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小城鎮群眾體育的開展方法探索
倪宏偉
摘要:體育運動是人類實現再塑自身的追求,是人類挖掘自身潛力的探索,是人類實現強健體魄的實踐,更是人類進行意志品質鍛煉的重要途徑。本文著重講述了群眾體育在中、小城鎮開展的方法和組織方法以及群眾體育的發展方向和存在的問題等內容。全文共分四個部分,重點在第二部分即群眾體育在中、小城鎮的日常和集中的開展和組織方法。
關鍵詞:群眾體育 開展方法 組織方法 發展方向
緒言
體育是一種文化現象,自古至今體育都是人們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延長生命的重要方法;也是與德育、智育密切配合的組成部分;亦是以娛樂和競技的形式成為人民文明生活的內容和與各國人民之間、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之閱加強聯系的紐帶。
一、群眾體育在中、小城鎮開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群眾體育的含義
群眾體育又稱體育鍛煉是指以健身、健美、醫療、娛樂為目標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因人而異的一種群眾性的練身活動,這種活動一般是自愿參加的,其組織形式有集體的,也有個人的,并特別講求自我教育、精神、情緒的放松和鍛煉的效果。
2、開展群眾體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國務院下發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為了進一步增強人民體質。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采取切實可行而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發展群眾體育。”充分體現了開展群眾體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群眾體育對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其對提高人民體質,提高人的意志品質,提高和促進人體健康水平具有相當的必要性;另外它對提高人們運動能力,培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從而更快地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時代。生活在這個高度發達的社會里。我們應該重視群眾體育對人們有益的價值,培養人的價值、發展人的能力的價值。群眾體育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生活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群眾體育在中、小城鎮的開展方法和組織方法。
群眾體育因其對象廣泛、從青少年、中年人到老年人.還有殘疾人等。從而很難大規模的集中開展,所以日常、零星的開展方法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另外,群眾體育在中、小城鎮的集中開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雖然有了日常、零星的開展,但都是局部的,小范圍的,對群眾體育的水平提高作用相對有限。而群眾體育的集中開展給了人們一個一試高下,互相交流、學習、借鑒的機會,其對將群眾體育推向高潮有著極端重大的意義。
1、群眾體育在中、小城鎮的日常、零星開展時的單項比賽形式和組織方法。
因群眾體育的對象廣泛,有其不可統一性,所以小范圍的局部統一組織是相當必要的,而這種小范圍內的局部統一組織,最好的組織形式就是單項比賽及其它比賽。
(1)錦標賽和杯賽:其是奪取個人單項和團體名次的比賽。參加單位、人數、項目都有規定,一般以資助方名稱稱呼比賽,如“三好杯”、“可口可樂”杯賽等等。
(2)冠軍賽:這是奪取個人單項名次的比賽。參加單位、人數、項目等都有規定,一般每年定期舉行一次或二次,獎勵個人,不計團體成績。
(3)邀請賽和訪問賽:近年來興起的工礦企事業單位資助并參與的邀請賽、訪問賽等形式靈活多樣的比賽,為群眾體育的交流和發展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4)協作賽和對抗賽:協作賽是友好往來的比賽,形式多樣,簡便易行。經協商可以長年輪流舉辦,形成傳統。其人數可自行規定,如男女比例等。只計團體分,男女合計或分計都可以。其對群眾體育的開展,開辟了一條有效而實用的途徑。
2、傳統項目和節假日的體育表演和比賽。
我們中華民族由56 個民族組成。在長期共處和交往中,形成以漢文化為主體,融合多種民族文化,各民族的傳統文化也不斷地融合,并在華夏大地交相輝映,共同構筑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寶庫。民族的體育,其社會職能主要是教育、增進民族凝聚力,宣泄攻擊性和娛樂等作用。
(1)節假日及傳統節日的群眾體育開展方法、形式和作用。
