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云南省中小企業創業者人口背景特征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

郝忠立 張強

摘要:運用“高階理論”、“社會資本理論”探討了云南省中小企業創業者人口背景特征和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發現、創業者年齡和企業績效呈拋物線形狀關系,創業者先前工作經驗與企業績效呈正相關關系。但是研究發現,云南地區創業者學歷和企業績效并沒有呈現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人口背景特征;社會資本;企業績效

創業型中小企業以它不可遏止的生命力活躍在各國經濟領域的各個角落,推動各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對中小企業創業者的研究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然而,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創業者特征的研究引起了學者們的質疑和反思,開始轉向了創業行為研究,認為創業研究的核心問題不是探討創業者是否在個性特征上不同于其他群體,而是要深入考察創業的行為背景。但是,創業行為的發生是不能脫離于創業者的價值判斷和認知基礎,關鍵的我們需要研究出創業者特質和創業行為之間的關系,從而更有效地認識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因素。

1理論分析與假設

1.1創業人口背景特征理論和社會資本理論關系

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高階理論”來對企業管理者的認知基礎和價值判斷進行研究,主要考察影響管理者認知基礎和價值判斷的人口背景特征。創業者進行創業的關鍵環節是創業機會的識別和創業資源的獲取。作為影響機會發現的關鍵因素,社會資本影響著個體獲取承載創業機會信息的可能性(張玉利,2008),同時中國特殊的制度背景,創業者在獲取創業資源時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場對資源進行配置的方式進行,創業者通過公務關系或私人關系建立起來的社會網絡是獲取創業資源的重要渠道。而創業者社會網絡及其利用社會網絡的能力,受到創業者性別、年齡、學歷、任職經歷等變量的影響(邊燕杰、丘海雄,2000;胡榮,2003)。

社會資本影響創業者獲取創業機會信息和創業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而創業者的認知基礎和價值判斷又是創業者對獲取的創業機會信息和創業資源的過濾器,影響創業者最終的創業行為。其關系如圖1所示。

圖1社會資本、人口背景特征、創業行為關系圖

1.2假設的提出

(1)創業者年齡。

創業者的年齡代表著創業者的閱歷、風險傾向和獲取資源能力的大小。創業者年齡小,發展空間大,面對創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即便是創業失敗,自身損失的成本也低。然而,年輕的創業者社會經驗較少,對風險評估不足,往往不能夠得到投資者的支持,再者,由于自身還缺乏必要的積累,包括人力資本的積累和物質資本的積累,這樣也就限制了年輕創業者企業的績效。年長的企業者由于自己的人力資本積累豐富,能夠較容易獲取創業資源,開創企業。關于年齡與認知關系的大量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企業家的部分認知能力會下降,知識結構會老化,企業家的變通能力降低,在做決策時的信心開始下降,傾向去采取規避風險的措施(陳傳明,2008),那么在面對包含有風險的商業機會時,年長的創業者往往難以果斷決策,從而使企業錯失發展機會。綜合以上兩種觀點,本研究提出:

假設1:創業者年齡和企業績效呈拋物線關系。

(2)創業者學歷。

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包含了個人豐富的認知基礎和價值觀,并且影響到了個體人力資本的積累和社會資本的獲取。高學歷的創業者更愿意接受新思想,有能力適應變化,還具有較強的獲取所需信息的能力。Wiersema和Bantel(1992)指出,企業家的社會認知復雜程度與學歷正相關,高社會認知復雜度使得企業家能夠在復雜的商業環境中有能力進行準確的定位,快速確定適合創業項目的商業模式。Brockhaus(1982)的研究指出創業企業家受教育的平均程度高于一般大眾,且不同產業的創業企業家其受教育程度亦不同,如高科技產業的創業企業家平均學歷要比一般產業的創業企業家要高。根據上述分析,提出:

假設2:創業者的學歷與創業企業的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3)先前經驗。

根據資源基礎理論的觀點,創業者的人力資本特征是新企業績效的關鍵決定因素。先前經驗是人力資本中的重要內容,Shane指出,創業者先前工作經驗中所積累的顧客問題知識、市場服務方式知識、市場知識造就了創業者的“知識走廊”,解讀出的往往是與其先前知識密切聯系的機會。因此,工作經驗對于創業成功與否具有重要影響。

學者們對于先前經驗與所創建企業的相關性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Bruderl等的研究表明,如果創業者在新企業所處的行業中擁有工作經驗,那么新企業的失敗率是較低的。薛紅志(2009)通過對我國企業的實證研究也指出,新企業初期績效的關鍵并不在于創業者有無前工作經驗,而是取決于工作經驗的本質,先前工作經驗與目前企業的相關性。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3:創業者先前工作經驗豐富,且與企業相關時,對企業績效有顯著影響。

(4)創業次數。

在創業者不斷的開創新企業的過程中,他不斷地對創業機會進行嘗試、甄別,對創業資源進行積累。一方面創業者體驗過機會發現過程,而有助于洞察信息價值從而發現機會的隱形知識,強化其對創業機會的警覺性,從而更容易識別到新的創業機會(Ardichivilieral.,2003)。另一方面,創業者在創業經歷過程中不斷地與政府部門、企業之間、社區團體之間進行聯系,無形中就擴大了個體的社會資本,為以后的資源尋找、開發、利用提供路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者都支持這樣的觀點,Sandberg和Hofer(1987)的研究發現創業的經驗和企業的績效并沒有顯著的關系,甚至Van de Ven(1984)的報告顯示創業者的經驗對企業的績效起著負面的影響。

同時,在創業失敗的過程中,創業者也深刻地體會著什么條件下會導致企業的倒閉,努力學習解決的方案,慢慢地創業者就會領會到把握機會、利用資源、規避風險的途徑和方法,為后來的創業打好基礎。所以,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4:創業者的創業次數與企業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2數據分析

