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
張維忠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大批勞動力外出務工,在給農民創造增收致富機會的同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由于這些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親情關懷,在學習、生活、心理及人格的發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1.“留守兒童”生活習慣差,身體發育不良。“留守兒童”缺乏家長的教育和管理,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2.心理不鍵全,人格極易出現扭曲。由于父母關愛缺乏,同時心理發育并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促成了其感情的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種種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其人格表現或是攻擊性較強或是偏向抑郁,甚至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固執己見、情緒多變、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現暴力傾向,甚至產生憎恨、仇視的畸形心態,出現抽煙喝酒、沉迷網絡等不良行為習慣,有些甚至還被不法分子利用參與一些盜竊、斗毆、尋釁滋事等違法活動,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3.學習動力不足,厭學,導致學習成績較差。照顧留守兒童的祖輩,普遍年齡大,身體差,文化水平低,且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極大,在學習上無法給留守兒童切實有效的幫助和輔導,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在思想上,他們會有“無人管教自我放棄”,“學習無用打工掙錢”等觀念,在學校反映出學習缺乏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和吃苦精神,厭學情緒日趨嚴重.
4.認知行為上的偏差。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有疑問都無法得到解答,使得他們不能對事情有個正確的認識,造成認知行為上存在偏差。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現出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農村留守兒童的情緒化。
二、教師對留守兒童教育的重要作用
針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眾多原因,理清主要問題與次要原因,找準問題的癥結,凸顯主要矛盾,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無疑有助于徹底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1.以集體的力量幫助留守兒童消除孤僻、壓抑、自我封閉等不良心理狀態。
留守兒童多數時間在學校度過,教師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的班級環境,如班級建立互助小組,開展一幫一上門補習和分擔家務等活動,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關愛,同學的友情。其次,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積極鼓勵留守學生參加班集體開展的形式多樣的團隊活動,陶冶他們的情操,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從而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兒童感受關愛、體驗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的影響。第三,對有一定組織能力的留守學生,教師可有意識地把活動中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對能力弱的學生,也可讓他們為同學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增強他們與同學之間的親和感。第四,要特別關心留守兒童的思想狀況,多給留守兒童一些熱情的幫助,比如城里留守學生之家和心理咨詢室,以解答學生成長中的煩惱。村里可以聘請離退休的老師當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員,負責孩子思想、情感輔導。 2.教師要有愛心,教師要給予“留守兒童”特殊關愛,并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班級體的溫暖,讓“留守兒童”的生活充滿“陽光”。“留守兒童”本身就缺少愛,所以他們更需要愛,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要讓他們明白:老師是關心、愛護你的,這樣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了。如我班學生王峰,家境比較富裕,父母在外開公司掙大錢,他在家中由專人照料,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學習不思進取,勞動怕苦怕累。經過我多次與他促膝談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把班上關守門窗的責任交給他,培養他愛勞動、工作負責的好品質。在老師的精心教導下,王峰變了,變成了積極向上的好學生。
3.教師要有細心。教師要洞察學生心理,要隨時隨地傾聽“留守兒童”的心聲,用真情推開一扇扇幼小的心門,解開一個個心解。教師可通過家訪,座談等方法,給這些同學更多關注。平時,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身體、表現;多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好興趣;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分析思想動態;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鼓勵,對學生的情況了如指掌。我們應教育孩子正視現實,理解父母背井離鄉、親情分離的無奈,放下心理包袱,不自卑、不氣餒,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4.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諸多問題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視發揮家長在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心理成長中的作用。我認為,家長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盡可能地保證每天跟孩子通電話,多跟孩子談談心,多跟孩子溝通,對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2)家長要主動跟老師聯系,以便能夠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
5.制定提高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的辦法。根據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在學習計劃、預習方法、聽課方法、復習方法、寫作業的方法以及課外閱讀等方面給予具體的指導,切實地提高他們自己的學習成績,從而樹立起信心,讓他們與其他的小孩一樣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地發展。
“留守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未成年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是建設和諧社會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關注“留守學生”的教育,關愛“留守學生”的成長,它直接關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性工作,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來關心、關注,讓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