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蒙頂山茶”到“味獨珍”的流量嫁接
許孫鑫
對四川蒙頂山味獨珍茶業集團公司的策劃案,我們從熟悉產品入手,試圖從產品中尋找沒被發現和利用的獨特賣點。從網絡進入蒙頂山茶的領域,現成的歷史資料還是不少的,百度百科、文庫,散落網上的當地文史資料,媒體曾經的報道等,我們盡可能多收集一些資料,這樣才有助于尋找新的亮點。
由于中國茶葉產區太多,蒙頂山茶對許多外地消費者來說卻是陌生的,我們一開始也把蒙頂山茶當作一個普通茶葉來看,以為難以在資料中有所收獲。但是,事實很快否定了我們最初的依據不足的判斷,上網一看就人我們感到驚喜,因為蒙頂山茶的文化背景太豐厚了!
我們很快提煉出幾個蒙頂山茶的特征性內涵,如“中國最古老的茶葉,中國最早有人工種植的茶葉,中國最早的貢茶,中國跨朝代最久的貢茶,中國唯一溫性茶,中國茶類最豐富的茶葉產區”。這些蒙頂山茶獨有特征的文化內涵,足以說明蒙頂山茶是中國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茶,當然也僅此而已。為什么我們用“僅此而已”這個詞呢?這樣似乎顯得我們對蒙頂山茶的歷史有些不屑?
我們對蒙頂山茶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很感興趣,但是中國很多有歷史背景的文化名茶,如果炫耀歷史就會陷入與其他名茶的口水戰中去,所以我們只是認為光有歷史是不夠的,應該有現代消費者想要的東西。
蒙頂山是中國茶葉類別最多的茶葉產區,綠茶、黃茶、黑茶、紅茶、白茶、花茶都有出產,長期形成的蒙頂山人飲茶習慣,決定了蒙頂山茶加工的主要方向,我們了解到蒙頂山茶主要加工成綠茶,綠茶在所以茶葉中占最大份額,這就是我們尋找最主流產品的突破口的事實依據。我們的服務要使企業產品變得暢銷起來,我們就得為企業想辦法把數量最多的產品賣出去。
綠茶在我們所處的福建省市場是比較小的,近年來喝茶習慣雖然不斷演變,從普洱茶到鐵觀音,又從紅茶到巖茶,后來白茶又異軍突起,如今雖然市場上有多種茶葉并存,但綠茶在福建的市場份額真的比較有限。如果按照市場流行趨勢或消費者習慣的改變,要把綠茶瞬間推向這樣的市場是有困難的。當然這只是局部市場,我們還是看到了全國市場中綠茶的得天獨厚優勢。
我們又尋找了綠茶暢銷的理論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人類六大健康飲品”中,唯一入選的茶葉就是綠茶,一些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也偏愛綠茶,如有資料說日本消費者最喜歡綠茶,甚至讓小學生就開始飲用綠茶,每天一杯綠茶使日本國很少40歲以下的癌癥患者。國內的科研機構對綠茶進行研究也取得豐碩成果,綠茶的保健功效在所以茶類中穩居鰲頭。
盡管如此,國內仍有不少消費者對綠茶的認識不足,這也成為我們推出蒙頂山綠茶的一個良好突破口。
以往蒙頂山的茶企對產品的宣傳不多,消費者自然不會太了解蒙頂山茶,我們把蒙頂山茶的幾個中國之最拋出,消費者自然會把眼光轉向蒙頂山茶。實際上,,我們幾篇文章的拋出也就達到了預期的理想效果,企業網站和網店流量快速增加,電話咨詢和網絡郵件咨詢也出現不少。但這些還是在我們沒有把消費者關注引導到具體企業的前提下,只是在文章中偶有提及味獨珍茶業集團。
我們對蒙頂山茶宣傳有別與媒體以往的宣傳,我們的宣傳雖然也上知識性的歷史文化名茶介紹,但我們的筆鋒所向是從產品營銷的角度出發,讓消費者看到資訊的同時,還得對蒙頂山茶產生購買欲望,這是我們對消費者需求與興趣的把握為前提的有意識行動。同時因為文章沒有過于明顯的具體企業的指向,消費者看到這樣的文章自然比較認同它的公信力。這個環節我我們的目的是讓更多消費者關注蒙頂山茶。
引導消費者從自身需要去關注蒙頂山茶
有了對蒙頂山茶的了解后,我們羅列出的蒙頂山茶幾個“中國唯一”和“中國之最”的特征,都足以讓消費者形成快速記憶,但這只是所有營銷手段中最基本的寶貝描述手法,許多生意人自身也會做到自賣自夸。幾個“中國唯一”和“中國之最”只是對蒙頂山茶歷史與品質優異的說明,但說明了蒙頂山茶是好茶并不等同于蒙頂山茶就是暢銷茶。中國作為茶葉大國,有20個省份產茶,號稱“中國十大名茶”的茶葉就有數十種,而各地人有消費當地茶葉的習慣,僅僅說明了蒙頂山茶是好茶從營銷需要出發是極其不夠的。
