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論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佚名

作者:姚本先劉世清王東華

摘要: 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大學生的社會問題尤其是思想道德問題日益突出,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緊迫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以下幾方面:以人為本,注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與心理品質的協調發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作用,在思想道德建設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動為載體,注重大學生的主體參與和心理體驗,加強家庭、社會和學校的聯合,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品質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道德建設 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隨著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壓力增大,大學生發展與成長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日趨復雜,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越來越多,致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較以前更加顯著和突出。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和調查表明,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2005年,華南師范大學鄭希付等人采用自編大學生心理素質量表作為測量工具,在全國范圍內對隨機抽取的在校 5000名本科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總體而言,大學生心理素質整體狀況只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1]。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都要進行人格問卷調查,然后把學生分成A、B、C三類,沒有問題的同學歸到C類,問題不大的同學歸到B類,問題比較突出的同學則歸到A類。許多學校的調查結果都表明,A、B兩類學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龍江省一所高校統計,該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詢的學生有二、三十人。每年前往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咨詢的學生中,來自高年級的學生占一半左右[2]。這些情況表明,大學生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傳統的德育內容提出了新的挑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對新世紀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可以說,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緊迫要求。《意見》中明確要求:“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有何關系,如何在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本文擬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索。 一、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與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思想道德教育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它們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責,各得其所,并能相互借鑒與提高,具有異曲同工之效應,更似鳥之雙翼,不能缺一,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心理品質是思想道德發展的基礎 從發展層次上講,人的發展可以分為生理水平﹑心理水平和社會水平的發展。生理水平是個體的自然生命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一種先天遺傳的素質;各種心理品質發展屬于心理發展水平,是先天遺傳﹑后天教育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思想道德﹑知識等是在個體的心理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屬于社會水平的發展,主要是教育和后天環境影響的產物。大學生各方面的社會性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質,必須以他們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為基礎和前提,這樣才能真正獲得有效的提升。如果脫離他們的實際需要﹑動機﹑興趣﹑態度等個性心理品質的參與,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的發展過程簡單地看作是一個認識過程,一個道德知識和觀念的獲得過程,那么,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等素質的發展必將只是紙上談兵。思想道德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個體和外部世界的和諧關系。如果單純地強調個體與外部世界的道德規范的教育和塑造,而忽視基礎性的心理品質的培養,那么個體的思想道德發展也只能是空中樓閣,無本之木。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隨著經濟的發展,影響大學生生活和思想的因素越來越多,因此,大學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難免會產生一系列問題,這些都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一方面要關心學生的生活, 為學生排憂解難;另一方面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思想狀況,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確面對生活的挑戰,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3]。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產生健康的思想, 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大學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使他們在面對人生磨難或機會時能作出適當、適度的反應。 二、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與表現 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正如布萊克所強調的,“現代化是一個創造與毀滅并舉的過程,它以人的錯位和痛苦為高昂代價換來新的機會和新的前景”。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各種思潮的涌入等,大學生出現了一系列的價值失落感,思想道德滑坡以及行為失衡等問題,大學生德育的適應性與實效性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必須冷靜地思考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的目標內容脫離大學生實際,忽視大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 道德規范是一定社會中各種現實關系的具體反映。德育目標必然要密切聯系個體周圍的社會生活,才能使個體獲得對自身與外部世界關系的認識,協調并規范自身的行為。但是,長期以來,傳統的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卻習慣把系統的道德概念與體系傳授給學生,用抽象化的道德教條來要求學生,用單一標準的道德規則來評價學生的行為。課堂中的道德標準知識與現實的社會情景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常常使學生在現實的道德行為中感到迷惑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四項基本內容。雖然歷次國家有關德育的文件中一再強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國的思想道德教育仍存在以下情況:特別重視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對道德教育重視不夠,基本沒有心理健康教育[4]。部分學校認為只要加強單純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可以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甚至個別學校為了應付檢查、評比和達標,不惜弄虛作假,開展一些所謂的心理健康活動,形式主義嚴重。社會的急劇變革,就業壓力的增大等都使大學生的心理品質面臨嚴峻的挑戰。近幾年來,因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而引發的惡性事件如馬加爵事件﹑浙江金華事件等都證實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不能忽視大學生的心理品質的培養。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