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球首臺移動互聯電視為何誕生在長虹
佚名
()全球首臺移動互聯電視CHiQ二代在長虹面市后吸引了行業的廣泛關注。不得不說這兩年傳統電視企業過得很苦逼。大家都知道,電視以前是“客廳文化”的中心,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會對同一檔電視節目品頭論足。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客廳文化”正在逐漸消失,大家都在低頭看手機搶紅包、刷朋友圈。更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互聯網公司公然入侵電視行業,比如小米電視、樂視電視,感覺傳統電視快被互聯網干掉了,而它們都有一個神秘的盒子。
好吧,不被盒子干掉,就拿起盒子干掉別人。于是問題來了,長虹CHiQ二代電視的發布會有木有盒子?小編于是開始仔細觀看昨天發布會的直播視頻,擦~在回顧CHiQ一代業績表現后,趙布斯果真拿出了一個盒子!這便是長虹CHiQ二代的“移動芯”。按照趙布斯的說法,“移動芯”與“電視芯”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協同,于是就有了一個超牛逼的系統運算跑分測試:CHiQ二代電視61235分,主流智能手機59820分,主流智能電視17786分。也就是說,眾多手機上應用及游戲也可以CHiQ二代電視進行完美加載。
盒子大家都會做,但是不是隨便一個盒子就可以實現移動互聯?CHiQ二代電視憑啥能跑6萬多分?顯然不是那么簡單。
首先,這是基于長虹公司全球首創并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CC(Device Connection Control,設備連接及控制)協議,實現獨創的“M+雙芯”智聯技術,并構建了一套從驅動到應用層的軟件框架。通過自動組網、設備整合達成了內容、存儲、外設等資源的協同,從而讓擁有移動芯片的終端與電視自由融合無縫對接。
而令小編再次震驚的是,CHiQ二代的產品經理居然不是趙布斯,而是長虹80后理科男陳科宇,這不科學啊!國企晉升不是論資排輩的么?而這位身長達到183cm的小鮮肉居然在發布會上大談云服務大數據,這更不科學啊!在小編的記憶中,長虹只是一個生產電視的,與互聯網木有半毛錢關系。
但事實如此,長虹大數據團隊幾乎全部為80后,還有許多老外。圍繞長虹以用戶為中心的智能戰略,長虹大數據團隊實踐了一套包含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清洗、數據標準、數據分析全流程的具長虹特色的大數據管理方法論,并建立了一套基于長虹全體系的用戶標準,包含11個屬性分類,584個標簽維度,采集超過1800萬臺的長虹智能電視終端數量,可以根據用戶行為進行秒級的精準推送。
那么,長虹的大數據都用來干什么?跟CHiQ二代電視有啥關系?通過大數據分析可判斷長虹用戶偏好,形成終端電視實時收視率統計系統,這樣,便可根據用戶喜愛進行智能導視,為用戶實時推薦熱門電視劇及節目,用戶根據不用調臺就能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這與百度的精準廣告和天貓商品“猜你喜歡”非常類似,可謂開創電視大數據分析之先河。而且,還可以根據用戶數據分析,為長虹產品的改進提供參考,進而提升用戶價值,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大數據生態圈! (來源:和訊科技 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