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護理
質量控制在院前急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實施與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質量控制在院前急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2010年1月1日-2011年1月我院院前急救病人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實施質量控制,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兩組病人的出診速度、急救技術實施的成功率、病人及家屬的滿意率與差錯的發生率的情況。結果:觀察組的出診到達現場時間、急救技術實施成功率、病人及家屬滿意率、差錯發生率四指標各自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管理中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關鍵詞:質量控制;院前急救;護理管理 臨床質量控制管理工作作為公立醫院改革重點內容之一。是兼顧醫療質量管理、效率管理和促進公立醫院改革的具體工作。質量控制做為一種跨學科、綜合性整體醫療管理模式,提供了標準化與科學化的管理模式,并對診療過程實行持續監測和定期評價,有利于醫療服務質量控制和持續改進。隨著醫院管理年活動的深入開展,衛生部出臺了6種“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并作為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重要內容,旨在進一步規范醫院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及管理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1]。本文旨在探討質量控制在院前急救護
流程化護理干預對重癥支氣管哮喘急救的影響
摘要:目的 探討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救應用流程化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治療的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63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急救護理,觀察組實施急救流程化護理,觀察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緩解14例,好轉16例,無效2例,死亡1例,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緩解11例,好轉10例,無效5例,死亡4例,總有效率為90.91%,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流程化護理能縮短患者急救時間,緩解哮喘癥狀,提高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急救有效率,及時地挽救患者生命,值得臨床推廣。關鍵詞:流程化護理;重癥支氣管哮喘;急救 重癥支氣管哮喘是指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是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哮喘持續發作會導致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循環衰竭及酸堿平衡失調[1],病情迅速惡化從而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來,哮喘病護理作為醫學研究的重點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對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流程化護理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
1673例創傷患者的急救與護理支持
摘要:目的:探討創傷急癥急救現狀,尋求提高搶救成功的對策,降低死亡率,促進創傷急癥護理水平。方法:對我院急診科2008年5月~2011年5月期間收治的1673例嚴重多發傷病的患者從受傷年齡、受傷機制、就診情況等方面進行回顧性的調查研究。結果:受傷年齡主要分布在19~51歲年齡段(60%);受傷機制主要包括車禍傷、高墜傷、燒傷,銳器傷等7大類型;全組搶救脫險1522例,搶救成功率91%,死亡151例。其中這些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循環衰竭,院前死亡。結論:在創傷急救過程中,醫務人員應該加強急救意識,準確的判斷傷情,科學的應用急救程序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關鍵。關鍵詞:創傷患者;急救;護理支持;受傷機制;臨床分析 【正文】急診科是一個接診危急重癥的一個科室,對創傷的急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因此急診急救措施是否及時有效是搶救成功的關鍵。現在對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急診急救的1673例創傷患者的病情進行回顧性的研究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患者共1673例,均為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急診急救的創傷患者,年齡主要分布在19