2.1創業企業的選取

GEM(全球創業觀察)認為成立時間小于42個月的就是新創企業。Zahra(2000)認為成立時間少于8年的為新企業,張玉利(2008)采用折中觀點也認為少于8年的為企業。本文綜合以上觀點和研究目的,并結合云南省創業企業實際,認為成立時間少于8年的企業為中小企業。由于本次調研是在2008年4月-8月進行的,所以我們將樣本定位為于2000年1月1日后成立的新企業創業者。

2.2方差分析

本論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對創業企業績效在創業者不同人口背景特征變量水平上的均值作差異分析。對于各數據,我們統計了它們的均值和標準方差,同時利用方差分析檢驗各組均值是否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檢驗的結果用F值和相伴概率Sig(或P)值表示,其中Sig(或P)<0.05,就認為存在明顯差異;如果Sig(或P)<0.01,認為差異非常明顯。

表1不同人口背景特征創業績效得分的均值比較(X±S)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創業者人口背景特征中的年齡、創業次數、創業前工作年數和經歷與企業相關與否都與企業績效呈現出了顯著相關性,而創業者學歷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并沒有呈現相關性。

2.3相關性分析

通過表2我們可以看出,創業者的人口背景特征總體與成長性績效、獲利性績效都存在顯著相關。除學歷外,人口背景特征的其他變量與成長性績效都存在相關關系,但并不顯著。

結合前面的方差分析,我們可以判斷創業者年齡與企業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假設1得到支持;從學歷數據來看,對于成長性績效和獲利性績效都沒有顯著的相關性,我們可以判斷,學歷對于企業績效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且相關關系比較弱,沒有很好地支持假設2;先前工作經驗和企業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假設3得到支持;結合前面的方差分析,創業者創業次數和企業績效存在正相關系,假設4得到支持。

表2人口背景特征和企業績效的Pearson相關性系數表

3結論分析

3.1關于創業者年齡

云南地區創業者的創業年齡大部分集中在了30歲到40歲,這個年齡段創業者對于自己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都進行了很好的積累,一旦獲取了創業機會信息就會立即組織起創業資源進行創業,也能夠取得較好的績效。

3.2關于創業者學歷

檢驗結果沒有支持創業者學歷和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可能是由于我們調研的對象主要集中在了傳統行業之中,企業在創業之初更多的是對創業資源的依賴,而非對創業者自身素質的要求。另外的原因可能是,高學歷者雖然在學校接受了長時間教育,但是教育內容多是對理論問題的探討研究,而對市場實際問題研究較少,缺乏對市場的分析等實際能力的培養。這也反映出了我們云南地區創業教育的一個弱點,缺乏對學生創業管理知識方面的教育,這應該引起教育部門尤其是財經院校領導的重視,給予這方面教育內容的加強。

3.3關于創業前工作經驗

創業前工作時間長對于創業固然重要,但先前工作經歷與現在創業的相關性也不容忽視,薛紅志(2009)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結論,他們在對天津市103家企業研究后發現,創業者先前工作經驗與在新企業中承擔工作的密切相關性越高,新企業的績效越好,同時還指出,當創業者擁有多樣化的先前工作經驗時,新企業能夠更快地達到創業關鍵里程碑——獲得外部資金支持。所以,我們在預測一個企業績效的時候,不僅要看創業者以前的工作年數,更重要的是關注以前經驗與現在創業企業的相關性,有多少以前的人力資本或社會資本是現在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并且是能力充分有效利用上的。

3.4關于創業次數

創業次數首先反應出了創業者有種不畏艱難、敢于嘗試、屢敗屢戰持之以恒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現在提倡的創業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企業能夠做強做大做長遠的內在保障。其次,創業者以前創業或失敗或成功的經歷,都使創業者對于產品、市場、企業內部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習得來的知識是遠非通過學校教育所能獲得的。

4建議

4.1加強對創業者的創業教育力度

通過分析我們看到了云南地區創業教育的薄弱,致使高學歷的創業者在創業浪潮中沒有體現出應有的優勢。一方面,政府中有關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創業者創業技能的培訓,通過開辦創業培訓班、舉行創業講座、建立創業論壇等形式,使創業者提前對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困難有預見,有能力解決,對新創業企業提供教練式指導,提高云南省創業企業成活率。另一方面,云南的高等院校要結合市場實際,開始創業管理教育課程,培育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使學生及早為以后的創業做準備。

4.2提升創業者創業前人力資本

由于創業前工作經驗對于創業企業的成活、成長至關重要,所以有創業打算的人也不要急于一時沖動而創業,盡可能通過創業前的工作經歷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本,積累自己的社會資本。因為創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活動,對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單憑一腔熱血赤膊上陣,往往會碰的頭破血流,敗兵折將,對自己創新的信心也會產生很大打擊。同時,創業企業也盡可能與自己以前的工作經驗有相關性,這樣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以前工作中積累的能力和素質。

[1]Hambrick,D.C.Mason,P.A.Upper Echelons: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

[2]Shane,Venkataraman.,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3]Aldrich,H.E.Martinez,M.A.Many are Called,but Few are chose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1,(3):4156.

[4]邊燕杰,李煜.中國城市家庭的社會網絡資本[J].清華社會學評論,2000,(2):2535.

[5]陳傳明,孫俊華.企業家人口背景特征與多元化戰略選擇[J].管理世界,2008,(05):124133.

[6]張玉利,楊俊,任兵.社會資本、先前經驗與創業機會[J].管理世界,2008,(07):91102.

[7]薛紅志,王迎軍,田莉,創業者先前工作經驗與新企業初期績效關系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9,27(6):896903.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