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質量評估及護理干預

吳惠曉

【摘要】 目的:探討睡眠護理干預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對我院2007年3月~2008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進行睡眠質量評估,并比較干預前、后患者睡眠質量改善情況。結果: 通過對本組患者入院后第1、7、12天睡眠質量評估發現,120例中86例患者PSQI總分>7分,占71.7%。其中入睡困難45例,占52.3%;睡眠時間減少20例,占23.3%;早醒10例,占11.6%;使用催眠藥物11例,占12.8%。86例患者進行相應睡眠護理干預后睡眠質量與干預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質量較差,護理人員應重視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護理, 并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質量。

【關鍵詞】 老年人;睡眠質量;護理干預;心血管疾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on sleep quality of elder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Assessed the sleep quality of 120 elder case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dmitted from March 2007 to June 2008 with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and compared the improvement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assessment showed 86 cases had PQSI score more than 7 (71.7%), including 45 cases with difficulty falling asleep (52.3%), 20 cases with decreasing sleep time (23.3%), 10 cases with early awakening (11.6%) and 11 cases with hypnotics (12.8%).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leep quality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Conclusion: Elder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usually had bad sleep. The nursing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KEY WORDS] Elder; Sleep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睡眠質量直接關系到人類生命質量[1]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常因環境、年齡、生理病理及藥物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睡眠障礙。我院對2007年3月~2008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估并實施護理干預,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3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作為評估對象。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齡59~81歲,平均(67.3±4.7)歲。120例患者中風濕性心臟瓣膜病23例,冠狀動脈性心臟病32例,高血壓34例,心衰15例,擴張性心肌病16例。本組患者在環境、溫度、濕度及光線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睡眠質量評估方法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對12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于入院后第1、7、12天進行進行睡眠質量評估。數據通過患者自我介紹睡眠情況以及護士通過睡眠評估工具(SPAT)測量患者睡眠數量的方法收集。

1.2.2 睡眠質量評估指標

PSQI總分范圍為0~21分。PSQI總分≤7分時認為睡眠質量較好,總分> 7分睡眠質量差,總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2]。

1.2.3 護理干預措施

(1)心理干預。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由于睡眠環境的改變,病房內噪聲的影響以及同室病友的作息習慣等因素導致睡眠障礙,此時應及時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了解引起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同時還應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以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狀態。(2)誘導睡眠。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滿足患者睡前的生活習慣,如睡前熱水泡腳,飲用熱牛奶,讀書,聽音樂等,盡可能避免和減少不良刺激。 (3)睡眠行為干預。要求患者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制定規律的活動和休息時間表,遵守作息制度,按時起床,強調睡眠質量而不是睡眠時間,減少白天睡眠時間。(4)排除藥物干擾。了解確需服藥患者的藥物效果,正確指導患者服藥,避免在夜間睡前服用影響睡眠的藥物。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患者入院后第1、7、12天睡眠質量評估發現,120例中86例患者PSQI總分> 7分,占71.7%。其中入睡困難45例,占52.3%;睡眠時間減少20例,占23.3%;早醒10例,占11.6%;使用催眠藥物11例,占12.8%。護理干預后,入睡困難、睡眠時間減少、早醒、使用催眠藥物較干預前均有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表1 86例老年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睡眠改善情況 n(略)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

3 討論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由于年齡、住院睡眠環境的改變、噪聲的影響、所患疾病引起的擔憂和焦慮等因素影響睡眠質量。同時心血管病患者在夜間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肌供血不足或因靜脈回心血量增加,導致心肌缺血、低氧,容易使患者胸悶、憋氣,導致驚醒進而失眠。失眠對心血管病患者來說是一種應激[3],而應激可增加兒茶酚胺(特別是腎上腺素)的分泌,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呼吸加快等。Manabe等[4]報道,應激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出現陣發性心動過速、房性和室性早搏等,不利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康復,夜間失眠、入睡困難的老年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高于一般老年人[4]。 本組PSQI總分>7分的患者86例,占71.7%,說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存在嚴重的睡眠障礙。通過對86例進行相應護理干預后,患者在入睡困難、睡眠時間減少、早醒及使用催眠藥物等方面與干預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對老年心血管病睡眠質量差的患者除藥物治療外, 實施合理的睡眠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睡眠質量,有利于患者康復。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