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流行歌曲歌詞美學特性中的文學性
唐瑗彬
論文關鍵詞: 流行歌曲歌詞文學性意境語言
論文摘要:中國流行歌曲的歌詞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起迅速發展起來的,在內在的精神上,繼承了我國古代歌詞的優秀傳統,并融合了現代元素,成為了一種新的詩歌體式。流行歌曲歌詞有著自身的創作規律和美學特色,目前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夠,因此從流行歌曲歌詞的文學性角度出發,對流行歌曲的歌詞的審美特性進行探討很有必要。此文章通過分析流行歌曲的現狀歸納出其歌詞中應該具備的審美特性,旨在對今后的詞曲創作起到指導作用。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費日益成為人們普及的消費方式,其中對于流行音樂的欣賞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流行歌曲的研究因此成為了時代的需要,具有其獨特的學術魅力,其中的流行歌曲歌詞更是以銳不可當的姿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一、幾個基本概念的界定
流行歌曲(popular song)又稱通俗歌曲,是流行音樂中的一種藝術形式,歌詞和曲調相結合,主題多寫現代、現實生活,音樂節奏性強,明快活潑,音域不寬。[1]
歌詞則是與詩歌、小說、散文一樣是一種藝術形式,篇幅簡短,與音樂相結合來表達意境與氛圍,共同構成一個審美世界。歌詞具有它獨特的敘述方式和審美角度,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是一定時期人們生存狀態、精神風貌、文化心態的寫照。[2]
二、流行歌曲的現狀
長久以來,人們對流行歌曲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它“不再觸及深層的生命沖動,不再負載深重的文化使命,不再追問個體的精神價值,不再表達深沉的人文關懷,而流于小感嘆小情調小家子氣,在淺表層面上婉轉低回?!盵3] ,雖然此說法是對于現代流行樂的一種貶斥,但確實意味深長,他不但揭示了現代流行樂的一種發展趨勢,更流露出了對這種趨勢的的無可奈何。顯然這種發展根源于國情,也是流行音樂這一俗文化特性在現代社會的詮釋——更多的社會群體進入文學消費范圍,也使音樂欣賞變成了一種大眾狂歡,而非特權享有的符號。
雖然現代社會充斥著低俗的流行樂,但正如中國著名樂評人顏峻所說,“流行歌曲發生的時候,很可能是惡化人們精神生活的毒藥,也可能是不可或缺的無聊時刻的調料;它回歸的時候,就有了時間的反差,變成了年輕人的一種酷,和老年人的一種溫暖。這多半和作品沒有關系,而無非是觀看者、傾聽者的生活?!盵4] 這無不說明了欣賞中的共鳴現象以及欣賞者再創造的過程。很顯然一些低俗的流行樂是“回歸”缺失的,一段時間后這些音樂很少再以當年紅火的姿態響徹大街小巷,甚至被人記起,因此低俗音樂成為了人們短暫停留的渡口,一朝曲盡人散,蕭索落寞得恰如一棵零落的蘆草。那么大部分流行歌曲歌詞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不僅僅是市場炒作,除了其能很好地迎合市場經濟體制外,更多的是因為其中有內容與形式完美融合作品的大量存在。流行歌曲歌詞自身本就屬于俗文化,它所展示的世界是當代社會大眾生活的縮影,從對它的美學研究我們看見的是今天人們的社會生活。所謂“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正是如此。
三、歌詞的文學性
歌詞,和歌劇的劇本、說唱藝術的唱詞等同屬于音樂文學,是音樂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戲劇文學、電影文學等一祥,音樂文學也是文學的一個分支。究其本質而言,歌詞是屬于文學的,其本質屬性是文學性。
歌詞是一種特殊樣式的文學作品,即音樂文學作品,它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一首優秀的歌詞,首先必須是真正的文學作品,是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文學作品。因此,應當努力提高歌詞的文學性,在這個意義上,寫歌詞應與寫詩“同工”,注重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表現在:
(一)、敘事與抒情的巧妙運用