讓消費者自發意識到蒙頂山茶是自己的喜好,這才是營銷人要解決的問題,那么在茶葉產品的身上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在哪里?答案無疑的茶與健康,蒙頂山茶與消費者的健康相聯系,就是消費者能夠感興趣的話題。于是,一篇《養生熱潮下中國唯一溫性茶將“走火”》的文章發在網絡上,“養生熱”是當今社會的現實,“中國唯一溫性茶”是《本草綱目》從藥理學角度對蒙頂山茶所下的結論,蒙頂山茶作為溫性茶,它的保健功效就與眾不同了,國內有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對蒙頂山茶做了研究,得出了“防癌抗癌功效卓越”的科學結論。加上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綠茶為人類六大健康飲品之首的殊榮,蒙頂山茶中的蒙頂甘露無疑是消費者健康的上好飲品。
消費者的反應也在我們的意料之中,《養生熱潮下中國唯一溫性茶將“走火”》一文發表后,轉摘的媒體很多,消費者、經銷商表示興趣的也很多,電話咨詢、郵件咨詢、網絡留言等都體現出文章引起了消費者的極大關注。繼而我們繼續發文助推蒙頂山茶的杰出功效,對蒙頂山茶的未來市場進行分析與預測,一方面引發更多消費者對蒙頂山茶的關注,另一方面也引導茶葉經銷商們關注蒙頂山茶這一“唯一溫性茶”的寶貝身份。從味獨珍茶葉的天貓旗艦店里,我們高興地看到了奇妙的趨好變化。
讓蒙頂山茶的關注度落到實處
當蒙頂山被我們從營銷的視角推出后,消費者的關注來了,我們要把消費者帶到哪里?這就是我們營銷策劃的最終目的。蒙頂山茶是好茶,我們的推廣受益的是蒙頂山所有茶企,當然我們有具體的雇主,我們得服務具體的合作伙伴。
我們從味獨珍茶業的產品和商標入手,試圖找出一個可以讓一些戰略破繭而出的亮點,一番觀察后我們發現另一個足以讓消費者信服的亮點。這個點不是茶葉產品,也不是企業商標,而是企業的核心人物,這個人就是味獨珍茶業集團的掌門人——張強先生。
味獨珍茶業集團公司是蒙頂山茶葉行業的龍頭企業,是中國茶葉行業的百強企業,但這樣的榮譽只能說明味獨珍是家上規模的茶企,對消費者的利益與需求來說,兩者很難形成最直接的對接。而這個企業的領導人張強先生的一個身份,讓我們眼前一亮。張強是何許人?是茶葉公司的老板?!這樣還是不夠的,茶葉企業多如牛毛的中國,茶企老板比比皆是。張強的另一個身份是蒙頂黃芽傳統技藝非物質文化唯一傳承人!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很有價值的發現。
蒙頂山茶的代表產品——蒙頂黃芽,是中國赫赫有名的黃茶,是中國最早的貢茶,是中國持續時間最久的貢茶,唐朝時期就是貢茶的蒙頂黃芽,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蒙頂黃芽這個最富傳奇色彩的中國名茶,它的傳統技藝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了,那么誰是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來得很簡單,味獨珍茶業集團的老總張強先生就是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唯一傳承人,蒙頂黃芽的祖傳技藝至今沒有失傳!這樣的產品就不是比比皆是的普普通通蒙頂山茶了,我們可以為蒙頂山茶哪家好這樣問題給出一個絕不牽強的答案,古代有“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的詩句,現在也有味獨珍茶業集團掌門人作為傳承人展現在眼前。
我們必須對張強進行人物宣傳,雖然在茶葉界張強不是人人陌生的面孔,但對于我們營銷人來說,我們要展示張強的另一面,就是消費者感興趣的黃茶傳統技藝傳承人的身份,產品的正宗自然源于傳承的正宗。讓消費者知曉蒙頂山茶,讓消費者知曉張強,讓消費者能夠把張強和蒙頂山茶想到一塊,味獨珍茶葉就能成為消費者認知度高的蒙頂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