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電子商務軟件的一大突破
王汝林
一款給外貿企業量體裁衣的電子商務軟件“商務快車”,最近受到了外貿企業的熱烈歡迎。企業上網工程中,“只見網頁建,不見定單來”的局面將得到改變。一批首先觸網的企業,不僅運用《商務快車》迅速地獲得了訂單,而且得到了“網絡把櫻桃變成了金子”的實惠。因此“商務快車”將成為企業上網的助推火箭。
軟件產業是網絡經濟的基礎產業,是當今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朝陽產業。盡管近年來我國已經開發出了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軟件產品。一批優秀的作品已經開始走出國門。但我國軟件產業的群體效應一直很小,僅為美國的0.6%。軟件開發的領域多集中在財務、游戲,播放、殺毒、教育和少量的支撐軟件上。在共享性操作系統軟件、開發工具軟件、信息安全與網絡管理軟件、人機交互軟件方面,尚缺少可以和跨國軟件商抗衡的能力。特別是市場急需的適宜于外貿企業的電子商務軟件,尚拿不出象樣的產品。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圳《商訊網》推出了自主開發的電子商務軟件《商務快車》。它一推出,立刻顯示出強大的生機和旺盛的市場生命力。
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里,已下載超過20000套。可以說《商務快車》是目前我國外貿電子商務軟件的一大突破。
摸式上的創新是《商務快車》的第一個特點
創新是電子商務的靈魂和核心。是樹立民族品牌的關鍵。《商務快車》打破了“克隆”的洋模式,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和思路,在三個方面實現了突破。
首先,它把傳統上網登陸、注冊、搜索、發布,多步驟完成的信息發布模式,改為綜合進行,一步完成的嶄新模式;
其次,它把搜索信息,發布信息,查詢信息各自為政,分別進行的對立模式,改為了搜索、發布、查詢信息依次完成的關聯模式;
第三,把“一次一發”的笨拙發布信息模式,改為了發時可選、發后可查的“一點多發”模式。
這三點突破,是繼王東臨首先打破洋模式的羈絆以來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特別是,它總結了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探索中,種種平臺模式的問題和不足,簡化了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實現了電子商務新模式的大眾化、便捷化、經濟化。
從網絡經濟學的角度講,它降低了外貿企業的上網門檻,降低了發布信息的綜合成本,滿足了網民“明確的和隱含的需求”帶給網民的是“倍增效益”。
設計定位和國際接軌是它的又一個特點。
《商務快車》在設計定位上,引用了ISO9000的營銷和管理理念。而且把為外貿企業服務,讓顧客便捷,讓顧客省錢,讓顧客滿意作為了軟件生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們不僅優選了一大批國際買家、和賣家,而且每周都把網絡市場上新增的30個外貿網站加進來。讓外貿企業在第一時間里,即可和這些新網站進行對接。這反映了我國軟件企業,在軟件生產,和軟件工程管理中已經把視角投向了國際市場。
在技術上、《商務快車》注重了便捷性和穩定性的統一。不僅搜索和發布信息的過程“傻瓜化”了,而且已經發布了的信息的再查詢也十分便捷。作到了“一點即出現,一找就看到”,再不用“頻繁上網四處找”了。
在功能上、該軟件堅持了多功能和個性化的統一。據筆者統計,該軟件把平臺模式中眾多的行業分類,移植到一個軟件中,把登陸選擇,變成了打開軟件選擇。即可宣傳網站,又可推廣產品;即可搜索郵件、搜索企業、搜索產品、搜索新聞又可進行郵件管理和信息發布情況的綜合統計。其可選站點近150個。
在管理上,使用者即可任選站點登路,又可優選站點發布。即可滿足行業的共享性需求又可滿足客戶的單向應用需求。同時,注重了發布信息、搜索信息的對應和查詢發布結果的統一。頁面上不僅有登陸結果的顯示,還有發布結果的顯示。發布和查詢一條信息的平均時間僅為3秒鐘。
注重了大眾化是該軟件的第三個特點。
網民是網絡經濟的基礎。只有大眾化之日,才是網絡經濟的大發展之時。晦澀難懂的軟件,年年考試的軟件,嚴重的影響了電子商務的普及。而《商務快車》從我國廣大外貿企業網民的現狀出發,不需要高深的網絡知識。只要稍加熟悉,即可使用。這就極大地降低了平民百姓進軍電子商務的門檻。人人會用,人人能用,不僅打開了該軟件廣闊的應用前景,也為《商務快車》提供了龐大的客戶群。
特別是,它注意了網絡經濟和外貿企業實際的整合。使廣大的中小外貿企業,擺脫了那種“電子商務盡管好,沒錢沒人干不了”,把電子商務當成明日黃花的錯位思想。看到了企業不用大投入、高支出,即可進軍電子商務的現實性和可能性。
因此,它一推出,立時深受廣大外貿企業的歡迎,為廣大外貿企業進軍電子商務,探索了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