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生活教育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淺析
李云交
論文關鍵詞:生活教育理論高中物理教學引導學生學習物理
論文摘要:生活教育理論最早是由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來的,同時也符合高中物理新課標的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因此,高中物理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學習物理,將物理應用于生活,對物理活學活用。激發學生對物理的濃厚興趣,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的重要性,并且體會到終身探索物理奧秘的樂趣。 生活教育理論首先是由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來的,其核心思想包括三個部分:生活就是教育,社會就是學校,教、學、做一體化。由此可以看出,生活教育理論就是指生活就是一種教育,生活無處不在,教育也無處不在,我們要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探索知識,一邊學習一邊應用,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這與高中物理新課標對義務階段的物理教學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的,即,高中物理應該接近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物理,不斷探索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和規律,并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去,培養起學生終身探索物理奧秘的樂趣。 一、我國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我國現在實行的高中物理教學現狀為,教學方法以考試方法為依據,學習的方式以教學的方式為依據,考試考什么內容老師就教什么內容,考試怎么來考老師怎么來教。這種固定死板的教學模式遠遠偏離了高中物理教學的最早出發點,將我們的高中物理教學與生活實際越拉越遠。盡管我們一再呼吁高中物理教學要和學生生活、社會實踐相貼近,但只要現今模式的高考存在,我們的師生就不敢真正踐行生活教育理論,害怕不跟隨著高考的腳步,成績就會掉下來。其實不然,因為物理現象是物理學的根基,只有從物理現象出發,才能領悟到物理的本質和真諦。而物理現象主要來自于生活實際,因此,高中物理教學就必須在生活實際中學習,在生活實際中進行教學。而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入最初的物理問題,可以有效地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幫助學生學會真正有用的物理,而不是與生活實際相脫離的偽物理。 二、生活教育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在實際生活中探知物理 很多物理學家進行發明創造的最初都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改造實際事物,促進人類和社會不斷發展,這正是物理學的真正價值。如今的高中物理教學中都只注重老師教授的知識,探究式的教學大部分都只局限于實驗室,根本沒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很多人認為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經驗性,物理教學根本就沒有充足的時間和條件讓學生去探究,實際上,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恰當地引入一點自然和社會中客觀存在并且沒有經過加工的,最好是學生們都實際經歷過的物理問題來讓學生探索,學生解決了這些問題,就相當于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一旦學生樹立了在實際生活中探知物理的學習理念,他們就會以生活實際為目標,在高中物理中學到真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