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臂叢神經損傷的康復護理

余亮

【摘要】 對38例臂叢神經損傷患者的康復護理,結果效果滿意,正確的臨床診斷及顯微外科技術,細心的康復護理,科學的功能鍛煉,以及適當的物理治療和積極的心理輔導將有利于臂叢神經損傷后上肢功能的恢復。

【關鍵詞】臂叢神經 損傷 康復

臂叢神經由頸C5~8與T1神經根組成,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有些小分支分布到胸上肢肌、背部淺層肌和頸深肌[1]主要的分支有:(1)胸背神經;(2)胸長神經;(3)腋神經;(4)肌皮神經;(5)正中神經;(6)橈神經;(7)尺神經。臂叢神經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覺和運動。臂叢神經損傷是由工傷、交通事故,或產傷等原因引起的一種最嚴重的周圍神經損傷[2]。由于生理解剖的特點,臂叢神經損傷后治療較困難,療效也不甚理想。受傷后患者上肢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遺留終生殘疾。此病的護理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正確的臨床診斷及顯微外科技術,細心的康復護理,科學的功能鍛煉,以及適當的物理治療和積極的心理輔導將有利于臂叢神經損傷后上肢功能的恢復。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們共收治由各種原因所致的臂叢神經損傷38例,在對其實施康復護理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臂叢神經損傷患者共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齡19~53歲,平均32歲。左側15例,右側23例。病程10天~1.5年,平均6月。閉合性損傷者24例,開放性損傷并行臂叢神經修復術者14例。

2 心理護理

臂叢神經的損傷對患者上肢功能產生巨大的影響,患肢功能的缺失使患者失去部分自理能力,對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影響。部分臂叢神經損傷的患肢伴有灼性神經痛,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肢體的疼痛,僵硬,皮膚變色,多汗以及骨質疏松等。給患者增加了心理負擔,使患者感到痛苦,焦慮。

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應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耐心介紹神經損傷的修復機制及最新的治療方法,用以轉移注意力,鼓勵患者,緩解焦慮。說明神經損傷后恢復的特點,及神經生長恢復的緩慢性,使患者有長期治療的思想準備,增強康復的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主動配合治療。

3 物理治療

對臂叢神經損傷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治療,促進神經損傷的修復及防止肌肉萎縮。包括電刺激、紅外線、超短波等。電刺激治療可長期進行直至患肢功能恢復。其主要作用是延緩神經變性和肌肉萎縮,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環和營養,促進神經再生。另外配合紅外線、超短波治療。電刺激治療每天進行兩次,每次為30 min,采用頻率為20Hz的低頻脈沖電刺激。紅外線和超短波治療每天一次,每次為20min。 4 運動治療及康復訓練

對于開放性臂叢神經損傷修復術后的患者,根據手術方式不同,采取不同的功能練習方法。一般來說,術后3天開始給傷口水平以下肌肉進行按摩,3~5次/d,10min/次,并適當活動未固定的關節,以改善靜脈回流,減少腫脹。術后1周開始肌肉舒縮運動,并指導患者對未固定的關節進行主動或被動伸屈運動,有助于改善失神經支配肌肉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直。術后4周當肌肉出現收縮時,練習上肢屈伸、提肩等運動,訓練時注意活動幅度由小到大,次數由少到多,被動與主動相結合,后期可給予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物品進行感覺功能訓練和作業能力訓練。同時可使用一些手部鍛煉器械輔助練習。對于閉合性臂叢神經損傷的患者,也要指導患者做主動、被動活動,以健側肢體帶動患肢活動,以促進神經再生。護士指導患者做健側肢體的夾持、伸展、抬臂動作,最好配合器械鍛煉。每天訓練3~4遍,每遍400~500次。

5 預防

再損傷臂叢神經損傷后,可引起支配區域皮膚營養性改變及患肢感覺功能障礙,極易被凍傷、燙傷、碰傷等再損傷,且不易愈合。為此協助患者經常用溫水擦洗患肢,恢復皮膚溫度,避免日常活動過度引起區域性炎性反應,可經常行向心性涂油按摩和未固定關節的被動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關節活動度,提高肌肉張力,同時置肢體于功能位,防止肩關節脫位和畸形的發生,為術后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6 神經營養藥物應用

神經營養藥物比較多,我們一般采用維生素B1、B6各10 mg,彌可保片500μg,每天3次口服。臂叢神經損傷后,細致科學的康復護理不僅能延緩肌肉萎縮,防止關節僵直,還能有效地刺激移位神經的再生,加快神經生長速度,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復。臂叢神經損傷的康復護理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幫助患者掌握必要的康復知識,達到了滿意效果,使得康復工作 加具有專業性和針對性。

參 考 文 獻

[1]劉寶娟.臂叢神經損傷的術后觀察與護理.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26):3905-3906.

[2]舒燕.臂叢神經損傷術后康復護理.中醫正骨,2007,19(11):77.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