1000例急癥病例的院前急救與護理
摘要:對于現代急診醫療體系來講主要包括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以及危重急癥監護等等這些科室,其中,院前急救已經成為了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當中最核心的一個部分。本文旨在對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齡、性別、發病特點以及預后情況和院前急救護理的主要關系,選取了某醫院2009至2011年的院前急救患者來進行具體的研究,從而得出有意義的結論。關鍵詞:急癥;病例;急救;護理 一、資料和方法 (一)資料 選取了某醫院2009年至2011年的院前急救患者1000例,其中有577例患者為男性,另外423例患者為女性;其年齡分布為12至83歲,其中,年齡范圍屬于60至80歲的患者有309例,所占的比例為30.9%,年齡范圍屬于40至59歲的患者有355例,所占的比例為35.5%,年齡范圍屬于20至39歲的患者有237例,所占的比例為23.7%,年齡范圍屬于12至19歲的患者99例,作戰的比例為9.9%。 (二)所屬病科的類型 有500例患者的病科是內科,所占的比例為50%,在這500例患者當中,有160例患者為心血管內科,在內科患者當中所占的比例是32%,有105例患者為消化內科,在內科患者當中所占的
關于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患者的急救與護理
【摘要】 目的探討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病人的急救護理措施。方法對25例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患者的急救、手術、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5例未做手術均死亡,18例手術后治愈10例,殘疾6例,死亡2例。結論傷后嚴密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及時發現腦疝早期征兆,果斷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盡早手術是成功的關鍵;術后積極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保護和恢復腦功能;加強對易發器官的功能保護和檢測,防止并發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減少受累器官個數,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質量的有效保證。【關鍵詞】 顱腦損傷;腦疝;護理對25例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患者的急救、手術、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1觀察要點1.1顱內壓增高頭痛、嘔吐、視盤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依據,但三主征同時出現并不多見,尤其是早期。頭痛是最多見的癥狀,也是顱內壓增高的早期表現,特別是頭痛對解熱鎮痛藥無效、而對脫水降顱壓藥效果明顯者,可高度提示顱內壓增高的存在。視盤水腫是顱內壓增高最晚出現的癥狀。1.2意識狀態意識障礙是顱內壓增高、腦疝出現前的最常見的癥狀,尤其是小腦幕
關于多發性創傷患者呼吸道梗阻的急救護理
作者:劉喜文張茹英尼春萍趙麗文楊萍【關鍵詞】 多處創傷關鍵詞: 多處創傷;氣道梗阻;急救;護理0 引言多發性創傷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如處理不及時,將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轉歸.在多發性創傷后現場、后送途中及醫院創傷急救室三個環節的急救護理中及時解除呼吸道梗阻,糾正低氧血癥,可減輕對患者的繼發性損害,為專科進一步救治創造有利條件,對降低死亡率、減少殘廢率有重要作用.1 臨床資料本組患者268(男216,女52)例;全部患者系1994-01/2000-06來唐都醫院就診收容的患者.受傷部位:重型顱腦傷136例,頜面傷19例,多發肋骨骨折36例,胸部傷合并嚴重創傷性濕肺34例,肢體骨折25例,頸椎傷3例,胸腹聯合傷11例,高位截癱4例.2 急救護理①護士應積極配合醫師,迅速判斷傷情,及時清除口咽部分泌物,放置口咽通氣導管,解除患者呼吸道梗阻的各種因素,保持呼吸道通暢[1] ;②對多發性肋骨骨折但無血、氣胸的患者,果斷采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呼吸機輔助呼吸;③對急性肺
關于特重型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急救護理
