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毛澤東精神的特點及當代價值
權娟
論文摘要:毛澤東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在20世紀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弘揚毛澤東精神,對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黨的建設、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時代的緊迫性和歷史必要性。
論文關鍵詞:毛澤東精神;特點;當代價值
偉大的事業需要并將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毛澤東精神是振興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1 毛澤東精神的內涵
所謂“毛澤東精神”,是指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各種革命精神的總和和升華。毛澤東作為一代偉人,他所體現的精神內涵是異常豐富的,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艱苦奮斗精神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史。毛澤東早在當年抗戰時期就指出:“我們民族歷來有一種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要把它發揚起來”。在長征期間,中國共產黨就是靠艱苦奮斗的精神,爬雪山過草地,挖野菜吃草根,最終經過艱難跋涉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在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自己動手,開展大生產運動,面對日寇的“掃蕩”,國民黨的經濟封鎖,“三光”政策和嚴重的自然災害,毛澤東號召邊區人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嚴峻的形式和考驗面前,黨沒有退縮,沒有低頭,而是以艱苦奮斗的精神,主動向困難進攻,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又指出:“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現在我們所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更需要我們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胡錦濤曾說,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我們黨九十年的歷程中,艱苦奮斗作為強大的精神力量,始終激勵著我們頑強進取,百折不撓,在各種困難和考驗面前巍然屹立,敢于勝利。
1.2 實事求是精神
“實事求是”本意是指一種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毛澤東同志在繼承它的基本含義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進行了科學的引申和解釋,使其賦予了新的內容,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事實,從客觀事實中探求內在的聯系,認識把握事物的規律性。經毛澤東的提倡和解釋,“實事求是”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座右銘,成為我們黨唯一正確的思想路線。毛澤東深深懂得,如果不善于把馬克思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將一事無成。為此,他提出要“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一切共產黨員所必須牢牢記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他一貫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指出要以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革命之“的”,強調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調查研究,用實事求是來反對主觀主義,教條主義,他說:“科學的態度是‘實事求是’”。1927年初,他親赴湖南農村進行了32天的實地調查,隨后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它是一篇閃爍著實事求是思想光輝的著作。為了進一步澄清黨和紅軍內部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思想誤區,針對黨內存在的“紅旗到底打多久?”的悲觀主義思想,他于1930年1月撰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鼓舞了紅軍戰士的革命熱情,深刻闡明了農村武裝斗爭和農村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以農村為中心”的思想,否定了“城市中心論”。實踐證明,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堅持毛澤東所倡導的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必然結果。
1.3 創新精神
創新是毛澤東建構其思想理論的重要手段,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澤東之所以能夠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運用到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成功地開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社會主義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獨創性思想和理論,與其創新精神密不可分。馬克思和列寧都提出過“農民同盟軍”的思想,認為農民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同盟軍,無產階級革命必須聯合農民一起進行,否則將“孤鴻哀鳴”。毫無疑問,這一思想對于中國民主革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但是,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想主要是根據歐洲無產階級力量相對比較強大,是革命主力軍的實際而提出的。而事實上,近代中國國情與歐洲的情況有一定差異,中國工人階級革命性、戰斗性雖然很強,但人數很少,相反,農民在中國社會則占有重要地位。是簡單地根據經典作家話來審視中國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與作用,還是依據實際考慮農民的作用?毛澤東選擇了后者。大革命之后,隨著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毛澤東對農民于中國革命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認識。他通過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分析,進而指出“中國的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農民是無產階級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國革命隊伍的主力軍。”把農民從無產階級的“同盟軍”,提升到“主力軍”地位,顯然是毛澤東根據中國社會性質及中國革命特點,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已有認識的升華與創新,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2 毛澤東精神的特點
毛澤東精神主要體現在他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活動中,概括地說,大致有以下幾個特點。 2.1 民族性和開放性
毛澤東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繼承了中國的仁人志士不斷探索中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優良傳統中本質的,積極向上的并代表正確方向的精粹。毛澤東精神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精神,從本質上反映了中國人民獨特的精神面貌和中華民族的性格。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它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要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而毛澤東精神蘊含的就是這種民族“骨氣”和“正氣”。毛澤東精神具有開放性,它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毛澤東精神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2 科學性和實踐性
