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北京市水產養殖主要魚類病毒病防控技術措施

佚名

摘要:北京地區水產養殖魚類中發生病毒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病毒獨特的生物特性及魚類特定的水生環境特點,使得魚類病毒病在預防與治療方面存在很大的難度,所以防控工作非常重要。概述魚類病毒病發病的主要特點,對病原種類及北京地區需要重點防控的疾病進行了歸納,提出魚類病毒病應采用的主要防控技術措施,以防止北京地區養殖魚類病毒病的蔓延流行。

關鍵詞:魚類;病毒病;病原種類;防控 危害養殖魚類的病原性疾病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性疾病等。其中病毒病由于其病原體微小,在宿主細胞內復制,所以難以采用藥物進行控制,一旦爆發病毒病將損失慘重,農業部新發布的《魚類產地檢疫規程》也將病毒性疾病作為重點檢疫對象;同時北京市水產養殖主要是在靜水池塘條件下養殖鯉、鯽、草魚、鱘、觀賞魚以及在流水條件下養殖鮭鱒等魚類為主,因此作者重點探討北京市靜水池塘和流水養殖條件下魚類病毒病的防控技術措施。 1 魚類病毒病的主要特點 1.1 魚類病毒病發病與品種和水溫有關 魚類病毒病發病與養殖品種和水溫密切相關。例如鯉春病毒血癥主要在鯉中發生,發病溫度為11~17℃,超過22℃不發病[1];錦鯉皰疹病毒病在鯉和錦鯉中發生,發病溫度為23~28℃,低于18℃或高于30℃不發病[2];草魚出血病在草魚、青魚中發生,在水溫20~30℃特別是25~28℃時為流行高峰[3]。 1.2 魚類病毒病難以用藥物控制 病毒性疾病不同于細菌性疾病,由于病毒不能自身增殖,必須依靠宿主細胞內的能量和物質增殖,是專性的細胞內寄生生物。因此可以治療細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等藥物對病毒性疾病基本沒有作用。魚類一旦感染病毒性疾病,大多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措施,主要是以預防為主。 1.3 隔離和控制難度大 魚類生活在水中,病毒以水體為媒介傳播,一條魚發病后整個池塘的魚很快都會感染,因此魚類病毒病發病后很難控制。也只能隔離整個養殖池塘,而不能隔離單條發病魚。 2 魚類病毒病的主要病原種類 魚類病毒病潛伏期長短不一、臨床癥狀復雜多變、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嚴重危害水產養殖業,能夠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迄今已報道可引起魚類病毒病的病原有上百種,常見的也有20余種,大多數屬于彈狀病毒科、虹彩病毒科和皰疹病毒科,少數屬于呼腸孤病毒科、雙節段RNA病毒科、腺病毒科、反轉錄病毒科、野田病毒科和正黏病毒科等。彈狀病毒科主要包括鯉春病毒血癥病毒、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病毒、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病毒、鱖魚彈狀病毒、胭脂魚彈狀病毒和白斑狗魚幼魚彈狀病毒等;虹彩病毒科主要包括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癥病毒、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淋巴囊腫病毒、日本鰻鱺虹彩病毒、鱸魚虹彩病毒、真鯛虹彩病毒和白鱘虹彩病毒等;皰疹病毒科主要包括錦鯉皰疹病毒、鯉魚痘瘡病毒、斑點叉尾鮰病毒、鮭魚皰疹病毒和馬蘇大馬哈魚病毒等;呼腸孤病毒科常見的有草魚呼腸孤病毒;雙節段RNA病毒科常見的有傳染性胰腺壞死癥病毒;腺病毒科常見的有鱈魚腺病毒;反轉錄病毒科常見的有鮭魚鰾肉瘤病毒;野田病毒科常見的有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正黏病毒科常見的有傳染性鮭魚貧血癥病毒[4]。 3 北京市需要重點防范的魚類病毒病種類 3.1 主要魚類病毒病的宿主范圍 2008年農業部對《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進行修訂,涉及到水生動物疫病的有36種,其中魚類病毒病有9種。鯉春病毒血癥定為一類動物疫病,草魚出血病、傳染性脾腎壞死病、錦鯉皰疹病毒病、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斑點叉尾鮰病毒病、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和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定為二類動物疫病。這些病毒病是目前我國水產養殖中防范的重點疫病對象。 鯉春病毒血癥病毒(SVCV)的宿主范圍很廣,能感染各種鯉科魚類,包括鯉、錦鯉、鳙、草魚、鰱、鯽、丁鱥和歐鯰等,其中鯉和錦鯉是最敏感的宿主[1]。草魚出血病是由草魚呼腸孤病毒(GCRV)引起的,該病毒可感染草魚、青魚、麥穗魚、鰱、鳙、鯽和鯉等常見的淡水養殖品種,但主要是體長2.5~15.0 cm的草魚和1足齡青魚易發病[3]。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感染鱖魚。錦鯉皰疹病毒(KHV)僅感染錦鯉、鯉和剃刀魚,其魚苗、幼魚、成魚均可感染[2]。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VNNV)感染至少11科22種魚,常發生在尖吻鱸、赤點石斑魚、棕點石斑魚、巨石斑魚、紅鰭多紀、條斑星鰈、牙鲆和大菱鲆等海水魚。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EHNV)可通過水體接觸傳染赤鱸、虹鱒、澳大利亞河鱸、食蚊魚、金尾貝氏石首魚和南乳魚等種類,其中赤鱸對EHNV極為敏感,幼魚和成魚都可受EHNV感染,幼魚對該病毒更易感。斑點叉尾鮰病毒(CCV)主要感染宿主為斑點叉尾鮰稚魚和幼魚,帶有病毒的成魚是傳染源,病魚有高度的接觸傳染性。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病毒(IHNV)感染虹鱒、硬頭鱒、鱘、幾種大馬哈魚屬包括大鱗大馬哈魚、紅大馬哈魚、大馬哈魚、馬蘇大馬哈魚、玫瑰大馬哈魚,以及銀鱒和大西洋鮭[5]。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病毒(VHSV)可感染虹鱒、褐鱒、茴魚、白鮭、白斑狗魚和大菱鲆等。 3.2 北京市需要重點防范的魚類病毒病種類 北京市的東部和南部是平原地帶,也是北京市水產養殖重點區域,主要以靜水池塘養殖為主,多數分散經營,養殖用水主要來自地下水,養殖品種主要集中在鯉、鯽、魴、草魚等食用魚以及金魚、錦鯉等觀賞魚。在北部和西部山區有流水養殖資源,重點養殖鮭鱒魚和鱘魚。 近年來隨著水產養殖苗種在國內外以及市內外的大量引進和流通,一些病毒病病原進入北京市的風險較高。結合北京市主要水產養殖品種特點以及魚類病毒病感染對象進行綜合分析,未來北京市靜水池塘養殖主要應防控鯉春病毒血癥、錦鯉皰疹病毒病和草魚出血病;流水養殖區域主要防控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和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重點是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