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精神科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探索和實踐

劉學茹

【關鍵詞】 精神科;人性化護理

【關鍵詞】 精神科;人性化護理

人性化護理是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消除疾病痛苦,恢復身心健康,滿足病人需求的一種新的服務理念[1]。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如何在新形式下對護理隊伍進行管理,打造護理品牌,是護理管理者面臨的新課題。我院精神科在護理工作中融入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推行人性化服務,其中心就是創新一種人性化理念,創建一個家居式環境,營造優質服務氛圍,奉獻一片愛心。

1 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

實施人性化護理是護理服務的最佳模式。護士是實施人性化護理的主體,在對精神科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同時,如何對護理人員實行人本管理,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是實施人性化服務的基礎[2]。

1.1 轉變護理人員服務意識,發揮服務承諾的導向作用。功能制護理向整體護理轉變的過程是護理理念與行為變革的過程。為了從深層次上引導護理人員進行理念與行為的變革,我院精神科經常開展職業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強化服務理念,并開展相關專題討論,如“怎樣在護理工作中體現人性化關懷”、“哪些言行有悖于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假如我是病人”等,使護理人員明確人性化服務的意義,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從要我服務到我要服務。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價值和行為準則,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積極實踐“有困難找護士”、“真情滿病房,處處有護士”的護理服務承諾。

1.2 營造人文關懷氛圍。努力促進護理人員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建立信任、團結、友愛、互助、互諒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以期達到護理工作的連續性、整體性。建立護士檔案,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的合理需要得到滿足。認真對待護理人員的合理建議和意見,使人性化的關愛得到延伸和升華。

2 對精神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

2.1 服務設施人性化?;颊唛L期住院,生活上多有不便,為此我院在各病區配制了冰箱、洗衣機、微波爐、消毒柜;在娛樂室還配備了保溫桶、一次性紙杯、吸水管、保鮮袋等。不僅方便了患者,同時也方便了家屬。夏天―將一成不變的休養服裝,更換為五顏六色的T恤衫,不僅賞心悅目,同時還可減輕患者的緊張與恐懼。

2.2 室內裝飾藝術化。結合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對病區、病室進行藝術化、樂園式的布置。墻壁上裝飾風景畫、水果畫等,增加春天的氣息,使患者感到神清氣爽;工療室貼上手工制作的圖案、裝飾品、字畫等,使病區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探視室墻壁掛上靜態的壁畫和寓教于樂的彩色健康宣傳欄;春節期間各科紛紛掛上節日的燈籠,張貼喜慶的春聯,讓每一處角落都充滿溫馨的氣息。

2.3 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個人愛好等,開展臺球、麻將、撲克、象棋、五子棋、唱歌、繪畫、看報、讀書、手工工藝等活動,定期舉行患者之間、護患之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繩等比賽活動。

2.4 生活技能訓練

2.4.1 成立工休委員會,由休養員選出委員、病室組長負責監督工作。制定每日活動安排,每月底召開工休委員會,評選優秀休養員。對于優秀休養員我們除上光榮榜外,還頒發笑臉勛章,鼓勵大家互相學習。

2.4.2 加強生活技能訓練。督促住院患者洗漱、整理床單、被套、床旁桌衛生,不斷加強生活技能訓練。為了將這種枯燥的技能訓練保持下去,我們定期舉辦鋪床比賽,醫生、護士、休養員共同擔任評委。通過舉辦各種競賽活動,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也使患者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加速了疾病的康復。

2.5 親情教育

2.5.1 稱呼的改變。醫護人員每天上班見到患者時候,應給于問候。在稱呼上盡量滿足患者在社會上及單位上的稱呼,根據職業的不同叫老師、師傅、教授或其他職務等,為患者找回一種被人尊重的自信,同時也和諧了醫患關系。

2.5.2 每逢重大節假日為患者組織聯歡會。節日聯歡會上豐盛的食品、特意邀請的家屬,使患者充分感受到節日帶來的歡樂和家的溫暖。

2.6 搭建健康交流平臺 為滿足患者及家屬對健康知識的需求,我們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搭建醫患健康交流平臺。

2.6.1 實施系統的健康教育和行為矯正。對有健康需求的患者,由主管護士與患者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循序實施,并按照質量標準進行效果評價。行為矯正旨在彌補患者的社會功能缺陷、恢復社會交往能力,建立所需行為[3]。而逐步、少量、反復多次的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強化行為矯正,可以有效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我們還根據患者的一般情況、疾病特點、健康需求、文化水平精心編寫了健康教育講義,開展了個人和集體等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

2.6.2 制備連心卡。連心卡是對患者健康維護、開通健康綠色通道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主要內容有愛心囑咐語、急救電話、咨詢電話、病區簡介、病員及家屬須知等。如果病員病情變化,需要住院治療者可直接進入病房。連心卡在患者出院時贈于患者,起到急救指南作用,增加了病員的安全感,密切了醫護關系,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3 效果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如何體現人性化護理是我們護理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精神病患者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他們大多缺乏自知力,不能主動配合治療。因此,創造良好的醫療環境,營造和諧、溫馨的修養氛圍,追求人與文化的和諧發展,展示人性關愛的蹤跡已成為醫院發展的主旋律[3]。

通過在精神科病房開展人性化護理的新舉措,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主動服務意識得到增強,護患關系更加融洽,滿足了患者及家屬的需求,促進了患者疾病的康復,同時也實現了我們人文關懷及人性化護理的服務宗旨。

[1] 蘇敏誼.人文關懷成為護理專業發展的主旋律[J].廣東省護理管理,2003,(1):46

[2] 丁炎明.以人為本護理服務的探索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39

[3] 揚麗黎.健康教育協調員在醫院服務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7):522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