如農歷春節時,可以大規模的進行舞龍、舞獅、踢竹竿、放風箏等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另外還有扭秧歌、打腰鼓等民族體育活動。這些活動有助于推廣和宣傳體育運動,另外還可增添喜慶氣氛等。
(2)傳統民族體育的開展方法和形式。
武術、摔跤、放風箏、賽龍舟等都已成為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傳統民族體育。另外如射弩、秋千、賽馬、搶花炮、東巴跳和踢毽子都具有相當的民族代表性,我們可根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情況開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
3、群眾體育在中、小城鎮的集中開展方法和組織方法即運動會的組織形式和方法。
(1)綜合運動會。
運動會的規模比較大,項目、組別比較齊全,在規定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參加。為了保證各項比賽在一定水平上進行和有效控制比賽時間,可給各單位一定的基本名額,同時按成績標準,達標者方可參加。對水平較低的運動會可適當放寬原則,對于水平較低的運動會參賽隊員可不達標,直接參加運動會。這種運動會一般團體和個人成績都計算,并分別設團體和個人獎品,獎勵優勝者。 (2)農民運動會。
故名思義,其參加對象是農民。針對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形式和項目混合編排、集中舉行中、小規模的運動會。其項目可包括表演項目,如舞龍、舞獅、秧歌等;常規的田徑運動項目;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群眾基礎好的比賽。參賽者必須是本鄉或本鎮的長住戶口居民。比賽采用個人單項獎勵,團體總分前四名或前六名進行獎勵。
(3)工礦企事業單位之中或之間的運動會。
這類運動會可以是某一單位或某一系統之內開展的,也可以是單位之間或系統之間進行的。其項目可以是常規的田徑運動項目;三大球聯賽;乒乓球、羽毛球的比賽;條件允許的話還可開展臺球、棋牌類的比賽。參賽者必須是本單位或本系統的職工和員工。比賽采用個人單項和團體記分并對前三至六名進行獎勵。
通過以上這些形式和組織方法,群眾體育的開展和組織就顯得有據可依,有序可循,有條有理,并且可以跨越時空和地域,隨時、隨地、隨機的具體進行和開展群眾體育的工作。
三、群眾體育運動在中、小城鎮的發展方向和存在問題
1、發展方向
任何一個體育項目的發展都是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發展的。雖然在運動中人們強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體育是逃脫不了其本性——競爭的。這樣就決定了群眾體育的發展方向也是更趨完善化和科學化了。
2、存在問題
由于是基層的體育運動,所以不可避免的產生和存在這樣、哪樣的問題,如運動員水平低,對規則認識不清楚,技術動作的掌握差異較大,另外裁判員水平、組織紀律、場地安排等等諸多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而是需要長期艱苦的教育影響來逐步實現改善或解決這些問題。特別是裁判和組織工作更是需要長期專業實踐和學習來提高其水平的。
四、總結
國務院下發的《全民健身計劃>中,明確體現和肯定了開展群眾體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樣看來,如何開展好和組織好群眾體育,就相當值得我們——基層體育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和探索了。
本文對群眾體育在中、小城鎮開展方法和組織方法做了一些方法探索和研究。重點介紹了群眾體育在中、小城鎮的開展方法和組織方法,其中又分為日常、零星開展方法和集中開展方法以及組織方法。前者著重介紹了單項比賽組織形式和方法以及傳統體育項目和節假日的體育表演項目,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是非常有價值和必要的。后者著重研究了集中開展運動會的組織形式和組織方法。如果說前者是單項的提高手段的話,那么后者就是群眾體育總體情況的反映和檢驗,二者相輔相成,后者是前者的有益補充,前者是基礎的積累,后者是總體水平的體現,互為因果,二者之中任何一方發展不良都會影響整個群眾體育的開展。
[1] 錢鐵群、呂萍等,《基層田徑比賽組織方法》,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年2 月。
[2] 曾于久、劉星亮等,《民族傳統體育概論》,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年6 月。
[3] 康連等,《田徑競賽實用大全》,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
[4] 中國田徑協會,《田徑競賽規則2002》,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年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