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初探

佚名

論文摘要:近些年,我國連鎖經營行業發展非常迅速,對連鎖經營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強烈,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建設更加有必要。自1998年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開辦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以來,全國已有一百多所院校開辦了該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的專業人才。本文從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開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發,重點研究該專業訂單式、2+1式、彈性學期制、實驗實訓室建設,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論文關鍵詞: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初探

1.連鎖經營現狀

連鎖經營是一種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是現代商業和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方向。世界上第一家近代連鎖店——美國“大西洋和太平洋茶葉公司”成立于1859年,這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正規連鎖公司。此后不久,在工業發達國家,連鎖經營取得了普遍成功,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些先進的工業國家和地區也先后引進了連鎖經營,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連鎖業不僅在量上發展很快,而且從零售、餐飲等行業滲透到各種服務業,并且經營趨向國際化。

我國的連鎖業起步較晚。雖然連鎖經營在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極為迅速。目前我國擁有連鎖體系5000多個,是世界上連鎖經營體系最多的國家。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全國共有各類連鎖門店約10萬家,占零售業和餐飲業總額的20%,并且還在以年遞增35%的速度持續發展。然而連鎖業的發展速度還是難以適應我國經濟飛速增長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現實。

但與連鎖業的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的是,我國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卻相對短缺。由于行業發展過速而人才培訓機制不足,連鎖經營行業正在面臨人才荒,其中尤為稀缺的是管理型人才。按保守估計,目前全國連鎖行業的管理型人才缺口至少為60萬。連鎖經營行業正在面臨巨大的人才荒,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加快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高等院校培養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有望提供人才補充。

2.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從目前來看,連鎖經營的快速發展急需大批應用型人才,而開設連鎖經營管理這一專業的學校并不多,所以說專業建設成為提高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素質的重要途徑。

科技含量高是連鎖經營最突出的特點之一,這一特點對從業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連鎖經營管理人員必須能懂得現代連鎖企業經營管理的專業知識,具有連鎖門店運營管理操作技術,以適應現代連鎖經營規范化、制度化、規模化、現代化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國連鎖經營發展迅速,人員需求過猛,相當多的經營管理人員沒有經過正規的專業學校教育或培訓,不少管理人員雖然經過短期的上崗培訓,但遠遠適應不了連鎖企業經營、管理上的需要。

高等教育在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上表現出明顯的滯后性。近年來,連鎖經營的迅猛發展給高等院校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就是加快連鎖經營管理理論研究,以指導連鎖經營管理實踐。就目前來看,我國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尚屬起步階段,只有部分院校開設了這一專業,且以專科院校為主。由于是新增專業,畢業生人數也相對較少,所以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現在還很少,這種狀況與連鎖業急劇發展的態勢極不相稱,專業建設問題迫在眉睫。

專業建設是提高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素質的重要途徑。一般而言,連鎖經營所需人才可以通過以下形式進行培養:一是出國考察和委托國外先進企業培訓,積極學習外國先進經驗。二是鼓勵先進企業采取國外連鎖企業的辦法,設立自己的培訓機構,根據連鎖企業的實際需要,對原有企業的員工進行連鎖經營實用技術的培訓。三是依托大專院校、研究單位,對連鎖經營企業的員工進行系統培訓。這種方式是最切實可行的一種人才培養途徑。這也就對我們院校提出了一個要求,即加快專業建設步伐,強化連鎖經營管理理論研究,建立連鎖經營管理教育培訓基地,有條件的院校應考慮設置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可見,專業建設是提高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素質的重要途徑。

3.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

正是因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為培養連鎖經營人才的高校應當發揮其優勢,培養更多的既有理論功底、又有實際操作能力的畢業生為企業服務。下面擬從訂單式、2+1式、彈性學期制、實驗實訓室建設四個方面分析連鎖經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3.1“訂單式”培養模式