作者:劉喜文高建新尼春萍張嶸【關鍵詞】 殺蟲藥關鍵詞: 殺蟲藥;有機磷中毒;急救;護理0 引言有機磷農藥中毒,起病急,發展快,預后兇險.早期急救護理措施正確,直接影響到患者的預后.唐都醫院從1993-01~1999-12,收治特重型有機磷農藥中毒36例,救治成功30例,死亡6例.1 臨床資料36(男6,女30)例,年齡14~70歲,中毒途徑為口服DDV32例,口服氧化樂果4例,服藥量均在100mL以上.①清除毒物,盡快將患者脫離中毒環境.②插洗胃管,迅速用涼開水洗胃至排出水清亮,特殊氣味基本消失,液體總量約為15000~20000mL,立即im解磷注射液4mL,留置洗胃管2h后再洗胃一次.③氣管插管,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正確的體位,呼吸機輔助呼吸.2 討論有報告特重型有機磷中毒死亡率達60%.本組特重型36例,搶救成功率達83%,急救護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①對呼吸衰竭者,先行氣管插管,保證呼吸道通暢,然后再行洗胃,比較節省時間.②早期
關于1例羊水栓塞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急救與護理
作者:范云秀 李秀麗 劉愛華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肺栓塞、休克和彌散吸血管內凝血(DIC)等一系列癥狀的綜合癥。其發病急、病情兇險,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發生在足月分娩者死亡率可高達80%。我院婦產科于2010 年1 月成功搶救了一例羊水栓塞致產后出血行子宮全切術,腸系膜動脈栓塞致4/5小腸切除,以及腎臟衰竭,心力衰竭等多臟功能衰竭的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現將急救與護理報告如下:1 病歷介紹患者女,36 歲,農民,因停經9 月余,下腹墜痛1 小時入院,住院后完善各項檢查,產程進展順利,于1 月12 日4:30經陰分娩一健康女嬰,胎盤胎膜10 分鐘后完整娩出,陰道流血較多,查軟產道無裂傷,宮縮欠佳,立即給予促進宮縮、止血、輸血等治療,陰道流血持續不斷,患者表現胸悶、頭暈,立即輸血、吸氧的同時,行子宮全切術。術中見子宮約5 個月妊娠大小,較軟、顏色蒼白。手術過程順利,術中給予補液,輸血,靜滴升壓藥治療,8:00手術結束,患者無尿,靜推速尿80 mg,尿量增加,血壓平穩。術后繼續補液、輸血、吸氧,并應用抗生
淺議院前急救的護理
【摘 要】 院前急救是指受傷或發病時,由急救人員實施現場救治及監護的行為。他的主要任務是搶救生命,減少傷病員并發癥,迅速轉運,降低死亡率。院前急救除具有救死扶傷的職業特點外,還具有其他獨特的社會性、時間性、獨立性、艱苦性、困難性,不可預測性等(3)。為此,院前急救護理不同于院內護理而具有其特定性。【關鍵詞】 淺談;院前急救;護理1 院前急救護士的素質1.1 院前急救護士的業務素質由于院前急救的救治現場不定性,所救治的傷病員涉及的病種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等多個專業性疾病,而救護車所攜帶的醫療器械及藥品相對有限,工作空間狹小,護理工作難度大。作為院前急救護士,應具備全科護理知識,既要具有多科疾病病情觀察能力,又要有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反應敏捷,處置果斷,才能順利完成每次院前急救護理任務。1.2 院前急救護士的心理素質院前急救任務中有相對一部分是意外災害事故,死傷人員眾多,現場場面慘不忍睹,有時事故發生在晚上,則更增加了其恐怖性。這要求院前急救護士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現場急救傷病員
關于28例氣管異物患兒的急救與護理
: 【摘要】目的:回顧性總結氣管異物患兒的急救、術前、術后護理要點。方法:對28例氣管異物患兒進行支氣管鏡異物取出手術前后精心護理。結果:28例均治愈出院。結論:有效的急救措施及手術治療,完善的術前準備及精心的術后護理可有效提高患兒治愈率。出院指導及加強看護是防止再次發生的基本保證。【關鍵詞】氣管異物;患兒;急救與護理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我科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氣管異物患兒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齡7/12 歲-6歲,平均年齡1.5歲。異物存留時間:最短2h,最長12M,大多數1-3d。一月內再發異物者1例。異物種類多為:瓜子、花生、黃豆等。單側氣管異物9例,以右側為主。總氣管異物19例,農村25例,城市3例。1.2手術方式:全麻下行支氣管鏡檢+異物取出術。2急救解除呼吸道梗阻,爭分奪秒的搶救生命。2.1院前急救:當孩子發生異物嗆入氣管時,家長千萬別驚慌,首先應清除鼻腔和口腔的嘔吐物或食物殘渣,然后用下列手法誘導異物排除:2.1.1推壓腹部法:將患兒仰臥
關于1例頭孢匹胺致過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護理
