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護理干預對重癥支氣管哮喘急救的影響
佚名
摘要:目的 探討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救應用流程化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治療的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63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急救護理,觀察組實施急救流程化護理,觀察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緩解14例,好轉16例,無效2例,死亡1例,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緩解11例,好轉10例,無效5例,死亡4例,總有效率為90.91%,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流程化護理能縮短患者急救時間,緩解哮喘癥狀,提高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急救有效率,及時地挽救患者生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流程化護理;重癥支氣管哮喘;急救 重癥支氣管哮喘是指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是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哮喘持續發作會導致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循環衰竭及酸堿平衡失調[1],病情迅速惡化從而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來,哮喘病護理作為醫學研究的重點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對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流程化護理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治療的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63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齡16~67歲,平均年齡(40.25±2.46)歲;病程2~22年,平均病程(12.51±2.43)年。對照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15~69歲,平均年齡(39.63±2.45)歲;病程3~21年,平均病程(13.47±2.2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標準,均有哮喘病就診史。排除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無應用藥物禁忌證。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吸氧、輸液、抗炎、平喘、解痙等常規急救護理治療。觀察組給予急救流程化護理,具體護理流程分院前急救護理、運送途中急救護理與院內急救護理,(1)院前急救護理:當救護車到達至現場時,應立即為患者采取半坐或端坐臥位,給予正確的吸氧,吸氧時保持呼吸道濕潤,防止氣道痙攣。對意識障礙患者給予S型口咽管,可以防止舌下墜,增加通氣,給予可拉明、洛貝林、納洛酮等呼吸興奮劑靜點,呼吸衰竭者可行球囊面罩輔助呼吸,必要時行氣管插管進行機械通氣。昏迷患者應將頭偏向一側。盡快緩解氣道阻塞,糾正低氧血癥,恢復肺功能,注意預防呼吸性酸中毒,并發心力衰竭者可使用西地蘭、速尿等進行強心、利尿治療,休克患者按抗休克處理。同時給予持續心電監測及經皮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心理護理,使其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及安全感,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2)運送途中急救護理:對患者要正確的搬運,搬運時一般病人采取坐位,可用輪椅搬運,休克病人取休克體位用擔架搬運,運送途中密切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保證患者病情不再惡化,盡量縮短途中時間,既要迅速又要注意安全,保持靜脈管道的通暢,注意保暖。應用車載電話報告給醫院,使急診科做好搶救的應急措施,人力、物力準備。(3)院內急救護理:對急救護士要進行職責分工,使急救護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應用于治療,心理護士要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及時宣傳疾病的治療情況,減輕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壓力。患者若煩躁不安、精神緊張,可適當地給予藥物治療,但禁用嗎啡和大量鎮靜劑以免抑制呼吸。監管護士準備搶救儀器(吸痰機、呼吸機、心電監護儀),接心電監護、做心電圖,觀察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變化,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吸氧、吸痰、氣管插管,必要時氣管插管或協助醫生行氣管切開,接呼吸機。準備搶救車、搶救藥品,建立靜脈通道,根據醫囑給予平喘解痙,加強心肌收縮力和減輕心臟負荷,查血氣分析、電解質、腎功能,輸液時嚴格控制40滴min以內的速度。記錄口頭醫囑、各項監測數據,及時補寫搶救護理記錄。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7.0軟件分析資料。計數資料行X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