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解決高中物理難學的問題
李正
【摘 要】物理難學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但只要我們經過踏實刻苦的努力,不畏困難的執著追求,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勞動,一定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 學習 解題 習慣
物理難學,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這主要是由物理學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因為物理這門課對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要求都很高。進入高中后,由于定義、概念、規律、現象、公式多,敘述多,進度快,方法靈活,題型花樣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種以機械記憶為主的學習方法,顯然是無能為力了。由于理解能力差,即使背得到定義、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適用條件,便往往亂代公式,亂用數據,而對萬花筒式的題型變化,更是束手無策,望而生畏,失去了信心。而對一些形同質異、形異質同的問題,由于遇到一些似乎兩個看起來一樣的問題,但要用兩個不同的物理規律來解;而兩個看起來完全不同的問題,卻可以用同一規律來解的情況,而覺得物理好像真是無章可循。怎么才能解決高中物理難學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物理學習動機
動機產生于需要,學習動機就是對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習動機一般來源于下列三方面:第一,求知欲,即來源于學生獲取知識的愿望,例如,關于“光的本性”,先學雙縫干涉,證明光具有波動性,繼而學習光電效應,發現光還具有粒子性,從而產生了學習“光的本性”的欲望。第二,明確的目標,學習過程中,目標越具體越好,每堂課應有明確具體的目標,教師應圍繞這個目標去創設物理情景,探索實現目標的途,促進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與發展。第三,正確的評價,教師批改作業時,應正確評價,使學生知道自己的成功與不足,課堂上適時表揚也可以激勵學生的上進心。一般情況下,正確的、強烈的學習動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反之就差;學習效果也有強化學習動機,兩者是相互作用的,當然,決定學習效果的好差還有知識基礎,能力發展水平、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健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總之,學習動機與效果之間是辨證的能動的關系。
二、加強直觀性教學
高中物理在研究復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有許多聰明的,天賦很好的學生,只有當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觸到創造性勞動的時候,他們對知識的興趣才能覺醒起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通過實物演示的直觀教學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實例聯系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更快的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 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審題的過程就是將一個具體的物理現象抽象成一個或幾個物理模型的過程,為下一步解題作準備。高中的習題比初中復雜得多,光靠讀題就列式計算往往會出錯。良好的審題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少犯錯誤。所以要求學生在讀題時,一要劃出關鍵詞來,二要畫草圖,凡是可以畫的必須畫,草圖上要標明題中已知的物理量。復雜的題,有幾個過程就要畫幾幅草圖,教師在課上講例題時畫在黑板的草圖應是學生筆記的重要內容,批改家庭作業時草圖是重要的檢查內容,無草圖的作業應該補上。
養成改錯的好習慣,對學習的進步有很大的幫助。從某種意義上說,做錯一道題比做對一道題收獲更大,因為很多學生題目雖然做對了,但并不明白這樣做為什么是對的,以后遇到條件變化的題目,就容易出錯。而做錯一道題,如果能查找根源,認真改錯,就會有很大收獲。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做錯的題目,一定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改錯。要教給學生改錯的具體程序。找出錯誤原因,在教給學生學會改錯的過程中,凡是期中或平時大測驗改錯之后,要求學生拿著卷子到教師面前自我陳述一番,經過師生對話找到問題的癥結及補救措施,這對于一些“死用功”的學生比較有效。
四、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多數學生心中,考試成績也就是判斷自己學物理好壞程度的最權威評價標準,物理成績高則以為自己物理學得好,成績低則以為自己物理沒學好。前些年有些老師在高一就要向高考看齊,考試難度過大,使得學生對物理望而卻步,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應把握好考試難度。使學生經過努力后在成績上有所提高,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對于進一步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五、要養成定期復習總結的好習慣
復習不是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升華提高的過程。一是當天復習,這是高效省時的學習方法之一。二是章未復習,明確每章知識的主干線,掌握其知識結構,使知識系統化。找出節與節之間,章與章之間的聯系,建立新的認識結構和知識系統。既鞏固和加深了所學知識,又學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單純需要記憶的內容不多,多數需要理解。通過系統有效的復習,就會發現,厚厚的物理教科書其實是“很薄的”。要試著對做過的練習題分類,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法。盡快改變初中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適應高中的學習。學生能否在盡量短的時間適應高中的學習,找出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順利地跨過這個學習臺階。對于一些復雜難懂的問題,不妨先采用記憶模仿的方法來解決相似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逐步弄明白為什么那樣做。例如:在對力進行運算時,通常采用正交分解法,同學可以跟著教師的思路去做,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就會知道為什么這樣做(求合力的方法很多,但正交分解法通常是最簡單的)模仿只能應付一時,不能指望它永遠有效,要想真正學好物理,必須“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真正理解,才能夠靈活應用。分析綜合物理問題要進行“過程分析和狀態分析”。過程分析研究對象的運動過程是什么,遵守什么規律,相關的物理量有哪些(受力情況,位移,時間,平均速度,功,沖量等);狀態分析研究對象在某一狀態下的特點,以及相關的物理量(受力情況,速度,加速度,動量,動能等)。列出各自對應的數學方程,以便求解。
高一物理盡管較難,只要我們經過踏實刻苦的努力,不畏困難的執著追求,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勞動,一定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找出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順利地跨躍這個臺階,走向人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