: 【摘要】對1例靜脈滴注頭孢匹胺后致過敏性休克患者即行腎上腺素、地塞米松、胺碘酮、心電監護、人工心肺復蘇等緊急救治,住院8d后康復出院。提出護理人員要提高對頭孢類抗生素致過敏的認識,在患者靜脈滴注頭孢匹胺前最好用原藥物配皮試液行過敏皮試。【關鍵詞】頭孢匹胺;過敏性休克;急救;護理頭孢匹胺屬于第3代頭孢菌素,對革蘭氏陽性菌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對包括革蘭氏陰性菌在內的細菌亦有廣譜抗菌作用,同時對綠膿桿菌等非葡萄糖發酵革蘭氏陰性桿菌有很強的抗菌作用[1]。我科在2010年6月收治1例靜脈滴注頭孢匹胺后致過敏性休克的患者,現將急救與護理報告如下:1病例簡介女,29歲。平素體健,即往無過敏史,頭孢唑啉皮試陰性后,靜脈滴注生理鹽水250ml+頭孢匹胺2g,輸注完后5分鐘出現胸悶,呼吸困難,伴意識喪失,雙眼上翻,四肢抽搐,考慮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給予人工心肺復蘇,行腎上腺素、地塞米松靜推等急救措施,心電監護接上后示: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血壓測不出,氧飽和度50%,給予利多卡因靜推,多巴胺升壓,對癥處理(腎上腺素,胺碘酮針,地塞米松針)后
關于門診輸液過程中發生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及護理
: 【摘要】目的:在門診輸液過程中發生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及護理體會。方法:我科近1年來對在門診輸液過程中救治的3例高熱驚厥患兒的病例進行經驗總結。結果:救治的3例高熱驚厥小兒經快速止驚、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降溫、加強監護等綜合治療及護理,均轉危為安。結論:及時迅速控制驚厥、降溫,加強綜合護理是治療小兒高熱驚厥的關鍵。【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護理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特有的驚厥性疾病之一,發病年齡介于3個月~5歲之間,臨床上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呼吸節律不整或暫停,可伴有青紫、雙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視或斜視,全身或局部肌群強直性或陣發性抽動,大小便失禁,大多數在幾秒或幾分鐘內停止,嚴重者可持續十幾分鐘或呈持續狀態。驚厥可引起暫時性腦功能障礙,經常發作會造成小兒智力障礙,給小兒的成長與家庭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現將我院近1年在輸液過程中發生3例高熱驚厥小兒的救治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一般資料患兒,男2例,女1例,年齡2歲6個月-3歲7個月,平均2歲1個月,診斷:呼吸道感染2例,支氣管炎1例,體溫均在39~41℃。在門診輸液過程中,突然
關于急性冠脈綜合征院前急救及護理
作者:溫玉萍 苑建兵 王永清【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護理措施,提高搶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質量。方法:對36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進行院前急救護理干預,給予及早、迅速、有效的救護。結果:除1例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病人,在送往醫院途中突發呼吸、心搏驟停,經搶救無效死亡;其余35例病人接受急救護理,送往心內科住院治療;其中1例死亡,33例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結論: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應迅速、及早、正確、有效的進行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及早緩解病痛,同時為入院后的進一步介入治療和冠脈內支架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關鍵詞】急性冠脈綜合征;院前急救;護理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ome)是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侵蝕繼發的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形成為病理基礎的一組臨床綜合癥。目前是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心電圖有無ST段持續性抬高,可將ACS分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綜合征(NSTEACS)及ST段抬高急性冠脈綜合征(STEACS),前者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
