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描述、解釋與方法論:國內家庭暴力定量研究十年回顧

王向賢

摘要:從1995年起至今,國內的家暴定量研究已走過十余年,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2000年以前,國內沒有專門的家暴定量研究,對家暴的相關定量研究以社會學為主,散見于婚姻家庭研究之中。2000年之后,國內開始出現專門的家暴定量研究,以醫學尤其是流行病學為主,社會學對家暴的專門定量研究極少。盡管國內家暴定量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獲得了最基本的數據,但無論是從對家暴的描述、解釋,還是方法論上,都有巨大的提高空間。

關鍵字:家庭暴力:定量研究;描述:解釋;方法論 通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目前能查閱到的國內最早關于家庭暴力定量研究的學術文章是徐安琪1995年發表的《家庭暴力的發端——上海夫妻攻擊行為的現狀及特征》。如果以此為發端的話,那么至今為止國內的家暴定量研究已進行了12年。以2000年為界,分為兩個時期。2000年以前,國內沒有專門的家暴定量研究,相關研究散見于婚姻家庭的社會學研究之中。2000年之后,開始出現專項研究,絕大部分是在醫學尤其是流行病學領域,社會學對家暴的定量研究極少。下面就從對家暴的數據描述、解釋和方法論三個方面討論兩個時期的特點。 一、2000年前的國內家暴定量研究述評 (一)描述:獲得了最基本的家暴數據,但也較為粗糙 直到現在,在2000年前的調查數據中,被引用最多的恐怕當屬婚姻存續期間的夫妻暴力發生率在1/3左右。2000年前的數據非常寶貴,不但讓人們意識到家暴的普遍性,而且也為后來的研究提供了檢驗數據信度與效度的最初標準。但同時,這些數據也是較粗糙的,表現在如下三方面。1.題項模糊。如,典型的題項是,您的愛人曾經動手打過您嗎?但顯而易見,“打”“動手”的具體方式、程度、性質和后果之間可能差異巨大。2、選項多為“是”“否”或“經?!?、“偶爾”等定類變量,不但使從問卷得到的動手頻率實際上不具有嚴格的可比性,也限制了統計技術的運用和對變量間關系的挖掘。3.忽視言語/精神/心理暴力、性暴力和除夫妻以外的其他家庭暴力。 (二)解釋:在暴力原因上,以受訪者解釋為主;沒有完整的解釋框架 從調查問卷來看,目前國內對家暴發生原因的解釋基本上可分為兩種方式,暫且稱為受訪者解釋方式和研究者解釋方式。前者是直到現在,國內的家暴定量研究仍普遍使用的受訪者自評方式。即,研究者根據已有研究或自己的假設,在問卷中列出家暴發生的具體原因,如,與丈夫頂嘴、孩子教養分歧、經濟問題等,再由受訪者選擇。后者是美國家暴問卷中常見的,不直接讓受訪者填答夫妻沖突或妻子受暴原因,而是根據已有研究或研究者的假設,設計出盡量以客觀形式出現的問題,再由受訪者盡量以客觀形式回答。在筆者看來,這兩種解釋方式的優劣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前者可能反映的多是表面原因,后者則更可能深入挖掘現象之間的深層聯系。如,在研究者看來,因妻子與丈夫頂嘴而引發丈夫對妻子的暴力,實際上可能反映了男權制要求女性服從于男性的規范。其次,家暴的發生原因是復雜的,需要通過數量來細致地研究變量之間的關系,讓受訪者在列出的定性原因中選擇顯然很難取得定量分析所需的定距或定比數據。第三,讓受訪者在研究者列出的表面原因(如,與丈夫頂嘴)中選擇,可能會在文字上形成責備受害者的印象。第四,這并不是說讓受訪者自己解釋原因就沒有用處。但這應該是定性研究的工作,或定量研究設計理論框架、提出假設、設計題項之前就應該做的前期調研。事實上在筆者看來,經過國外四十多年的研究,和國內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就開始但直到現在仍有人不斷通過問卷詢問受訪者家暴直接原因所累積的成果,應該說,目前對家暴的定性原因是比較清楚的了,現在應該集中力量推進的是通過統計分析變量之間的數值關系來驗證、推進和深化細化家暴理論。 由于2000年前國內沒有專門的家暴調查,都是散見于婚姻、家庭等研究中,所以問卷中也就不會有完整的解釋框架。如,美國四十多年來的家暴研究有力表明,兒時暴力經歷、夫妻暴力和父母對孩子的暴力之間密切相關,但2000年前的國內非專門家暴調查顯然不會測量暴力之間的傳遞。 (三)方法論:發現了些許現象,但未予以深究 如,根據文獻來看,徐安琪是國內第一個注意到家暴報告率上男女差異的研究者,但并未深究。但實際上,不論是從家暴數據的準確性,還是理解男女在家暴上的差異,或提高調查敏感性現象的技術等方面,家暴報告上的性別差異是非常值得深究的。另外,從問卷的設計到現場調查,家暴定量研究都有許多方法論的問題需要探討和實際檢驗,但由于2000年前國內專門家暴定量研究的缺席,這方面的探討也就幾乎成為空白。 二、2000年后國內家暴定量研究述評 與2000年前的國內家暴定量研究相比,2000年之后出現了四個不同點。1.專門的家暴定量研究論文從無到有,但數量相當有限。根據萬方數據庫,2000~2006年,以家暴定量研究為主題的期刊論文只有47篇,學位論文更少,只有3篇。2.對家暴的定量研究由社會學界轉為醫學界,尤其是流行病學界。在萬方數據庫的這47篇期刊論文中,發表在醫藥衛生刊物上的就有44篇。3.開始出現了專門的家暴定量調查。8項較大規模的調查簡介見表一。4.調查主題較豐富:包括家暴與抑郁癥、精神疾病、酒依賴、婦女自殺、男性性功能障礙,子女與父母間的暴力,醫務工作者在門診監測家庭暴力情況,對家暴傷害的鑒定等。 (一)描述 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果 1.開始普遍細化家暴類型 從暴力的具體形式看,2000年后的調查研究開始區分肢體、精神、性暴力和經濟控制。從暴力當事人的關系看,分為夫妻暴力、對妻子的暴力、父母對兒童的暴力,兒童對父母的暴力,成年子女對老人的暴力等。從暴力當事人的具體身份來看,除針對一般人群外,還包括孕產婦、人工流產婦女等多種人群。從暴力的具體動作或方式看,基本上都列出了暴力的具體動作或方式。不但大大降低了不同受訪者在什么是家暴,什么是打或動手上的歧義,提高了數據的可比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明顯提高家暴的報告率。美國的家暴研究已證明,每當列出一種具體的暴力時,暴力的報告率就會提高4-6個百分點。暴力的年發生率、曾發生率也開始有所區分。 2.普遍使用暴力量表 2000年后普遍使用的量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美國社會學家Straus等人編制的CTS(Conflict Tactics Scale,沖突策略量表),另一個雖找不到確切出處,但從各論文所列題項的高度一致程度來看,應該是出自某個已有量表。兒童期受虐經歷問卷(CTQ-SF)和父母養育方式評價量表(EMBU)也較為常用。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