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之探析
梁捷
: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應用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也使整個人類社會進入到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學習方法甚至思維行動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今天,國家教育部已把信息技術課列入必修課范疇,并且還要在不遠的將來將這門功課納入到高考的范疇內。因此中學信息技術課將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肩負著教授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并以信息技術更好地輔助其他學科的教學。根據學科特點,探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率,是中學信息技術課所面臨的一個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
一、創設情境,啟迪思維
情境就是指環境。情境教育打破了靠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創設現實和虛擬環境,設計音樂、游戲等諸多活動,創設問題情境、故事情境,讓學生在各種情境中作出思考和行為,并對此行為后果自覺地進行反思,經過教師的開發、啟迪,達到掌握知識、開啟智慧的目的。在傳統教學中,許多教師都采用說教式的授課方式,以自己為中心,以講授為主要方式,雖然也用到了多媒體,甚至也會設計一些活動和游戲,但整個培訓過程完全是以教師為主導,以說教為主要手段,是一種強行灌輸理論和經驗的教學過程。學生由于沒有經過自己的行為和思考,效果是很差的。例如我在講授關于電腦安全的知識時,讓學生觀看了一段電影錄像,里面講的是關于兩個黑客竊取銀行密碼,轉賬銀行存款的故事;然后又讓兩個學生表演了一段黑客和一個網絡小白(網絡初學者)的對話。學生看了非常感興趣,隨后我設置了幾個問題:1.網絡是安全的嗎? 2.電腦黑客是干什么的? 3.我們怎樣預防黑客的攻擊? 4.怎樣保護自己的電腦?學生通過比較、討論,很快就解決了問題。我又進行了總結,結果果然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運用類比遷移教學法,使復雜難懂的知識更容易理解
類比,意思是用推理的方法與同類事物相比較。在教法上是指對新發生的事物無明文規定時,可類比同一性質的事物而應用其律例。所謂類比是這樣的一種推理,它把不同的兩個(兩類)對象進行比較,根據兩個(兩類)對象在一系列屬性上的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個對象還具有其他的屬性,由此推出另一個對象也具有相似的其他屬性的結論。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
教師通過類比讓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背景,對新知識進行認識和編碼,從而建構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較容易掌握新知識。
例如在講授計算機硬件結構和工作原理時,因為是無法用眼睛看到的,所以就可以把它與工廠生產進行類比。調度室相當于控制器,生產車間相當于運算器,倉庫相當于存儲器,原材料購進相當于輸入設備,成品運出相當于輸出設備;調度室對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進行規劃、安排生產、儲存、運輸,相當于控制器對輸入輸出設備進行控制,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和數據到運算器中進行運算,再把運算結果存回存儲器,需要時從存儲器中取出運算結果送往輸出設備。這樣一來,學生理解起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就更加的容易了。當然,使用這種方法時,選擇的類比對象要恰當,否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運用觀察者模式進行教學
培養能力對象的方法與理論在計算機科學中有著非常巨大的應用,它被認為是計算機科學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觀察者模式(Observer)完美地將觀察者和被觀察的對象分離開來。舉個例子,用戶界面可以作為一個觀察者,業務數據是被觀察者,用戶界面觀察業務數據的變化,發現數據變化后,就顯示在界面上。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通過對每個不同對象的認識來實現的。例如動物、植物、有形或無形的事物,不同的性質決定著不同的用途。在教學中,通過對操作系統(例如windows)中不同的對象進行類似的處理,有利于學生對各種操作對象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例如在教學生學習關于文件夾的知識的時候,讓學生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不同文件類型的圖標和擴展名是不同的,教師通過打開各自的應用程序窗口,就能夠讓學生明白不同文件處理的對象(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也是不同的,使學生對各個對象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培養了學生循序漸進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通過設置問題,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還是要依靠教師的,但實踐操作卻很大部分需要學生自行解決。因此,在教學中設計相關任務,通過學生自主操作、討論進行問題的解決,是信息技術課教學常用的方法。 跟其它學科相比,信息技術課的軟件不但眾多而且變化更新很快,如果僅僅單獨地講授一些基本操作,當學生遇到不同軟件時會感到無法入手。這時教師可以用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來把這些操作串接起來講,學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并在實際操作中碰到類似的問題自己去進行分析解決。例如在教師將一張已排版好的較為復雜的文章或表格發至各個學生機上,然后讓學生盡量做到與樣文或樣表一致。通過自主完成的作業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可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電腦的興趣。這種方法更能讓學生主動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里只是我的一點實踐小經驗,教學中主要還是應該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才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