關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與心理護理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急救,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及家屬自救能力,為進一步治療打下良好基礎。方法:對1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進行迅速準確的評估,給予現場急救、臨床急救與護理。 結果:15例患者中,痊愈10例,好轉4例,死亡1例,總有效率93.34%,病死率666%。結論:通過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準確的評估,及時的急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關鍵詞】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心理護理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血液供應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性缺血,導致壞死。是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種多發性疾病,它具有發病急、危險性大的特點。凡是中老年或有冠心病史的患者突然出現心前區持續性疼痛、大汗、面色蒼白等,都應警惕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因該病大部分發生在家中、單位、或公共場所等,很少發生在醫院,現場往往沒有醫務人員。因此,現場急救是否得當,對挽救患者生命至關重要。我科在2008年5月-2009年5月以來共救治急性心梗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35歲,搶救治愈率達93.34%;死亡1例,病死率達6.66%。我們總結出應
關于急性喉梗阻的急救護理
【摘要】目的:總結急診科救治急性喉梗阻患者的護理體會。方法:對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8月救治的26例急性喉梗阻患者進行回顧分析,臨床診斷符合《耳鼻喉-頭頸外科》標準。結果:經及時暢通氣道、吸氧,2例行氣管切開生命體征穩定后轉入病房繼續治療,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結論:對急性喉梗阻病人,明確診斷后,要及時去除病因、暢通氣道,迅速建立靜脈通路,早期足量應用腎上腺皮質,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準確配合醫生做好搶救,使急性喉梗阻患者得到及時有效地救治。【關鍵詞】急性喉梗阻;暢通氣道;急救護理急性喉梗阻是喉部或鄰近組織的病變致喉腔急性變窄或阻塞而引起的以吸氣性呼吸困難為特征的綜合征[1],如不及時進行快速的搶救治療可引起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06年4月至2010年8月救治急性喉梗阻患者26例,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病例26例,男17例,女9例,按喉梗阻引起呼吸困難分為四度,其中Ⅰ度喉梗阻11例,Ⅱ度8例,Ⅲ度5例,Ⅳ度2例。按病因急性會厭炎15例,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6例,過敏引起喉頭水腫3例,咽喉部異物
關于38例亞硝酸鹽中毒的急救與護理
亞硝酸鹽中毒是指由于誤食亞硝酸鹽或飲用亞硝酸鹽含量高的井水或攝入含大量亞硝酸鹽的蔬菜而引起的以組織缺氧為主要表現的急性中毒。亞硝酸鹽是工業原料,也可用于食品加工,為白色或微黃色微粒晶體或粒狀粉末,外觀及形狀與食鹽、白糖、味精極為相似,常易被誤食中毒。攝入0.2-0.5g即可引起中毒,攝入3g便可導致中毒死亡[1]。1 臨床資料本組38例病例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最小15歲,最大54歲,平均年齡36歲。追問病史曾服用變質陳腐蔬菜或新鮮腌制的咸菜或誤服亞硝酸鹽等物質引發,病程1~3h,來院就診時的主要臨床表現:38例患者均有皮膚粘膜不同程度的發紺,呼吸急促26~35次/min,脈搏細速110~130次/min,多數患者伴有意識障礙,14例患者有驚厥,5例患者血壓下降至80/50mmHg。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可以確診為亞硝酸鹽中毒。2 搶救與護理2.1盡早明確診斷 根據典型癥狀:口唇,甲床眼結膜發紺,全身皮膚呈藍褐色,實驗室檢測,通過變性血紅蛋白試驗陽性,可確診為亞硝酸鹽中毒。2.2盡早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用溫水洗
關于危重病急救中深靜脈置管的護理體會(附360例報告)
: 【摘要】 目的進一步探討危重病人深靜脈置管的有效護理。方法對360例患者分別選用深靜脈進行穿刺留置導管,并給于適當的護理。結果良好的穿刺前準備和對中心靜脈導管進行有效的維護,可提高穿刺的時間,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保證深靜脈置管在危重病人的有效應用。結論加強深靜脈導管的護理,可保證病人置管的安全,為危重病人的治療和護理帶來方便,可有效提高危重病人搶救的成功率。【關鍵詞】 深靜脈置管急救應用護理危重病急救中,建立靜脈銅套常常困難,延誤搶救時機。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在360例危重病人搶救中采用深靜脈置管,取得良好效果。現將體會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急診危重患者360例,男236例,女124例,年齡10-69歲(平均35.7歲);病種創傷性重型顱腦損傷62例,四肢骨折54例,肝脾等實質臟器破裂87例,血氣胸35例,腦出血41例,心肺復蘇36例,大面積燒傷45例,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221例。全部病例均在急診室進行深靜脈置管術。1.2方法置管材料為Arro