所謂“訂單式”,是指企業根據崗位需求與學校簽訂用人協議后,由校企雙方共同參與選拔學生、組織教學、考核上崗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企業定期派資深人士指導校方教學工作和提供實習指導,校方則按照企業要求有選擇地錄取學生進行定向培養。訂單式辦學模式,實現了學校、企業、學生“三贏”,有效地解決校企之間對人才的供需矛盾。這種辦學模式、人才培養規格和能力標準是由雙方制定的;理論教學在學校,發揮了學校理論教學的優勢;實踐教學在企業,充分發揮現場和企業專家、高級技術人員在培養學生技能上的作用,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獲得操作能力;企業對合格的畢業生可以全部錄用。

訂單培養的第一步就是要全方位、多層次跑“訂單”,其次是按企業人才“訂單”開設專業,進行課程設置和師資隊伍組建,加大實踐操作訓練,做到“少理論,多實踐”。在師資建設上,也可以考慮按“訂單”要求組建,保持文化課教師相對穩定,專業課教師合理流動,學校需要的專業教師可在社會上、行業中聘請。推進訂單式培養思路,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形式必須更加靈活。在教學實施中,可以采取學分制培養,擴大“訂單式”辦學規模,初步構建起人才培養的立交橋。

3.2“2+1”培養模式

“2+1”培養模式是利用學校、社會兩種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交替安排學校理論課程學習和校外頂崗實習工作,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素質”的一種教育培養模式。當前,多數高職院校實行工學結合的模式是頂崗實習“2+1”或“2.5+0.5”,簡言之,就是高職三年學制,用“2”(“2.5”)年完成專業基礎、專業理論課學習,“1”(“0.5”)年到企業進行生產性頂崗實習。

“2+1”培養模式將會實現“多贏”,其作用不僅體現在學生實習上,還體現在與企業、各地政府、行業組織的聯系上。在實習生駐企期間要重視學生反映的問題,關注學生的發展狀況,保證學生的利益,讓實習生有不同的“冷暖”體驗,為就業積累經驗。同時避免只顧學校自身利益而損害它方利益的短視行為,要積極協調各方的關系,積極探尋完善的相應方法與措施。

3.3“彈性學期制”培養模式

“彈性學期制”是將一學年分為幾個學期,利用靈活彈性的學期實現工學結合。此類模式的目的不是直接解決學生的就業崗位問題,而是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為學生將來找到更好的就業崗位打下基礎。

對連鎖經營專業人才培養而言,由于受市場季節性波動的影響,連鎖企業對學生頂崗實訓的需求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段有較大波動。連鎖企業均對接受學生頂崗實習表示歡迎;受春節、中秋、國慶、“五一”等節假日的影響,企業希望的頂崗實習月份多在1、2、10、12這幾個月份。學校既要依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也必須考慮學生的利益。只有很好地滿足企業、學校和學生三方的利益,找到校企合作的結合點,使參與者都能從中得到利益,實現“多贏”,工學結合模式才能順利實施。基于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將傳統的3學年、6學期按照企業經營生產的周期要求改革為彈性學期,并根據企業實際需求設置學期起止時間,這就是“彈性學期制”工學結合模式。

3.4實驗實訓室建設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企業實習基地建設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加強實習基地建設,高職院校必須重視校企雙方利益,校企雙方共贏是建立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企業實習基地的基礎,校企雙方共同參與是建立企業實習基地的機制保證,提升學生職業能力是建立企業實習基地的最終目標。

校企雙方應關注對方利益,滿足雙方的合理需求,實現校企共贏。對于學校而言,在確定企業實習基地時,應著重考察該企業基本條件是否符合實踐教學的要求。只有滿足高職人才培養要求,才符合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要求。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共建企業實習基地的宗旨是以實踐為導向,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但目前高職院校實習基地建設重形式、輕實效的現象十分突出,應當有所改革。

4結論

連鎖經營在我國的快速發展更進一步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建設這一專業的時候,應采用訂單式、2+1式、彈性學期制等多種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培養所需人才。

2 秦文勝,謝黎明.“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3 江明光,陳文.高職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引進與咨詢,2005;(5).

4 張梁平.高職連鎖經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解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5;(2).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