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護理及健康教育
李萍
【關鍵詞】 流感;H1N1;護理;健康教育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人群普遍易感的新型流感,由于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可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致使人們“談甲色變”。但是,現代醫學告訴我們,甲型H1N1流感完全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在臨床治療甲型H1N1患者過程中,加強護理,實施心理撫慰,開展健康教育指導,為縮短療程,及早發現和減少重癥危癥病例的發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9年10月14日至29日利川市人民醫院內三科收住發熱、咳嗽患者112例,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齡13~29歲,平均22歲。經治療痊愈出院81例,其余31例仍在住院治療中。其中5例經市疾控中心抽樣做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病毒。現以1例確診甲型H1N1流感病例為例,將護理及健康指導體會介紹如下。
1 病例資料
患者女,19歲,在校學生,所在學校近期發生多例具有發熱和急性呼吸道癥狀的病例。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干咳無痰)、頭痛、乏力。入院檢查:T 38.5 ℃,P 102次/min,R 21次/min,BP 130/84 mm Hg,發熱面容,精神不振,咽部充血,雙側扁桃體Ⅱ°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晰,無干濕啰音。實驗室檢查:WBC 6.9×109/L,RBC 4.15×1212/L,Hb 122 g/L,PLT 2.88×109/L。咽拭子培養甲型H1N1病毒陽性。加強了對患者病情、心理、飲食等方面的觀察和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5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2 護理
(1)由于此病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加之人群普遍易感,給患者心理上造成恐懼、不安和憂慮的心理。故護理過程中給予患者理解和關心,為患者解除思想顧慮及恐慌心理,使其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2)呼吸道隔離:住單間或同病種共住一室,勤洗手,常通風,必要時戴口罩。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病室每日消毒2次,出院轉科等做終末消毒。告知患者消毒隔離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3)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密切注意體溫的變化,高熱(39 ℃以上)時予以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無效者予以藥物降溫(遵醫囑給藥),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30 min后測量體溫并記錄于護理記錄單。大量出汗時,及時更換衣服,體溫驟降時,予以保暖。注意保持口腔及皮膚清潔。(4)進清淡易消化飲食,以高維生素高碳水化合物為益,避免進食刺激性生冷硬食物。告知患者多飲水。(5)高熱者臥床休息,減少消耗。遵醫囑補充平衡鹽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6)霧化吸入:局部用藥以減輕水腫,濕潤呼吸道,減輕干咳癥狀。
3 健康指導 (1)指導患者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的基本知識,更好地做好自身防護。流行期間,減少集會,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 勤洗手,勤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密度。(2)早發現、早隔離,減少病毒的傳播。如有發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3)癥狀輕者居家隔離,住單間,常開窗通風,不宜外出,盡量減少與高危人群的接觸。離開隔離房間時戴口罩。注意洗手和個人衛生,多飲水,注意休息。根據醫囑按時服藥。密切注意病情變化,一旦出現高熱等癥狀時,立即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