才能
(注:企業增加值=企業銷售價值-從其他企業買來并已用于已銷售商品上的產品之價值或企業增加值=政府定價價值或政府指導價的企事業單位收費價值)
簡單說:工資主要流入家庭,租金、利息、折舊主要流入企業,稅收(含政府性質的事業收費)主要流入政府,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主要流入企業家才能。我們將企業家才能自企業中分離出來具有重大分析意義。
以承擔社會責任(或提高社會效益)為主導型的企業,即不以追求利潤為目的企業如行會管理、收費性事業單位等,該類企業的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理論上為零,故該類企業恒等式簡化為:
增加值≡工資+租金+利息+折舊+稅收
該類企業增加值,由政府依據各企業實際情況,采取政府定價,這是政府的重要職能,這種定價水平偏高會嚴重整個企業界的發展,進而對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主要表現為GDP增長水平)產生持久的隱性影響。當代中國計劃生育罰款、農村宅基地收費及個別地方政府自行確定的收費項目,有的甚至在地方財政體系外運行,已嚴重干擾了中國政府對農業的免稅、補貼政策的預期目標:農民增收,擴大內需。這些方面應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
我國十幾年醫改之所以說是失敗的(實際上主要是從人們對醫療費用過高引起的不滿造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政府對承擔醫改主動性主體的醫療機構(醫院、鄉鎮衛生院、診所等)沒有一個準確定位: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追求利潤),還是以承擔社會責任(或提高社會效益)為主,采取相應措施不明確造成的。改革開放之初到現在,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市場經濟大環境下,實質上這些企業不自覺得逐漸形成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導型企業,也就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企業,在醫療機構的賣方市場作用下,醫療費用過高就不足為奇。可喜的是醫改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視,并進行調整改革,已對藥價虛高進行了整頓,并逐步對醫改中處于被動地位的客體廣大人民群眾,政府在增加對他們的醫改投入。下一步建議政府應明確醫療機構這類企業必須以承擔社會責任(或提高社會效益)為主,進行政府定價,條件允許時不妨下大力量逐步建立起醫療定額(類似建筑領域中施工定額)進行更有效的管理。當然醫改是一個大系統工程,不是一兩條建議就能解決,需要有組織的、穩妥地逐步進行,但確立醫療機構以承擔社會責任(或提高社會效益)優先、兼顧盈利的企業定位,依據合理改革梯度進行醫改,不妨為一個有效的突破。
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導型的企業,他們更注重資本積累的原始來源:企業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的來源。我們知道企業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的形成不僅取決于勞動,而且取決于才智的發展,這是兩種不同因素的產物。關于勞動有大量分析,在當代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大經濟環境下,我們的體系中勞動作為一個生產要素,以市場均衡價格決定的工資與勞動的簡單對應,基本表達了勞動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的效用,并在企業恒等式中流入了家庭,這與我們分析的目的關系不大;才智的發展在企業恒等式中以企業家才能的形式簡單定義,是我們分析、、的核心之一。
在企業發展的長河中,自企業發展管理動態均衡的現實需要看,才智的發展基本由這三類創新構成: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收購創新,嚴格一點,才智的發展=科學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收購創新+其他。其他的含義就現在而言這些處在隱性作用的因素如民族歷史沉淀、科學文化知識積累程度、科學文化知識普及程度、國家社會經濟環境、國際環境、環境等,這些因素是企業離不開的,但又是企業難以控制的,不是企業層面分析解決的,不宜展開論述,但企業恒等式分析中企業發展管理的隱性因素如民族歷史沉淀、科學文化知識積累程度、科學文化知識普及程度長期看其分析價值不容低估!這些東西的傳承、創新發展靠得是言傳身教、社會洗禮和教育。對隱性因素的關注,是長期企業發展管理的需要,是企業跨國經營戰略不得不考慮的因素。跨越企業界面,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看:民族沉淀、科學文化知識積累程度、科學文化知識普及程度這些因素不但呈顯性因素,而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關鍵作用。可見言傳身教、社會洗禮和教育是何等重要!關于言傳身教、社會洗禮和教育的展開論述與本文分析的目的關系不大不做展開論述。
收購創新,它不是自企業發展管理動態均衡附近的調整,而是使企業發展管理動態均衡躍升到一個新的企業發展管理動態均衡狀態的企業內力,是企業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與企業特定需求相互作用的產物。當代,隨著我國WTO進程深入和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演化,收購創新有加速發展之勢,已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的重要來源。
