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舒適護理在普外科圍手術期的應用
趙冬梅
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不斷追求,護理工作已由以“疾病為中心”的責任護理模式逐步轉為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而舒適護理以其優質獨特的護理效果逐步成為整體護理模式中的一朵奇葩。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1] ,能使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及精神等方面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其目的是使患者處于一個最舒適的狀態接受手術,減輕患者不適,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2]。2011年1月至10月我科將舒適護理應用于333例普外科圍手術期患者的整體護理中,取得滿意效果?,F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普外科患者333例,其中:男180例、女153例,年齡16—85歲,闌尾切除術67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56例、膽囊切除術55例、脾切除術24例、胃穿孔修補術38例、直腸癌根治術20例、胰腺手術15例、結腸癌根治術28例、腹外傷手術30例。本組均能進行有效語言溝通,并給予舒適護理。
2 結果
通過對在院及出院患者滿意度調查,滿意度達99%。住院期間無一例護理并發癥發生、零投訴。
3 舒適護理
3.1術前舒適護理
3.1.1心理舒適 普外科手術患者因入院接受手術治療改變了正常生活規律,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情緒激動易煩躁。此時,護士應提供人文關懷,主動體貼患者,仔細詢問病情,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態進行評估,有針對性的進行個性化的知識宣教指導和情感支持,減輕其焦慮、恐懼心理,消除不必要的顧慮,如擔心醫生的技術,擔心醫務人員泄露其隱私等,同時協助必要的生活護理,盡量讓患者感到舒適滿意。
3.1.2環境舒適 積極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研究表明[3]:舒適環境的管理是重要的護理活動。對住院患者來說,適宜的聲響、光線、氣味、溫濕度能提高環境的舒適度,適當的感覺刺激對健康是有益的,并根據性格不同安置不同的房間,鼓勵患者之間交流,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安全、清潔、舒適的環境。
3.1.3舒適指導 向患者講解手術的目的、意義、麻醉方式、預后、術后功能鍛煉最佳方法等,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大小便。告知術后疼痛的評估及相應的鎮痛方法,使其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3.2術后舒適護理
3.2.1適時心理疏導 全麻未清醒之前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安慰其家屬;患者清醒后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使患者密切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
3.2.2安置舒適體位 術后根據麻醉方式采取不同的舒適體位。全麻未清醒前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腰麻患者術后去枕平臥6小時,硬膜外麻醉患者平臥4—6小時;麻醉清醒后,生命體征穩定,胸腹手術后取平臥位。體質瘦弱的老人兩腿之間可墊一軟枕,術后不能主動翻身的每2—3小時為其翻身一次并按摩骨隆突處,防止發生壓瘡,同時應注意肢體的保暖。 3.2.3舒適常規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傷口有無出血、滲血、滲液,敷料脫落及感染的征象。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扭曲、脫出、打折,嚴格交接班。術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惡心、嘔吐消失,若持續不止或反復惡心、嘔吐、腹脹,說明患者存在一定的并發癥,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及時化解患者的不適。
3.2.4弱化疼痛護理 普外科手術術后切口疼痛劇烈,嚴重影響患者生命體征的平穩,飲食、睡眠、休息質量和舒適度。臨床上患者術畢返回病房后,麻醉未恢復前多采用鎮痛泵或遵醫囑應用其它鎮痛藥物,同時我們采取給患者聽音樂、看電視、談話交流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緩解患者切口疼痛,最大程度的達到患著舒適滿意。
3.2.5治療舒適護理 輸液治療中,護士應更多地在細節方面考慮患者的舒適感受。在輸液治療時,應盡量選擇肢體遠端、彈性好的血管。在不影響輸液速度的情況下,盡量選擇手背部和腕部的血管。一方面便于加藥,另一方面避免了患者因卷起衣袖而引起的不適感[4]。藥液過涼或藥液刺激血管患者輸液肢體感覺不適時,可以用溫毛巾熱敷輸液肢體能減輕因輸液引起的不適感。如用冰袋物理降溫時,勿直接接觸患者皮膚,用毛巾包裹可增加舒適度。在進行護理操作時除以輕柔的手法,精湛的技術,體貼周到的服務為患者提供基本的舒適護理外,還應在護理技術應用、創新研究中注重舒適效果的評價。
3.2.6其他舒適護理 術后患者禁食且免疫力下降,易導致口腔潰瘍、口腔炎等并發癥,及時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做口腔護理時動作輕柔,擰干鹽水棉球,防止棉球含水過多沿口腔進入氣管發生嗆咳。對于長期留置導尿的患者認真做好會陰護理,防止發生尿路感染。
3.2.7鼓勵功能鍛煉 患者術后早期活動有利于康復。胸腹部手術者鼓勵其先在床上活動四肢,做深呼吸、咳嗽、排痰等活動,逐漸下床和扶床活動,循序漸進地在室內,室外行走?;颊呋顒訒r要根據每個患者的體力和耐受力進行不能過累,以患者滿意舒適為宜。防止患者摔倒,當患者出現心慌、不適、脈弱、出冷汗等立即扶其上床休息。
4 小結
通過采取以上方法,本組患者焦慮、疼痛、對環境不適等方面均得以糾正,住院期間無一例護理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舒適護理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的思想和理念,將舒適護理運用到普外科護理中,使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感受到了舒適,在心理和生理上獲得了滿足感,為患者早日康復提供了有力保證。同時舒適護理在使患者感到舒服的同時,也使護患關系變得更融洽。
參 考 文 獻
[1] 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第6版.臺灣: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7.
[2] 邱美玲.人工流產術中舒適護理的初探.中外醫學研究 2010,6(8):150.
[3] 潘霜.骨科護理管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 8(2):355~356.
[4] 單麗春.手術室護理中對病人的人文關懷[J].家庭護士,2008,6(6):81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