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淺議ICU護理人力資源的管理

俞萍

: 【摘要】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現代護理模式運行的基礎,護理人力資源的配備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護理質量。怎樣滿足1CU護理人力資源的數量,提高ICU人力資源的質量成為當今護理管理的一個熱點話題,本文就此作一綜述。

【關鍵詞】重癥監護病房;護理; 人力資源

是各類危重患者集中治療、監護的特殊場所,工作量大,治療手段繁多,操作技術復雜,知識更新快,設備現代化,其組織結構和管理有其特殊性,對護理人員的配置要求明顯高于其它科室,護理人員的配備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護理質量。

1國外ICU護理人力資源分配情況

英國危重病協會推薦的疾病嚴重程度分級[1]所要求配備的理想ICU專職護士人數標準:(1)I級(患者能自主呼吸,血流動力學穩定,僅需要一般監測),護士:患者0.5∶1;(2)lI級(所有患者接受機械通氣),護士:患者為1∶1;(3)lI級(患者接受機械通氣,并且需要多個輸液/注射泵進行治療,或有復雜的監測和需要頻繁吸痰)護士:患者為1.5∶1;(4)IV級[除有Ⅲ級情況外,患者同時接受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或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IABP)治療],護士:患者為2∶1。

2國內ICU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足現狀

2.1護理人力資源數量不足: ICU是各類危重患者集中治療、監測的特殊病房。工作量大,治療手段繁多。國內監護室患護比為1∶3~4[2],目前,國內醫院患護比實際為1∶2.5[3],由此可見.ICU護理人員普遍缺編。護理人力數量的不足導致了日均護理工時的急劇上升,不能滿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需要。

2.2護理隊伍結構不合理:ICU病房具有工作量大、病情緊急、變化快的特點,操作技術復雜,設備現代化,因此要求護理人力整體知識水平普遍較高。而目前ICU護理人員學歷、職稱普遍偏低,職稱結構以護士和護師為主體,主管護師只占少數,而副高職稱以上護理人員則無,護理人才斷層現象在所難免。由此可見,整體知識水平偏低,制約了護理人員素質的提高。

2.3護理隊伍不穩定:由于護理工作繁雜辛苦、夜班多、收入與辛苦程度不成正比、職業風險高、工作壓力大和工作負荷重,客觀上主要是護理職業生涯發展受限,自身發展機會少。與同年資的醫生相比晉升和深造的機會也比較少,護士自我實現的需要得不到充分的體現[4]。跳槽的護士數量逐年增加,造成了護士人力的流動性大,給ICU的護理工作帶來極大影響,降低了ICU成為一個經驗豐富、高效團體的可能性。

3 ICU護理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3.1合理配置護理人員:為了兼顧ICU質量及效益和維護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可依據實際日均護理工時,根據不同病種、疾病危重程度來配置當班護士的人數。配置的護士數量和結構應滿足患者專科和基礎護理需要,并隨著醫療護理的不斷開展而動態地調整。國外醫院病房高、中、初級護理人員配置一般為1∶2∶4,能夠較好地發揮高級護理人員業務指導作用,保證基礎護理工作的落實[5]。國內學者認為理想的職稱結構比為護士30%、護師30%、主管護師30%[6],學歷結構應該以大專、本科學歷為宜。分層次使用護士是提高護理人力利用效度的主要途徑.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合理控制護理人力成本。

3.2優化排班:目前國內外各大醫院都在探索排班模式的改革,其中報道較多的有:(1)彈性排班法[7]:即根據科室每日的工作量排班,每周的上班時間按小時計算,值班制與備班制相結合,并要求護士能隨叫隨到。(2)自我排班法:即指護理人員自己參與排班的一種模式。由護理人員按照科室的排班模式,根據各自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班次。如同職稱的護士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及身體狀況來選擇。 3.3嘗試科內科間的短期調動:例如中心1CU可以與對其利用率較高的幾個科室聯合,設總護士長。總護士長可調動幾個科室的護理人員,特別是當大手術較多時,ICU會短期出現一個病人的高峰期,而普通病房的工作量會相對的減少,此時可派普通病房的護士到ICU幫助,而當有大批病人出1CU時則相反。

3.4優待護理人員,減少人員流失。調查顯示:ICU護理人員的流失量明顯大于其它科室,大量有經驗的護士流失給ICU的護理工作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因此管理者應考慮:(1)減輕工作強度:采取科學的人員配置,盡量配備先進的設備;(2)改善工作環境:合理布局,減少噪聲來源,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共同協作的工作環境;(3)激發工作動機,適當增加ICU護士的晉升及深造的機會。

3.5聘用文秘和助理護士承擔間接護理項目:護士承擔了大量的間接護理項目和一些非技術性的護理項目,使得護士的勞動強度增大,建議由初級護士承擔低技術性的基礎護理項目;聘用文秘處理護理文書,同時簡化護理文書的記錄方法,避免重復勞動;成立護理臨床支持系統,減少護士外出的時間比如領藥、維修機器、護送患者檢查等。

4ICU護士的培訓與考核

國外重癥護理教育多安排在基礎護理教育結束、獲得護士資格后。一些國家還設立了重癥監護護理教育的專業團體,ICU的護士必須通過嚴格的專業考試和能力測試,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CCN)后才能擔任ICU的工作。目前國內在這些方面均不能與國際接軌,針對此種現狀,首先要建立相應的教學體系,對ICU護士進行常規化教育。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重癥護理教育體系應包括急救技術、急救護理、臨床護理專家的培養以及使用床邊臨床判斷及醫療設備應用等內容[8]。目前國內外較為成功的教育模式有:根據醫院實際建立協會,團體委員會舉辦重癥護理現場表演;建立重癥護理協作網絡;建立國際重癥護理教育互聯網;建立重癥護理圖書館等。同時加強高等護理教育中重癥護理學的份量是解決人力缺乏,提高ICU護理質量的重要途徑。

[1]Tamow-Mordi Wo,Hau C,Warden A,eta1.Hospital mortality in relation to stall workload:a 4-year study in an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J].Lancet,2000.356(9225):185-189

[2]王志紅,周藍妹.危重癥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8~9

[3]藍惠蘭,黃惠根,譚杏飛,等.綜合ICU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的探討[J].現代臨床護理,2005,4(1):39

[4]呂冬梅.護理人員人力流失的原因動態管理[J].現代護理,2003,9(11):879~880

[5]Antonazzo E,Scott A,Skatun D,et a1.The labour market for nursing:a review of the labour supply literature[J].Health Economics,2003,12(6):465~478

[6]趙冬梅.護理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衛生經濟,2000,19(2):44-46

[7]胡淑元,劉艷秋.實行彈性排班的嘗試[J].現代護理,2003.9(2):142

[8]15 張建偉.重癥監護病房護士培訓狀況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l,36(5):364-368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