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公交移動電視節目設置構想

薛冰華

摘 要:作為一種新型的大眾媒體,公交移動電視具有傳統電視所不可替代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非常明顯的缺陷。如何根據媒體特性,揚長避短地設置公交移動電視節目,成了目前公交移動電視業界亟待解決的一道難題。本文提出了諸如“重視調查,打造品牌節目”、“強化采編,塑造明星主持”等節目設置構想。

關鍵詞:電視新媒體;公交移動電視;電視節目;節目設置

作為一種新型的大眾媒體,公交移動電視具有傳統電視所不可替代的優勢,如移動接收,方便迅速,強制收視,到達率高等。然而,公交移動電視也存在一些非常明顯的缺陷。首先,受眾雖可隨時隨地欣賞節目,但由于移動中的信號衰減、高大建筑物阻擋等原因,公交移動電視節目信號無法像傳統電視那樣穩定、清晰,甚至會出現黑屏、圖像紊亂等嚴重問題。其次,由于缺乏自主和互動,公交移動電視受眾容易產生抵觸情緒,甚至造成“閉目塞聽”的后果,從而使公交移動電視節目所謂的“高到達率”成為一句空話。此外,由于目前我國公交移動電視媒體大多是從傳統電視臺分離出來的,因而沿襲了傳統電視節目的制作方式,即采用“摘編”的手法,從中央臺、地方臺等諸多頻道中,將新聞、娛樂、服務類等節目通過簡單的壓縮、組合等方式播出,節目缺乏統一性和完整性,從而給人以混亂、零散之感[1]。

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的上述種種缺陷,已危及到公交移動電視媒體在受眾面前的美譽度和公信力。因此,如何根據媒體特性,揚長避短設置節目,成了公交移動電視行業亟待解決的一道難題。本文擬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重視調查,打造品牌節目

國內目前有專門的調查機構從事受眾收視率調查等工作,如央視-索福瑞以及網上“問卷星”公交移動電視收視調查等。但這些調查多為普遍性的針對一般受眾的調查,且調查大都局限于對節目類型的喜好方面,未能像傳統電視那樣具體到某個頻道的某一檔節目。筆者認為,公交移動電視運營商應考慮設立自己的調查部門,并按不同時段、不同公交線路經常進行調查,隨時了解受眾需求,多頻道開設節目,有效提高節目到達率,真正使節目成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精神食糧。

根據受眾調查結果制訂公交移動電視節目設置方案時,既要考慮現有觀眾的收視習慣和愛好,在欄目設置和節目安排上要適應或迎合其固有的收視心理,增加節目的針對性,又要注重培養和引導受眾形成新的收視習慣,增設新的收視點,開拓新的收視群體,有效提高節目質量。同時,公交移動電視也應像傳統電視那樣建立必要的節目淘汰機制,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黃金時段”的節目淘汰機制??筛鶕<以u議和欄目時段受眾收視率的變化來制定該時段收視率的參考值。如欄目收視率連續一段時間低于該參考值,即可調換或撤銷該欄目。相反,如收視率節節攀升,則應加大投入精益求精,使之成為公交移動電視的品牌節目。

二、強化采編,塑造明星主持

為節約成本,大多數公交移動電視媒體也像網絡媒體那樣,往往采取“拿來主義”,從傳統媒體那里簡單復制節目進行播放。結果證明,這種粗鄙化的編輯方式已嚴重損害了公交移動電視媒體在受眾中的形象,在不少城市,受眾對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南京的調查顯示,市民對公交移動電視的總體評價中,認為很差的占3%,認為不好的占15%,認為一般的占57%,認為還可以的占25%,而覺得很不錯的為零[2]。

因此,公交移動電視媒體應制定靈活的用人機制,建立自己強大的采編隊伍。首先,可從傳統平面媒體、電視媒體和新興的網絡媒體中挖掘人才,制作出符合公交移動電視媒體特性的高質量節目。其次,也可借鑒傳統電視行業的成功做法,實行節目制播分離,即運營商只管節目的推廣、播出,節目的制作則由采編部門全權負責。

公交移動電視媒體的特性是貼身和伴隨,交流和親近感對媒體來講至關重要,而節目主持人又是受眾親近媒體的載體和交流互動的渠道。但由于節目多為傳統電視節目的簡單移植,因此,公交移動電視媒體未能有效培養自己的主持陣容。主持人的缺失使公交移動電視成了傳統電視的簡化版,新媒體的個性無從體現,節目內容也無法避免同質化。在節目主持人代表節目品牌的今天,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的符號識別功能無疑是非常弱的。

因此,公交移動電視媒體應有意識地塑造自己的明星主持,比如,像鳳凰衛視那樣根據主持人的個人風格量身打造節目,增強節目主持人在受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進而樹立優質的媒體形象。

三、依托城市,貼近市民生活

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主要是城市居民。依照接近性原則,公交移動電視節目應盡可能貼近市民生活,如關注市政建設、物價漲跌、文化娛樂,及時反映民生疾苦,傾聽百姓心聲。市民尤其對發生在自己所在城市的重大事件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公交移動電視應對本城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如重大交通事故、大面積停水停電、重大自然災害等迅速做出反應。走媒體融合的道路,充分利用微博、手機等自媒體提供的信息,在第一時間、第一地點,進行移動播報,讓市民及時了解事態發展,消除恐慌情緒,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作為公共交通事業的衍生物,公交移動電視理應關注城市公益,服從和服務于城市管理體系,為弘揚城市文化,建設和諧社會承擔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在政府重要決策和政策的宣傳、重大節慶的安排方面,還是在公共交通信息的通報和城市大型活動的開展等方面,公交移動電視都應發揮自身優勢,在第一時間向市民進行宣傳、告知。

