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淺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困境

龐淑芬

論文關鍵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論文摘要: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歷屆政府關注的焦點,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是當前解決我國內需不足的重要措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卻面臨種種困境。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來抓。十七屆三中全會,黨中央再次提出要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已提出多年,也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對于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并沒有明顯效果。有的地方從原點出發又回到了原點,產業結構依然遵循多年來走過的老路。有的地方雖然進行了較為成功的 調整,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存在障礙的原因 (一)農業收入過低導致農民對農業喪失信心 長期以來農業無論經營成本還是機會成本都很高,經濟效益低下造成農民收入一直低迷。在許多村莊單一的農業收入已經難以滿足日常開支,所以農民都把農業作為副業。造成農民收入低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農產品的種植和深加工長期以來缺乏科學技術的支持,大部分農民還處于靠天吃飯的狀況。有的年份辛辛苦苦種植,到年終扣除各項成本后所剩無幾。微薄的收入使大多數農民對農業失去了信心,把精力放在別的地方。既然農民把農業放在了一個次要的地位,對于上級政府倡導的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反應也就很平淡了。 (二)信息流通在農村出現了梗阻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日益顯示出其落后與不足,面對嚴峻的壓力與挑戰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就提上了日程,市場為農產品的供求關系提供了信號,然而農村由于農民自身的素質和交通、通訊等限制,接受信息存在很大的困難。沒有確切的市場信息指導農民的生產經營,為了減少風險,農民只好選擇原有的產業結構。信息成為產業調整的一個攔路虎擋住了其前進的步伐。 (三)人才和技術匱乏 產業結構調整過程同時也是產品升級和產品創新的過程,可以是對種植結構的調整和動植物品質的優化,也可以是對農產品的加工、保鮮、儲運等技術的提高。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調整,人才在其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產業結構調整既需要新技術的傳播者和接收者,又需要對市場動向具有敏銳洞察力的領導人才。然而農村的現狀是大部分知識層次較高的青壯年外出打工,剩下老弱病殘留守家園。他們的文化水平非常低,大多數均為文盲和半文盲,接受科技的能力差。由于農村技術服務體系自身盈利能力低,無暇顧及農村的科技服務,科研機構的成果由于沒有中介機構的引導,難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來幫助農民致富。普通農村的村干部由本村的村民擔任,文化水平較低,安于現狀的觀念根深蒂固,一般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所以,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和引進技術就成為農村產業結構轉化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農民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弱 產業結構調整可能預期收益較大,但收益增大的同時風險也會增加,這是簡單的經濟學原理,也是嚴峻的現實問題。產業結構調整不僅伴隨著經營風險而且存在信用風險。對結構調整后收入的不確定性預期是妨礙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因素之一。 (五)農民的投資能力弱 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無論是新的種植品種的引進還是對現有產品的深加工都需要配套的資金。農業生產投入的資金來源大部分是依靠農民收入的增長,農民收入的增長總量較低就成為農民生產投入的主要制約因素。從新華網提供的數據來看,1997-2000年我國農民收入進入增幅持續下降階段。2001年開始恢復性增長,2004-2007年進入穩定增長階段。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量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連續4年超過300元;扣除價格因素,增幅實現了1985年以來首次連續4年超過6%。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40元,比2006年實際增長9.5%。雖然近幾年我國農民收入的增幅較大,但是總量較低,每年人均增收的300多元錢根本滿足不了投資的需要。信貸約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首先是農民不能擺脫陳舊觀念的束縛,不習慣借資經營,即使有時能夠把握一些重要的市場信息,由于資金的缺乏只能與機會擦肩而過。其次是銀行的風險意識加強,農民沒有固定收入和預期收入收益不確定的情況下,銀行由于承受的風險太大而不會隨便貸款。農民投資能力弱,除了表現在資金方面外,還表現在投資取向上,農民受自身條件的限制,不能敏銳觀察市場動態,難以準確把握投資方向,并且農民長久受到小農思想的影響,習慣安于現狀,不富有冒險精神,難以協調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