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從加速生態建設談陜西省水土保持規劃

高旭艷

摘要:結合陜西水土流失的特點、水土保持工作現狀和存在問題,從生態建設角度提出了我省水土保持規劃的思路。

關鍵詞:生態環境 水土保持 規劃 陜西

3年前,江澤民總書記向我們發出了“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的號召,當前,西部大開發戰略又賦予陜西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還山巒以碧綠,還江河以清澈,再造秀美山川,這是3500萬三秦兒女的重大使命。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是遏制水土流失,實現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現實需要。

1水土流失及特點

1.1水土流失概況

陜西省水土流失面積13.75萬km2,占全省面積20.56萬km2的2燉3,年平均輸沙量9.2億t,占全國水土流失總量的五分之一。黃河流域是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該區總土地面積13.34萬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0.10萬km2,占75.7%,年輸沙量8.3億t,占全黃河流域總輸沙量16億t的51.9%,其中粒徑大于0.05mm的粗泥沙達3.77億t,占全黃河流域粗泥沙7.23億t的51.5%,是黃河粗沙的主要來源地。省內長江流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4%,水土流失面積3.65萬km2,年輸沙量1.2億t,是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1.2水土流失特點

陜西從北至南分為陜北、關中和陜南。這3個區在地貌類型、氣候特點和地表物質組成上有較大的差異,決定了其水土流失也具有不同的特點。

陜北以沙質黃土為主,土層較厚,土質松散;氣候干燥,降雨量少,但多暴雨,匯流面積大,地表植被稀疏、溝壑縱橫,客觀上為水土流失提供了條件,加之60年代廣種薄收,隨意墾荒,沿坡耕種,以及建設項目棄渣棄土的亂堆亂放,更人為加劇了水土流失,使陜北成為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陜南以黃泥土、水稻土、淤土為主,土層較薄,土質致密;氣候溫和,雨量較豐,多山地,地表植被較好,植被覆蓋率高于全國平均值,但在六七十年代,由于人口急劇增加,耕地面積不足的淺山區,人工樵采、開荒造田盛行,造成大面積的植被破壞和陡坡耕種,在中、高山區,由于林業的過度開采,使天然林大面積減少,水源涵養作用減弱,洪水災害頻繁發生,水土流失形成惡性循環。

關中是陜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與陜北、陜南交界地帶,其水土流失特點與上述雷同。而關中中部,一方面通過洪水和徑流接納了南北兩地流失的水土,使河床抬高、水庫淤積、洪水多發,進而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中部經濟相對發達,開發建設頻繁,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相對較大。

2水土保持現狀及存在問題

2.1水土保持現狀

陜西省各級政府對水土保持工作也非常重視,特別是解放以來,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水土保持工作經歷了從單項治理到綜合治理;從分散治理逐步發展到按小流域治理集中連片治理;從單純治理轉向預防為主;從防護性治理轉向開發治理,并逐步走上了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特別是嘉陵江流域被列為國家“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后,治理工作取得巨大成效。據統計,截止1997年底,我省黃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積2694.61千hm2,其中修建基本農田842.91千hm2(梯田392.11千hm2,壩地31.63千hm2,水地419.20千hm2),造林1596.08千hm2(喬木林722.68千hm2,灌木林673.05千hm2,經濟果林200.35千hm2),種草255.62千hm2,修筑谷坊10322座,淤地壩35088座,骨干壩232座,塘庫4282個;長江流域共完成治理面積11517.40km2,占流失面積的31.57%,其中修建基本農田203190hm2,水土保持林583890hm2,經濟果林170130hm2,人工種草30990hm2,封禁治理16254hm2,修筑谷坊8692座,攔沙壩4107個。

2.2存在問題

a)缺乏綜合規劃

水土保持往往重工程、輕林草;重造林、輕封育;重保水措施、輕排水措施;治理措施單一,不能發揮水保工程的整體效益。沒有把水保工作提高到國土整治、改善生態環境的戰略高度來認識,缺乏綜合治理,影響了治理效果。

b)投入嚴重不足

除嘉陵江上游國家給予補助外,其余大部分地方沒有國家專項投入或投入很少,加之地方投入十分有限,造成工程總體投入嚴重不足。例如1997年黃河流域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411.1km2,總投資5775.79萬元,其中中央財政1099.83萬元,地方財政2130.69萬元,流域機構2545.36萬元,每平方公里實際投資2.40萬元。按目前物價水平及防洪、生態環境建設對水土保持的要求,水土保持投入遠遠不夠。根據實際需要,風沙區治理每平方公里需25萬元,丘陵溝壑區38萬元,高原溝壑區20萬元,關中平原18萬元,土石山區53萬元,平均每平方公里需投資31萬元。目前投資水平不到實際需要的1燉10。

