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高中物理教學方法
石靳宇
物理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必要的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發展個性、樹立思想、掌握方法、培養素質、提高能力。“物理難學”是學生普遍認為的,怎樣才能教好物理呢?
一、要有物理學思想
物理學思想就是研究物質的運動形式、內在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這種思維活動是人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其內涵包括了物理科學本身的發展建立、物理學家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方法以及我們學習物理的思想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體現物理規律、物理邏輯、物理方法。
教會學生學會用物理思想去分析、解決物理問題,如,①觀察、實驗探究思想;②數據圖像處理思想;③概念規律形成思想;④科學設想、建立物理模型思想;⑤數理思想;⑥科學思維、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思想;⑦“時空”和“守恒”思想;⑧變量控制思想;⑨求微、求真思想;⑩創新思想。
二、要有物理教學方法
所謂物理教學方法,簡單的說,就是把研究或學習和應用物理的方法教給學生。方法是研究問題的一種門路和程序,是方式和辦法的綜合。首先,要教好物理就得學好物理,要熟記、理解物理概念、規律及條件,要解決描述物理問題,就要會對物理問題進行對象的研究,然后進一步研究它的原因、規律,再尋求解決的方法。
在中學物理中,我們只要注意到參考系、速度、質量、力、動量、能量、功等概念和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動量守恒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等規律,以及時空觀、物理模型、物理教學工具(矢量、圖像、變化率)等在熱學、電學、光學、原子物理學中的應用和分析、解決的方法,就會對此有所體會。研究物理的規律,也要從歷史上看,學會從描述物理過程開始,判斷什么物理問題說明用什么物理概念、物理量去描述物體的狀態,用什么方程可以描繪物體的運動狀況、變化關系,從而可以解決控制物理的問題。但重要的是還要把如有觀察法、實驗法、假設法、極限法、類比法、比較法、綜合法、變量控制法、圖表法、歸納法、總結法、抽象思維法、逆向思維法、模擬想象法、知識遷移、數學演變法等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
三、教學過程注重情感策略
提高學生創新素質的關鍵是非智力因素。無數在創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決定因素首先不是他們的淵博知識而是他們的創新人格。源自內心的熱愛和追求,是創新的靈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與提高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促進和提高學生情感智慧的發展。
四、教學過程注重情知識策略
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學生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技巧的基點,是創新素質形成的基礎。知識策略就是在創新教學中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教學,而要以基礎知識為載體,把創新素質的培養目標落實在知識點的教學上。要求學生既要勤奮學習基礎知識,又要注意掌握創新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既要引導學生加強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創造性歸納和綜合,又要引導學生運用創新方法去構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