毛澤東精神已形成了科學的理論形態,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它不僅已成為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而且已成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毛澤東精神是科學的,因為它有其深遠的歷史文化依據,吸收了歷史文化精華,是歷史文化的結晶和升華,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毛澤東精神是實踐的,它來源于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在革命戰爭中,在革命的熔爐里鍛煉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產生了偉大的毛澤東精神,毛澤東精神又反過來指導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這是毛澤東精神的偉大力量所產生的效應。
2.3 大眾性和革命性
毛澤東精神的大眾性主要表現在為中國人民普遍接受,從而開始內化為中國人民的民族心理。由于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建立以后取得了一系列的偉大成就,毛澤東精神逐漸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所接受,所信仰,所踐行,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人民表現出來的令人感動和震撼的激情,除了是因為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還因為大眾人民自發的接受了毛澤東精神。毛澤東精神不僅屬于中國共產黨,更屬于中華民族,這種精神日益成為中國人的精神。毛澤東精神的大眾性還表現在它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大多數人謀利益。毛澤東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毛澤東精神還具有強烈的革命性,毛澤東認為無產階級肩負了實現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歷史使命,自己投身的是人類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無產階級代表先進的生產力,生產關系,它的歷史使命是改造舊世界,創造新世界,“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無產階級自己”。無產階級堅持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的集體主義原則,用無產階級思想克服那些非無產階級思想,有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歷史責任。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科學的理論,正確的綱領,流血犧牲的代價,以身作責的行為,證明了自己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是中國共產黨最杰出的代表。
3 毛澤東精神的當代價值
毛澤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對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毛澤東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歷史和傳統是不能割斷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更需要繼承和弘揚毛澤東精神。偉大的事業需要有偉大的精神作支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世所罕見,肩負的任務的艱巨性和重要性世所罕見,面臨問題的規模性和復雜性世所罕見,要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戰勝這些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大力弘揚毛澤東精神,艱苦奮斗,埋頭苦干,勵精圖治,大膽探索,勇于開拓創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只有這樣才能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今社會,一些人好逸惡勞,害怕困難和吃苦,不愿付出心血和勞動,毛澤東精神無疑對我們改天換地,建立一個前無古人可效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具有極大的鞭策和鼓舞作用。我們很難想象,如果失去了毛澤東精神的支撐,改革開放能不能順利進行下去,能不能在正確的道路上堅持下去?人民群眾能不能對我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事業產生認同感?從這個意義上講,毛澤東精神實際上已經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成為衡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標桿和尺度,對我們全體黨員,全體人民無疑具有巨大的指導和激勵作用。
(2)毛澤東精神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需要。當前,黨的建設面臨很多問題,動搖著黨的執政地位,我們急需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發揚毛澤東精神,能促進黨的執政目標的實現。因為,發揚毛澤東精神和加強黨的建設都要求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歸結到始終代表最廣大人的根本利益上來,歸結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上來,歸結到關心群眾疾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來。今天我們謀求執政地位的鞏固,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與群眾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的領導作風。現階段我國腐敗現象很嚴重,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黨員,黨員干部滋長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沒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沒有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只有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執政和地位穩固的問題。我們要圍繞著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發揚毛澤東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
(3)毛澤東精神是應對國內外復雜環境,應對激烈國際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嚴峻挑戰的需要。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在一個極為復雜的內外環境下進行的。從國內來看,由于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在滋長蔓延,市場經濟發展,不僅對法制的要求越嚴格,而且對精神支柱和道德規范的要求也越迫切。一個沒有有力精神支柱的市場經濟是不能久遠發展的市場經濟,一個缺乏道德規范的市場也不是正常的市場。因此,堅持和發揚毛澤東的艱苦奮斗精神,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精神支柱和道德規范、促進其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從國際上來看,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這一方面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但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維護民族尊嚴和國家主權的艱巨性。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始終頑固堅持對我國進行反共,反社會主義的思想滲透,對我國實施和平演變,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如果我們沒有自力更生發展自己的堅強毅力,沒有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同舟共濟,我們就不能保證自己國家獨立和民族利益。毛澤東維護國家獨立,自尊,自信,自主,自強的愛國主義精神,仍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魂和護身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