在一個企業發展管理動態均衡體系中,管理創新多數情況下是一種不需增加多少投入既能見效的管理工具,包括生產管理創新、采購成本管理創新、全面質量管理創新、銷售管理創新、財務管理創新、企業文化(價值取向)管理創新、安全管理創新等已多為企業發展管理經常采用,其中的安全管理創新主要是預防潛在的安全事故,表面上看對企業發展管理而言只是增加投入,實際上對安全管理創新的投入對企業利潤有巨大機會貢獻(機會貢獻指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不僅僅是經濟損失!由于安全管理創新的投入,預防了事故的發生,也就避免了企業的巨大損失),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企業,短期行為的這類企業一般在這方面不愿主動增加投入,因此安全管理創新的投入是需政府以法規、的形式進行管理。我國近來礦山類企業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發生事故給企業及社會帶來了巨大損失,產生了惡劣的影響,分析原因主要是安全管理創新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和監督不到位引起,應作為重要課題研究,應引起各企業(不僅是發生安全事故的企業)的高度關注。 市場條件下,對生產類邊際貢獻大的技術創新在企業管理中突出表現為: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新技術新工藝的采用、先進標準的制定及改進、產品研發(含產品升級換代)等。前兩種在實踐中短期內對生產類企業產生顯著經濟效益,已為廣大生產類企業普遍采用,并主動增加投入。而先進標準的制定及改進、產品研發為企業長期戰略重要組成部分,短期投入大,經濟效益不顯著,短期經營生產類企業不愿主動增加這方面的投入,而關注企業持續經營的“百年”生產類企業是不得不主動增加這方面投入的。隨著WTO在我國的普遍推行,高增加值產品大多伴隨著高集中程度大的現實,后知后覺的生產類企業重視這方面的主動投入逐漸在增多。建議政府應有專門的政策,自制度上為企業在這方面主動性投入保駕護航,實行優惠,長久后必將更快為我國企業界發展積累大量新技術和財富,對我國科技創新產生積極深遠,使之成為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重點落實,需下大決心進行鼓勵,絕不僅僅是依靠科技歸口部門能落實的。我們清楚企業科學技術創新需與企業發展管理需要相結合,在企業動態發展管理均衡附近才起顯性作用,不能簡單認為企業科學技術創新搞好了,企業效益就上去了,要深刻理解企業動態發展管理均衡附近的含義。某大型企業自主成立研發中心、一些企業自發與高校聯姻進行科技攻關、某些企業積極主動協助國家制定或改進行業標準,這都是當代企業重視科學技術創新,積極主動投入的突出表現。
企業管理者、職業經理人、企業家本文統稱企業家,它與企業恒等式中提到的企業家才能不是一組對應的概念,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企業所有權是另一個重要的概念。企業所有權人不都是企業家,企業家具有企業家才能,而企業家才能集合不僅來源于企業家,還來源于企業(企業所有者)、擁有顯性人力資源的企業員工和,只是企業家對企業家才能的邊際貢獻大而矣,故對企業家的重獎只是與企業效益掛鉤的階段性短期獎勵行為,企業家的正常收入,在當代應由企業家市場均衡價格決定。
前面知企業家才能主要由才智的發展決定,其特征也就是由科學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收購創新和其他組成,這是企業家在企業發展管理中長期實踐的產物,是企業家才能積累的集合,自一個側面暗示了企業家應具備的素質,成了企業家培訓課程的重要內容,況且企業家的威信、權威和膽識也是企業家長期實踐積累的產物,看來有媒體上報道企業家孵化器的構想和實踐,可能類似于拔苗助長的美好愿望。
當代企業資本積累來源,除了原始資本積累來源外,還有銀行貸款、企業債券和企業進入股票市場融資等,股份制企業是企業進入股票市場的必要前提條件,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深入,股票市場已經由試驗田轉變為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內容,股份制企業份額必將加大,很有必要對股份制企業恒等式進行分析,其對應企業恒等式為:
增加值≡工資+租金+利息+折舊+稅收+利潤
≡家庭+股東(股東組成企業所有人)+政府+企業家才能
不難看出,大股東侵占中小股東利益,占用大量資金或違規擔保,使股份制企業資本積累并沒有用于該股份制企業內部發展,實際上用在了該股份制企業以外企業,應是嚴重經濟犯罪行為,建議應將此類行為寫入公司法,刑法中應明確對此類經濟犯罪行為的處罰,堅決追究相關責任人的經濟責任和刑事責任,依法杜絕此類經濟犯罪行為發生;上同時應對中小股東進行對等經濟補償。
將企業恒等式兩端適當拓展:
其它(如環境污染、精神污染)+增加值≡其它(如環境污染、精神污染)+工資+租金+利息+折舊+稅收+利潤(包括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 ≡環境+家庭+企業+政府+企業家才能
對其展開分析以大大超出企業層面,不再論述。
不久前,媒體上報道:“農民最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大意是:東南沿海的農民們把眼鏡細拆到一個個螺絲,把鞋子細拆到一個個鞋釘。然后,一條街、一個村、一個鎮、甚至一個縣,就專心做這些螺絲,這些鞋釘。他們用精細拆分市場的辦法,巧妙化解了經濟總量不足的劣勢,在每一個局部市場上都做到了規模最大、成本最低堪稱破解世界經濟難題的經典戰例。我們對這一經濟現象還不能準確給出其所蘊含的經濟理論,這一成功戰例肯定是豐富了管理創新的內涵—市場細分管理創新,這一現象再次證明:經濟理論不僅具有熊彼特在《經濟分析史》中描述的具有經濟理論叢林的特征,同時還具有經濟理論隨機的特征。正是經濟理論具有隨機特征,各國根據自己的民族沉積、科技文化傳統積累、科學文化普及程度、資源情況等,選擇適合本國情況的經濟發展道路,這是符合有管理的市場經濟制度體系要求的,是當代各國自然的選擇!
綜上,為使簡化、便于理解和運用,我們 “主觀地”自企業恒等式中分離出了相對獨立的因素,并將這些相對獨立因素建立了簡單的對應關系,與企業發展管理現實有微小差異,這并不影響我們分析的目的。企業恒等式分析能準確反映出企業發展管理的核心內容,有些因素甚至是本文沒有列出的隱性因素雖未展開討論,并不表明這些因素不重要,在一定條件下同樣具有巨大分析價值;各因素的交叉分析,對企業目標的共振和抵消會產生深遠影響,它對本文揭示主題關系不大,未作展開討論分析。我們清楚企業發展管理動態均衡的清晰全景圖像:在企業發展管理動態均衡中,任何一個投入量不可能獨立起作用,只是強調在企業發展管理的動態基本均衡中去改變一個投入量,引起企業目標的改變量,進而更好進行企業發展管理,使家庭、企業增收,增加社會財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