c)治理進度緩慢,不適應防洪保安形勢要求目前我省大多防洪設施老化,難以抵御較大洪水,防洪問題十分嚴重。但由于水土流失治理投資嚴重不足指使水土流失治理進度緩慢,水土保持設施防洪標準低,未能形成從山上到溝道,層層設防、節節攔蓄的綜合防御體系,難以適應防洪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特別是工程措施,由于投入高,資金來源沒有保證,設施不配套,往往達不到原設計防洪標準。如我省黃河流域中上游大部分淤地壩是70年代以前修建起來,有相當數量未經設計,壩系布局也不科學,大部分小流域缺乏控制性骨干壩,且經長期運行,病險率高達69.5%,致使水毀事故年年發生,嚴重影響當地群眾的正常生產,也給下游安全構成較大威脅。

d)重治理,輕管理

規劃區內自然條件惡劣,水土流失面積大,多數地方注重治理數量,忽視管理工作,水保監督執法力度不夠,自然災害、人為災害引起大量水土保持設施破壞。我省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僅300~500mm,且年際年內降水分配不均,干旱年年發生,常常導致林草植被大量枯死,影響林草措施效益的正常發揮,另外由于洪澇災害,使溝道工程措施沖毀嚴重。加之濫坎濫伐、陡坡開荒、修路、采石、開礦、挖藥材等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的現象得不到及時遏制,造成邊治理,邊破壞,甚至有的地方出現破壞大于治理的惡性局面。 3我省水土保持規劃

3.1規劃目標

本著“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針,依據省防洪總體目標,確定我省水土保持總體目標為:通過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的建設,到2010年小流域達到防御20年一遇洪水標準,確保泥沙不出溝,20%的小流域達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標準,溝道工程中型淤地壩達到20年一遇設計標準,大型淤地壩達到50年一遇設計標準,重要支流逐步形成壩系和有控制性骨干工程,堅持控制住人為因素產生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治理初見成效,到2020年60%以上的水土流失地區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初見成效。

具體治理目標:

a)黃河流域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69萬km2,其中新筑溝臺地848.27千hm2,壩地37.25千hm2,水地144.18千hm2,營造喬木林1207.51千hm2,灌木林1568.28千hm2,經濟林果861.64千hm2,種草517.40千hm2,封禁治理508.59千hm2,另外修筑谷坊30791座,溝頭防護工程11785km,骨干壩1303座,淤地壩舊壩加固改造22547座。

b)長江流域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1萬km2,其中基本農田195.61千hm2,水土保持林834.58千hm2,經濟林293.46千hm2,人工種草82.12千hm2,封禁治理402.07千hm2,修建堰塘110771座,谷坊382301座,攔沙壩11487座。

3.2規劃思路

a)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并舉,貫徹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的執法力度,堅決杜絕邊建設邊破壞現象。

b)克服過去重工程措施、輕生物措施的思想,結合當地實地,有針對性的制定適合水土流失特點的水保措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以為,在陜北,應以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并以生物措施為主,工程措施為輔,這樣可以節省投資,標本兼治,在保持水土的同時,也綠化、美化環境。在陜南,由于雨量充沛,氣候適宜,應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充分發揮生態的自然修復能力,恢復植被,涵養水源,達到保持水土的目的。關中經濟起點高,工業、交通比較發達,應從綠色通道建設、污染治理著手,高起點高標準的建設山川秀美工程,對已經受到破壞的地區,應限期由責任單位負責治理,對在建和擬建工程,要嚴格水保執法,杜絕新的水土流失產生。

c)要大力推廣水土保持新技術、新方法。如陜北可以推廣沙棘種植技術,在原邊和溝壑治理上,可推廣沙棘柔性壩、沙棘柔性圈技術,使之逐漸取代工程措施,從而大幅降低工程投資,并使經濟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同時得以體現。

d)陡坡耕種是過去對生態環境破壞的結果,也是目前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退耕還林還草,是水土保持的需要,也是水保法的要求。具體實施中應統一規劃,在樹種、草種選擇上,除考慮水保效益外,還要兼顧經濟效益和景觀影響。

4結論

治理水土流失,建設生態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西部大開發,水利當先行。只要我們以實現山川秀美為目標,以治理水土流失為中心,以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為途徑,以基本農田為基礎,以興修水利為保證,就能治一方水土,變一方生態,富一方人民,興一方經濟。實現“山變綠,水變清,人變富”,就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

[1]楊朝飛.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編制培訓教材[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2]陜西省防洪規劃報告[R].水利部陜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2001.

[3]陜西省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1998~2010年)[R].陜西省計劃委員會,1998.

[4]汪恕城.搞好水土保持生態系統建設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和諧發展[Z],在紀念《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1.8.

[5]翟浩輝.關于豫陜蒙水利及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R].2000.4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