考察流行歌曲歌詞會發現,幾乎每一首歌曲的歌詞都離不開敘事與抒情。歌詞通過對事件和活動的敘述以及對感情和內心世界的傾訴,來表現對愛情、對生存的思考和價值意義判斷。敘事是用話語虛構或陳述社會生活事件過程。敘事的構成包含三個方面:敘述內容(事件、人物、場景等)、敘述話語(時間、視角)、敘述動作(敘述行為本身)。抒情是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主觀感受,包括抒情內容(體驗、感悟、心境、情緒等)和抒情話語(聲音、節奏、畫面等)。流行歌曲的歌詞一般是敘事加抒情的模式。而近幾年來流行的純敘事歌,也獲得了廣大的市場,這是一種對傳統的挑戰,作者精心的將自己的情感隱藏,以此給聽眾更多的想象空間,致使其體驗變得含蓄,潛移默化,卻積聚著一種強烈的情感蓄勢待發,這種慢熱型的手法,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表達效果。這種現代主義手法在歌詞中的運用,也是體現了文學中技巧的遷徙。
所以說歌詞的寫作并沒有一種既定的模式,只要能夠表達一種普遍的情感,能夠引起聽眾的共鳴,大膽的嘗試與創新有什么不可為呢?敘事與抒情的比重在歌詞中從來不曾被規定,每一種創新都是一種銳意進取,鼓勵歌詞創作的多樣化便是實現中國歌壇革新的基礎,除此之外,歌詞內容的意識流化也開始嶄露頭角。
(二)、意境的傾心營造
歌詞與詩一樣,都致力追求意境美。所謂意境,就是在文藝作品中強烈的思想感情和形象的客觀事物相結合,達到情景交融的一種藝術境界。意境是虛與實的結合,是由情、理、形、神融合而成的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這種“藝術世界”,既不是很具體的、可以一覽無余的,但又不是完全抽象的、無法感受和把握的,它為人們的審美觀照提供了聯想、想象和幻想的廣闊空間。尤其是當歌詞與曲調結合,在音樂的氛圍里題略歌詞創造的意境,將如夢如幻,猶似身臨其境,得到更為深切的美的享受。 (三)、語言的多樣化統一
歌詞的語言,在生動、形象、和諧等方面,與詩的語言有共同之處,但歌詞的語言,還有著它自身的特殊要求。由于歌詞是聽覺藝術、時間藝術,是在一定的時間過程訴諸于人們的聽覺,因此決定了它的語言機制與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有著明顯的差別??傮w來說,它的審美要求有建筑美、繪畫美和音韻美[5],將其三者完美融合便達到了語言形式美的多樣化統一。
歌詞的建筑美與詩有所不同,主要是出于音樂美的需要。歌詞音樂美所必不可少的節奏、音韻之美,同節的勻稱,句的均齊是分不開的,樂曲旋律的反復必然要求歌詞句式的一致,樂曲節奏的變化必然有賴于歌詞語言的有序結構。
音韻美是詩歌語言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耙髟佒g,吐納珠玉之聲”,必須講究音韻。我國古典詩詞對音韻美要求極為嚴格?,F代歌詞基本延續了詩歌音韻美的傳統,但現代歌詞由于運用白話口語,創作方式也較古典詩詞自由靈活,故而音韻美的表現也有所差別。歌詞的音韻美主要通過節奏、聲調和押韻來實現。
在語言美當中,色彩美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色彩之醒目、多姿,決非形狀線條所能比擬。美國當代著名美學家阿恩海姆曾說“色彩是富于誘惑力的女性”?!奥淙沼噍x,地中海碧藍色傳達的情感,使任何確定的形狀望塵莫及?!盵6] 世界的繽紛美麗,離開了眾多的色彩便不可想像。音樂欣賞由聽覺轉化為視覺中,歌詞的色彩是幫助我們完成這種轉化的有力手段。歌詞創作中的色彩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自然色彩,另一種是情感色彩,相比之下后者更有審美價值。
四、結語
流行歌詞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由于它是運用語言文字作為自身的藝術語言,這就決定了它本質上必然是具備文學性的藝術作品。同時,它又立足于和曲調結合,因而必然要受到音樂因素與規律的制約,在具備音樂性方面,當比其他文學作品有更高、更特殊的要求。當今,歌詞與歌曲藝術已廣泛滲入人們的文化生活,發揮著審美娛樂和啟迪教育的社會作用,人們對歌詞有了更高的審美要求,因此涌現了大批銳意創新的作詞家,他們在詞作界探索,耕耘,意在給聽眾們更多更新的審美體驗,企盼著他們能夠創造出更多感人肺腑、鼓舞人心、富有藝術魅力的優秀歌詞!
【參考書目】:
[1] 王思琦.“流行音樂”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J].音樂藝術.2003 (3):80
[2] 王思琦.“流行音樂”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J].音樂藝術.2003 (3):80
[3] 張莉莉.大眾文化研究視野中的流行音樂[J].人民音樂,2005,(5):35
[4] 顏峻.從“新白娘子傳奇”看流行樂的進化
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music/haver/040517/040517_246211.html,2004-05-17
[5] 許自強.歌詞創作美學[J]詞壇文叢.2005:42
[6] 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