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專業課的創新教育
王會生
摘要:為順應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時代潮流,培養21世紀的新型人才。從事中職園藝教育的工作者必須進行教育改革,推行創新教育。作者指出,創新教育不僅要轉變觀念,還要從教材、教法、教育手段、作業布置、實驗實習等諸多方面進行創新與提高。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關鍵詞:轉變觀念;創新能力;創新教育 為順應時代潮流,為培養21世紀的新型的專業人才和新型勞動者,在國家提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新形勢下。筆者結合園藝學科特點及自己的教學經歷,就如何進一步落實和升華創新教育,談談對園藝專業課實施創新教育的一些作法和體會。 1更新教育觀念 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將傳統的應試教觀念向創新教育觀念轉變;將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長輩觀念更新為師生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將以對口高考為目標的應試教育觀念轉化成為當地經濟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的思想觀念;將以傳授知識為目標的教學觀轉化為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教育觀。因此,在中職園藝專業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獲得園藝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科學素養,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還應重視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 2創新處理教材 對教材的創新處理就是指改革教材中落后于社會時代發展的知識體系,建立使學生認識和把握未來發展的知識體系和活動體系。 2.1教材的編排順序 教材內容的編排不一定都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時需要教師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與重組。如:園藝植物的生長都有季節的先后順序,這與教材的編輯內容是不一致的。教師可以靈活地調整教材,隨季節適當安排授課內容,減少夏季講貯藏、冬季講開花的尷尬局面,使之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需要。 2.2教材的知識內容 通常教材在編定后會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基本穩定,但科學技術和當今社會正在迅猛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教材中必然會有部分內容不能適應學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對這部分內容作適當的變動是十分必要的。如:講植保中的農藥品種時,教師要隨時關注產生的新藥及國家新禁止上市的藥品名稱;如:介紹某種花卉品種時,教師要在第一時間知道該花卉最新培育的品種。通過對內容的更新,使教材更科學合理,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前沿。 3創新教學方法 在園藝專業課教學中,傳統的“講授法”已不適應創新教育的要求。廣大園藝專業課教師應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辯證性學習、討論式學習、合作型學習、自學式學習。其中,辯證性學習是指辯證地看待一個問題,如:“鋤頭下有火,鋤頭下有水”,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鋤地在土壤水分多時有促進蒸發的作用,在土壤干旱時有保持水分的作用。通過讓學生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此外,還可采用“發展問題教學法”、“一問多解教學法”、和“開放性教學法”等多種新穎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極為重要。所謂:“發展問題教學法”是指教師在解答了某一問題之后,學生對所解答的問題適當加以變化和發展,并編出發展題,師生共同解答。例如:在學習花瓣的顏色與花對太陽光的吸收有密切關系時。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花瓣一般比較柔嫩,溫度過高,就會灼傷花瓣。太陽光由7種色光組成,其中紅、黃、橙的光熱量高,由于同樣顏色的花瓣對同樣顏色的光反射性好,也就是說,紅、黃、橙等顏色的花朵能把陽光中的紅、黃、橙等強光反射回去,所以花兒中紅、黃、橙色的花多;而黑色能吸收陽光中的全部射線,當陽光照在黑色的花瓣上,它不懂得反射,只是一味地吸收陽光中的熱能,致使‘體溫’升高而不能自控,終于被灼傷,所以黑色的花很少見。有學生問:“那到底有沒有黑色的花呢?”讓學生繼續學習下去,師生通過查資料知道:“據統計,全球4100多萬種植物中,只有8種開黑色花,荷蘭花卉研究所聯合六家園藝機構經過25年的努力,在1986年培育出了黑見色的郁金香,其中有一種品種叫‘黑鸚鵡’,資料上還有‘黑鸚鵡’的照片呢”。 所謂“一問多解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啟發學生盡量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同一問題的性質和解決方法。例如:針對“如何使農作物增產”這個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光合作用、種植密度、礦質營養、呼吸作用、遺傳以及生態的角度去分析解答。 正所謂教無定法,只要我們教師用心鉆研總結,好的教法是會不斷產生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