以杭州公交移動電視為例,每天早上8︰10和傍晚17︰12分別安排了一檔節目《小馬說交通》,及時向市民傳達交通路況信息。節目安排上下班的高峰時期,這樣既可為上下班人群提供一個出行參考,也可為城市交通疏導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此外,杭州公交移動電視還分別在早上6︰00,7︰24安排了《新動早氣象》,中午11︰25安排了《新動旅游氣象》,傍晚17︰30《新動晚氣象》,晚上19︰31,21︰48兩檔《新動晚氣象》。包括轉播的杭州臺《新聞60分》在內,全天總共有7 檔氣象節目。節目設置充分考慮到了市民出行的時間和需接受氣象信息的時間,極大地滿足了市民需求[3]。

公交移動電視除了為市民提供服務信息外,還應重視運用公益節目來提升媒體形象。公益節目的對象應鎖定特定時段的主要受眾群體。比如,早晨6︰30~7︰30乘客以十幾歲的學生為主;7︰00~8︰30多為上班族;16︰30~17︰30多是放學回家的學生,17︰30~18︰30以20~40歲下班回家的上班族為主,在這幾個時段,可播出以打擊盜版和禁絕毒品等為主題的公益節目。

四、短小精悍,提高傳播效率

根據城市道路及人口流動的具體情況,我國城市公交車??空军c區間距離基本上是在0.5~1.5公里之間,公交車在市區行駛限速按40公里/小時計算,從一個站點到另一站點的行駛時間是在45秒~2分15秒之間。但在實際行駛過程中,受到紅燈停車、避讓車輛和減速行駛等各種因素影響,公交車在兩站間的實際耗時多在3~5分鐘之間。這段時間也就是公交車內乘客持續收看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的最長時間。即便在這3~5分鐘之內,乘客還會受到公交車轉彎、特殊情況緊急剎車以及車廂內人聲嘈雜等多種因素干擾,乘客持續收看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的時間實際上更短。于是便形成了乘客不得不“斷斷續續”收看公交移動電視的現實狀況[4]。

因此,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的時長不宜過長,以免影響信息的完整接收率。例如,北京公交移動電視大部分自制節目都控制在3分鐘以內[5],保證了受眾在短時間內能最大程度地欣賞到一個完整的節目,有效提高了節目的受眾到達率。

五、活潑互動,營造輕松氣氛

調查顯示,大多數人看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無非是為了打發前往目的地的“無聊”。公交移動電視節目如果不能吸引受眾,那么受眾完全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并以手機、書刊、MP3、掌上游戲機等打發時間。因此,公交移動電視節目應力求簡單活潑、有效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的氣氛。

所謂簡單就是去掉節目厚重的“包裝”,增大節目的信息量;活潑則是在節目風格的設計、語言、音效上進行改變,以區分于傳統電視節目較為陳舊嚴肅的風格;在節目內容上,應該重視節目的獨創性,關注由公交車司、乘人員組成的臨時小社會群體的喜怒哀樂、榮辱悲歡。節目要以滿足受眾在乘車過程中的普遍心理需求為目的,不是加劇而是緩解乘客緊張、疲勞或焦慮、煩躁之類的情緒。

人不能一味匆匆趕路,有時需要通過與他人交流來擺脫出行的孤獨,公交移動電視應提供這么一個心靈互動的平臺。如可通過設立專門的公交移動電視網站,進行節目滿意度有獎調查,及時收集受眾反饋信息,作為改進節目的依據;還可把公交移動電視上的品牌節目放在網站上延遲點播,實現信息的二次傳播;也可采用讓乘客利用短信求助轉乘路線、打折信息、展會信息,用微博發起話題參與評論、提供新聞線索等方式有效調動受眾積極性,讓他們帶有明確目的地收看電視節目。

六、結 語

2010年底,交通部發文提倡百姓低碳出行,其中特別提到目前發達國家大城市旅客出行中,公交分擔率在60%左右,而我國僅在30%左右,可以想象,隨著國家城鎮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國家對公交運輸系統的大力推動,公交移動電視行業將迎來新的巨大的發展空間。

就目前而言,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特大型城市公交移動電視行業相對來說發展較快,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的設置也越來越趨于科學、合理,越來越具有鮮明的媒體特色。但在中小城市,無論是公交移動電視業務的開展還是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的設置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偟膩碚f,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公交移動電視的節目形態和節目內容都尚未發展成熟,公交移動電視節目的設置大有可為。

[1] 李曉星.公交移動電視互動傳播理念與方式的思考[J].今傳媒,2011(3). [2] 謝宏娟.公交移動電視傳播效果的考察與評估——以南京地區為例[J].新聞愛好者,2010(5). [3] 葉欣.公交移動電視傳媒發展探索—以杭州地區為例[J].新聞界, 2010(5). [4] 王安中,周慶.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終結與家庭電視廣告創意的共生模式[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2006(3). 劉洪超.北京公交移動電視現狀探析[J].新聞世界,2010(5).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