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例急癥病例的院前急救與護理
佚名
摘要:對于現代急診醫療體系來講主要包括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以及危重急癥監護等等這些科室,其中,院前急救已經成為了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當中最核心的一個部分。本文旨在對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齡、性別、發病特點以及預后情況和院前急救護理的主要關系,選取了某醫院2009至2011年的院前急救患者來進行具體的研究,從而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關鍵詞:急癥;病例;急救;護理 一、資料和方法 (一)資料 選取了某醫院2009年至2011年的院前急救患者1000例,其中有577例患者為男性,另外423例患者為女性;其年齡分布為12至83歲,其中,年齡范圍屬于60至80歲的患者有309例,所占的比例為30.9%,年齡范圍屬于40至59歲的患者有355例,所占的比例為35.5%,年齡范圍屬于20至39歲的患者有237例,所占的比例為23.7%,年齡范圍屬于12至19歲的患者99例,作戰的比例為9.9%。 (二)所屬病科的類型 有500例患者的病科是內科,所占的比例為50%,在這500例患者當中,有160例患者為心血管內科,在內科患者當中所占的比例是32%,有105例患者為消化內科,在內科患者當中所占的比例是21%,有88例患者是呼吸內科,在內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是17.6%,有70例患者為中毒內科,在內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為14%,另外的77例患者為其他內科,在內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為15.4%。有447例患者的病科是外科,所占的比例為44.7%,在這447例患者當中,有159例患者為車禍,在外科患者當中所占的比例為35.57%,有113例患者為急腹癥,在外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為25.28%,另外的175例患者為其他外科,在外科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為39.15%。 (三)院前急救的措施 首先,就是要確保傷病員的呼吸道是通暢的,必須要把傷病員的鼻內的一些分泌物以及血凝塊等等清除干凈,對于呼吸存在困難的傷病員來講,要讓他們保持著半臥位的姿勢,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回心血量減少,從而使患者能夠比較輕松的呼吸;對于昏迷的傷員來講,要讓他的頭側向一邊,一旦出現舌根后墜這樣的情況的話,應該立刻要用舌頭鉗把舌頭拉出來,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患者的咽喉部不至于阻塞;對于為重的患者來講,要立即讓其戴上面罩,讓其吸氧,如果有必要的話,還應該對其實行環甲膜切開術,并進行氣管插管,來盡可能地使患者的氣道能夠保持暢通。 其次,對于心跳和呼吸驟停的患者來講,必須要立即對其進行徒手心肺復蘇,并用面罩讓其吸氧,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對其進行電除顫。 第三,對于創傷員的止血、包扎以及骨折患者的固定來講,應該要選擇正確且和合理的搬運方式,并盡早把傷員送至醫院接受治療。另外,對于一些大型的災害事故來講,首先需要由現場的比較有經驗的醫師來對其傷者按照創傷的嚴重程度來將其分成危重、重、輕以及死亡這四類,并分別用紅、黃、綠以及黑這四種顏色的布帶來進行標記。那么,在具體的搶救過程當中,就應該先對危重的傷員進行搶救,之后再是嚴重的,再之后就是輕的,最后是對尸體進行處理,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盡可能的用最短的時間來完成這一系列的任務,要做到又快又準確。 最后,對于傷員的轉送來講,在對傷病員進行了現場的處理之后,需要做的就是盡快的將其送至醫院進行治療,那么,需要注意的是,在運送的途中,要對患者的神智、瞳孔、呼吸以及血壓等等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一旦患者出現病情加重的現象的時候,必須要立刻停轉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