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與管理之道
佚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旅游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旅游飯店的數量也是與日俱增。通過對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進行分析,從中找出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和現有飯店經營、以及我國在旅游飯店方面存在的一些現狀進行詳細的分解,從中找出應對品牌經營與管理的對策建議,以達到提高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知名度的目的。
關鍵詞:旅游飯店品牌;經營與管理;思考建議
一、研究背景 我國旅游業是以大力發展入境旅游起步的,作為旅游業發展四大支柱之一的飯店業也隨著市場需求誕生并逐漸發展起來。縱觀歷史,我國旅游飯店應該說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涉足的,至今已有多年的發展歷程。1978年,我國能夠接待入境旅游者的飯店僅有137個。隨著經濟的發展,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通過許多渠道使得旅游的接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旅游產業的實力達到了一定高度。到1989年,我國已有星級飯店135家,到1992年突飛猛進增加到1028家,1999年已經上升到3856家。進入21世紀后,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吸引了全球各大飯店紛至沓來,短短幾年使得我國旅游飯店行業被卷進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去了。在這種有壓迫感的環境下,一個旅游飯店的好品牌往往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經營好旅游飯店品牌將是出奇制勝的一招。 二、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與管理中的問題 在我國旅游飯店空前繁榮發展的同時,其品牌的經營與管理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透過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與管理的多年發展經歷,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 飯店經營規模小 自我國進入WTO后,外資飯店不斷涌入,使得我國本土飯店遭到了巨大沖擊,為了增強本土飯店實力,我國許多飯店紛紛采取合并策略。但是目前國內個體飯店還是居多,我國旅游飯店總體規模還是很小,而且有些飯店沒有認識到飯店品牌的重要性,甚至是淡漠。不僅如此,很多飯店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沒有注重長期發展規劃,使得我國旅游飯店在國際競爭中顯得實力不夠強大,其品牌也未能做大做響。 (二) 飯店品牌經營成本過高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許多旅游飯店在住宿飲食和環境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使得經營成本上升。但是,在估算成本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在追求高質量好品牌的時候,往往將其經營成本不能控制在預算范圍內,從而導致經營利潤下降、飯店經濟效益不好。另一方面,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下,我國很多飯店為提高其知名度,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耗費大量財力物力。 我國最新的旅游飯店經營成本統計數據顯示,他們的平均食品成本率為43.76%,平均酒水成本率為36.27%,平均人工成本率為35.68%,平均能耗成本率為13.47%,平均員工流失率為6.55%。另外,2009年度我國餐飲百強企業的利潤為10.43%,比2008年度百強企業下降約3個百分點。 (三) 旅游飯店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務質量低 與國際旅游飯店相比較,我國很多旅游飯店處于劣勢,造成劣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源于其接受信息不夠快捷,信息流通渠道狹窄。我國很多旅游飯店在資金、理念、市場網絡、高新技術、品牌文化等方面遠遠遜于國際飯店,因此在經營上處于下風。另一方面,雖然我國旅游飯店的服務態度正在逐步地改善,但是卻還遠遠沒有達到國際化水平,對待工作的細致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四) 飯店品牌經營與管理的人才稀缺 二十一世紀是人才濟濟的世紀,然而也造成某些產業人才流失與嚴重稀缺的局面,我國大部分旅游飯店正在遭遇這種困境。 由于國際飯店的經營體系比較完整,使很多經營與管理的人才垂涎,使得國內飯店的人才大量流失,造成飯店品牌的經營受阻,飯店經營也由此遇到障礙而出現經營不善。旅游飯店的品牌實質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很多飯店因為人才稀缺而無法設想出更具有吸引力的品牌。而老一輩的飯店管理人員只是憑經驗、傳統觀念在辦事,不能適應現在的顧客需求和市場需求,導致旅游飯店品牌停止不前、沒有創新能力、跟不上時代步伐,與國際飯店的距離越拉越遠。隨著飯店競爭力由飯店質量提升到飯店品牌的競爭這個高度,導致很多缺乏品牌文化內涵的旅游飯店也由此大受沖擊。 到2009年末,全國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開設旅游系(專業)的普通高等院校852所,比上年末增加42所,在校生49.84萬人,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