關于應用頭孢類藥物前后飲酒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急救與護理
雙硫侖樣反應屬藥源性急癥,又稱戒酒硫樣或雙硫醒樣反應[1]。雙硫侖是一種藥物,本身對機體不產生作用,但服用該藥后飲酒,因其抑制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導致乙醇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的代謝受阻,使血液中的乙醛濃度增加而發生反應[2]。頭孢類藥物其分子結構中含有與雙硫侖相同的硫甲基四氮唑基因[3],可抑制肝臟的乙醛脫氫酶而導致與上述相似的反應,臨床上統稱雙硫侖樣反應。我科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28例應用頭孢類藥物前后飲酒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患者,經過及時搶救及護理均已康復出院。現將其急救及護理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 本組28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例。其中年齡26-30歲4例, 31-40歲12例,41-50歲8例,50歲以上4例。末次用藥至飲酒時間:1天以內18例,2-3天以內8例,3-7天以內2例。1.2臨床表現 全部病例均有面色潮紅,胸悶,心悸,氣短,頭疼。其中伴有惡心嘔吐8例,呼吸困難7例,煩躁不安6例,視物模糊5例,血壓下降休克2例并伴有意識喪失。所有病例均有明確飲酒史及應用頭孢類藥物史。1.3急救
關于脾破裂的急救護理
【摘要】 目的 探討嚴重脾破裂出血并發休克的急救護理,以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傷殘率。方法 對110例嚴重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進行急救護理,做到“二早”,即早確診、早手術,并及時抗休克、擴容、糾正酸中毒。 結果 110例患者均康復出院,臨床治愈率100%,無死亡病例。結論 做好院前急救,配合全面、及時、有效的救治,使之規范化、程序化,保證了急救護理工作快速、有效地運行,對降低傷殘率及并發癥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關鍵詞】 脾破裂 休克 急救 護理脾臟是腹腔內實質性器官,血運豐富,質地脆弱,遭受外力作用時易破裂,引起大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在閉合性腹外傷中脾破裂占20%~40%[1]。創傷后大出血導致死亡的最大危險在傷后24小時,原因是低血容量、低體溫、酸中毒和凝血障礙引起的惡性循環,使機體有效循環血量急劇減少,從而引起全身組織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功能受損,患者來診時病情危重,發展快。入院后如能迅速及時地搶救與護理,不但能減少病死率,而且為手術贏得時間。早確診、早手術,并及時抗休克、擴容、糾正酸中毒、積極抗感染,配合周密的護理及細心的觀察是搶救成功的關鍵。我
關于脊柱損傷患者的急救與護理
脊柱損傷常伴有神經根和脊髓的損傷,急診處理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預后,危重患者的存活多依賴于提供緊急救助護士的決策[1]。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我科對急診收治的45例脊柱損傷患者進行急救觀察和護理,效果滿意,現總結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患者45例,男34例,女9例;年齡21-60歲,平均41歲。受傷原因:交通傷36例,高空墜落傷5例,工傷4例。4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現,入院時Bp13.18~9.21/8.95~5.68kPa,P 80~140次/min;損傷部位:頸椎損傷8例,胸腰段17例,腰椎損傷20例;合并軀體其它部位損傷26例:顱腦損傷8例,血氣胸11例,腹部損傷7例。2急救護理措施2.1正確搬運患者患者由救護車送到醫院時,根據其受傷部位分別給予上頸托、圍腰等,應用脊柱板進行搬運。搬運前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方法,以避免搬動過程中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二度損傷。移動時由2~3人用手同時將患者平托至脊柱板上,禁止摟抱或2人上下各抬一端導致患者脊柱屈曲扭轉。移動前后均要詢問患者雙下肢感覺有無差異,肌力有無變化。<p
