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強化縣級醫院護理管理應從多層次入手
雷志萍 郭玉潔 何靜
: 【摘要】目的 通過應用先進的管理手段,達到護理工作貼近患者、服務患者。方法 推行護理文化,全面開展人性化服務以及采用柔性管理等手段,達到預期的效果。結論 適應形勢,優質服務,呼喚親情。
【關鍵詞】護理 文化 管理 服務
護理隊伍幾乎占據著醫院技術人員的半壁江山,是一個需要密切協作,訓練有素,服務技能精湛的技術團隊。作為這個團隊領頭雁的護理管理者,必須學會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來引領這個團隊。作者長期從事縣級醫院的護理管理工作,在實踐中深深感到,隨著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加強護理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 把護理文化建設做為抓手
1.1護理文化作為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凝聚、協調、激勵、規范、陶冶、團結和穩定護士隊伍的功能。創建醫院護理文化,管理者不能將此停留在表面形式上;重要的是要想方設法培養廣大護士在內心深處對護理工作崗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及具備富有積極向上的使命感、自豪感、奮進感。在護理過程中,護士要學會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服務對象的文化需求、信仰和行為方式,對健康、疾病的觀念。
1.2掌握護理文化技巧,建立護理人文關懷準則 要堅持不懈地教育護理人員,樹立方便關愛無死角,尊重人格無例外,心理溝通無距離,處置診療無遺憾的服務理念。在護理實踐當中打造出護理文化特色品牌;親情服務、溫馨服務、賓館式服務模式。要善于發現團隊中每個人的特長,并根據其特長做到優勢互補。
2 在護理隊伍中全面推行人性化服務
2.1注重培養護士對患者生命與健康,權利和需求,人格和尊嚴的關心和關注的習慣養成。工作中嚴謹和一絲不茍,體現在開展整體護理內外環境所需的人性氛圍,樹立“護理一個患者,交一個朋友;做一項護理操作,出一個精品的護理服務質量”理念。讓標準和制度通過人性化服務與護士的個人行為融合在一起,釀就良性的工作習慣。
2.2從服務環節做起,以患者的需要為第一選擇。從方便管理向方便患者轉化,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方便讓給患者,困難留給自己,切實推進各種便民、利民措施。
如:①在門診、住院處設立全程導醫、導診服務。②院內全程接送患者檢查治療。③免費提供開水、輪椅、推車。④提供電子顯示屏、多媒體方便患者查詢。⑤構建科普教育長廊。充分體現人性化的思想和理念,使服務工作盡人意,合人性,使得患者在良好治療的同時感受到人性化服務的溫馨。
3 采用柔性化管理
3.1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突出柔性化管理 在工作中積極運用人本原理,充分調動“人”的積極因素,提高管理水平和護理質量。充分尊重每位護士的主體自覺性,采用目標管理,自主管理來提高工作吸引力。創造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讓護理人員能夠敞開心扉,有過不飾,形成平等協作的關系。 3.2管理者要以人格魅力發揮表率作用,營造嚴寬相濟的工作氛圍,注重情感交流,善于發現每個人的閃光點。鼓勵幫助她,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使年輕護士健康成長,高年資護士更加成熟。在日常工作中用心創造病人感動的同時充分享受工作中的快樂。
4 適應新形勢,銳意進取,把優質服務不斷引向深入
4.1縣級醫院作為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的龍頭老大,在深化醫藥體制改革中擔當著排頭兵的角色。如何使護理工作適應這一新形勢,是縣級醫院護理管理者的新課題。護理工作是醫療服務質量的基礎,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受益于高質量的護理,這既是護理專業的任務和目標,也是護理專業發展所遵循的原則。因此,在新醫改的大背景下,護理工作要在強化規范行為,注重內涵建設,貼近臨床,貼近社會,滿足患者更高護理需求上狠下工夫,使患者在新醫改中能享受到“看得著,摸得到”的實惠。
4.2衛生部今年倡導的優質護理服務就是一個很好的抓手,做好基礎護理是這項工作的切入點。我們一定要將患者視為一個整體,滿足其身體、心理、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幫助患者排憂、減輕焦慮和恐慌。
4.3按照新醫改方案,完善護士的績效考評,將護理患者的數量、病情危重程度、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等要素相結合,并與護士的薪酬、晉升、評優相掛鉤。做到“多勞多得、優勞優獲”。建立符合護理工作特點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用人機制,進一步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使其為護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總之,作為護理管理者,要不斷創新意識,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用先進的管理理念,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贏得患者的信任和好評。在復雜多變的社會大轉型時期,呼喚親情和人性的回歸是社會的需要。而讓患者能夠在病痛當中真正享受到高品質的,多層次的,突顯人文關懷的優質護理服務,既是患者的愿望,也是新時期護理管理者矢志追求的工作目標。
參 考 文 獻
[1]李小妹.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周秋蓮,朱海萍.情緒資本管理理論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2005,1(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