關于泌尿系結石的急救護理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泌尿系結石的發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下面是我院2009年至2010年所接診的40例病人的資料。【關鍵詞】泌尿系結石 急救護理【目的】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結石可見于腎、輸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但以腎與輸尿管結石為常見,并以輸尿管3個狹窄為最常見。1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 2009年至2010年急診科收治的40例泌尿系結石病人,這些病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大多數人是男性,25歲—54歲之間,都有突發性的典型性絞痛,曾有結石病史。個別人還有飲酒、吸煙史,也有的是個人體質自身的因素所造成的疾病發生。1.2臨床表現1.2.1疼痛 腎結石常表現為鈍痛、隱痛,輸尿管結石常表現為絞痛。典型絞痛常突然發生,如刀割樣,沿輸尿管向下腹部、外陰部及大腿內側放射。疼痛時伴有面色蒼白,大汗,惡心,嘔吐,脈快而弱,血壓下降。輸尿管末端結石可引起尿頻,尿急,排尿終末痛。1.2.2血尿 一般先疼痛后血尿,可為鏡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關于輸液反應的預防措施和急救護理
在輸液過程中,由于液體制備過程熱源超標,聯合用藥配伍不當,添加藥物過多,或添加藥物本身熱源不合格,輸液器具污染,治療室和輸液過程中空氣污染,致敏藥物,輸液操作人員無菌觀念差,違反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藥物配置太久,輸液時間過長和輸液速度過快等,易導致輸液反應,它是輸液不良反應的總稱。1 輸液反應的預防措施1.1做好輸液前的準備工作 藥品使用前要認真查看名稱是否屬實,有無過期;檢查瓶蓋有無松動及缺損;瓶身瓶底及瓶蓋處有無裂紋;藥物有無變色沉淀和異物;有無做過敏試驗等。1.2合理用藥注意配伍 藥品都含有一定的內毒素,只是沒有超過規定量而已。如果把多種藥品加在一起,內毒素含量總量增加易致輸液反應的發生,同時也增加了藥物配伍禁忌不當的幾率。配置前要觀察液體是否有變色、沉淀、渾濁,如有此情況就應該更換液體,這樣才會避免輸液反應的發生。1.3嚴格無菌無菌操作 從配置到輸液的整個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治療室內要按常規消毒減少室內人員流動,避免室內被污染。1.4巡視和觀察 用藥前詢問患者以前的用藥情況,在輸液過程中,密切
關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護理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以致相應心肌發生持久而嚴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壞死.常并發心衰,休克與心律失常,是心肌猝死的主要原因。目的 探討和總結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和護理。方法 回顧分析26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和護理體會。結論 通過觀察護理可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做出早期診斷,積極搶救,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關鍵詞】急性心肌梗塞急救 護理對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積極搶救和治療的同時,臨床護理十分重要.如果不認真周到的從生理,心里,文化,社會等方面進行整體護理,那么患者就不會及早康復,甚至會因護理工作的疏忽,患者因飲食,休息不當或情緒不穩定,不配合治療等諸多因素而導致并發癥的發生,使病情迅速惡化或并發心跳驟停而死亡。根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現在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癥狀,按輕重緩急而提出相應的護理診斷并采取和擬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和計劃,在護理活動中逐漸向認真落實,并根據疾病的轉歸情況及時修訂和補充所擬定的計劃和措施。1 臨床資料本組2
關于11例急性氨氣中毒的急救與護理體會
【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氨氣中毒的急救與護理體會。方法 對11例患兒進行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予基礎護理等護理措施。結果 11例患兒均治愈出院。結論 對癥治療的同時給予有效到位的護理措施是保證患兒康復的重要保證。【關鍵詞】氨氣中毒 急救 護理急性氨氣中毒是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引起的以呼吸道損傷為主的喉及支氣管痙攣、水腫、咽痛、聲音嘶啞、咳嗽、肺炎、肺水腫,同時對眼及皮膚也有直接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氨氣可致呼吸抑制和心搏驟停。2010年08月16日,我科搶救了11例吸入氨氣中毒的患兒,經過對癥、支持治療,配合精心護理,治療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11人,男6人,女5人,年齡4-10歲。中毒方式:一輛大客車與裝液氨的槽罐車相撞,致氨氣泄露,根據職業性氨氣中毒診斷標準[1],診斷輕度4例,中度6例,重度1例。1.2 輔助檢查本組9例患兒血常規示白細胞升高(>12×109/L),C反應蛋白升高(>10mg/L)。胸片:輕度患兒顯示兩肺紋理增強,符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