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院前急救的護理
汪銀枝
【摘 要】 院前急救是指受傷或發病時,由急救人員實施現場救治及監護的行為。他的主要任務是搶救生命,減少傷病員并發癥,迅速轉運,降低死亡率。院前急救除具有救死扶傷的職業特點外,還具有其他獨特的社會性、時間性、獨立性、艱苦性、困難性,不可預測性等(3)。為此,院前急救護理不同于院內護理而具有其特定性。
【關鍵詞】 淺談;院前急救;護理
1 院前急救護士的素質
1.1 院前急救護士的業務素質
由于院前急救的救治現場不定性,所救治的傷病員涉及的病種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等多個專業性疾病,而救護車所攜帶的醫療器械及藥品相對有限,工作空間狹小,護理工作難度大。作為院前急救護士,應具備全科護理知識,既要具有多科疾病病情觀察能力,又要有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反應敏捷,處置果斷,才能順利完成每次院前急救護理任務。
1.2 院前急救護士的心理素質
院前急救任務中有相對一部分是意外災害事故,死傷人員眾多,現場場面慘不忍睹,有時事故發生在晚上,則更增加了其恐怖性。這要求院前急救護士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現場急救傷病員時做到臨陣不慌,做事有條不紊,而不應出現膽怯、退縮的情況,給病人造成不信任的負面影響。
1.3 院前急救護士的身體素質
院前急救單元一般三到四人為一組,各成員之間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每次急救任務。院前急救護士除完成自身的工作之外,還應協助搬運病人等其他工作。如事發現場在居民高樓內或野外山間,院前急救護士的體力支出很大,再者,有時一個晚上出車十多趟,對院前急救護士的體能也是一個質的考驗。健壯的身體是成功完成院前急救任務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
2 院前急救護理流程
2.1 出車前的準備工作
由于救護車車廂空間有限,車廂內急救器械、藥品及一次性醫療耗材是按常規出車情況配備的,如遇特殊情況,像大型車禍、食物中毒及臨產婦等急救任務,急救護士則應根據現場情況增加相應醫療器械及藥品,如骨折固定裝置、外科急救包、洗胃夜及待產包等,做好有備之戰。
2.2 指導現場自救
在出車的途中,院前急救護士可以通過車載電話及時正確指導現場報警人及早給傷病員進行一些救助,如外傷病人不要隨便搬動,以防造成二次損傷;被強酸強堿燒傷的病人,應立即脫掉衣服,并用大量清水沖洗;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則立即開門窗,把病人移至室外通風處,解開衣領等[1],為急救人員到達救治提供條件。
2.3 現場救治默契配合
由于現場情況難以預料,到達現場時院前急救護士應發揮其主動協助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嚴格遵守原則,默契配合院前急救醫師做好傷病員的救治工作,盡量使每位傷病員得到合理的救治。特殊情況時,應根據現場情況臨時調整工作程序,及早開展施救,如快速開放氣道、及早建立靜脈通道、迅速包扎止血等。長期固定的一組急救單元成員,院前急救護士對院前急救醫師的肢體語言領會如神,這為傷病員的救治贏得更多的搶救時間。
2.4 途中轉運的監測
院前急救病人因其病種多,病情雜,且由于救護車診療設備少,現場急救時有相當一部分病人診斷不能明確,這就增加了病人轉院途中監護難度。院前急救護士應認真負責監測病人的病情變化,除注意監測病人的生命4 大體征外,還應注意病人全身其他情況的變化,如面部表情及膚色等。如果發現心電監護的顯示值與病情實際情況不符合時,則應立即進行手工監測,并報告院前急救醫師,以便病人得到及時救治。
2.5 途中轉運的心理護理
院前急救的傷病員有相當一部分家屬都不在現場,轉運途中的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急救護士除認真做好護理操作,給病人安全感外,還應根據病人的情況進行不同的心理指導,讓病人有“家”的歸屬感。
如車禍斷肢病人,急救護士此時就少言語,多用肢體語言安慰病人,像掖被、擦拭皮膚污垢;對于未明確診斷的急腹痛患者,則應耐心解釋病人提出的質疑,向病人說明暫不用藥,以便觀察病情,為進一步診斷提供依據的重要性;對于心梗病人,應主動詢問其生活習慣,告知自我保健及自救知識,減少心梗發生的概率[1]。
2.6 病人的交接工作
病人被安全送到急診科后,院前急救護士應與急診科護士做好病人病情交接,包括病人的生命四大體征、用藥情況,各種引導引流情況、外傷的部位及處置情況等,以便急診科護士制定病人的護理方案。 2.7 救護車廂器械物品的清潔消毒及藥品耗材的補充
救護車回急救站后,院前急救護士應對車廂內器械物品進行常規清潔消毒。清潔整理治療臺;更換擔架套、被套、枕套;病人使用過的可重復使用導管及面罩及時浸泡消毒;醫療垃圾按《醫療垃圾分類處理辦法》分類處理。如運轉的病人是傳染性病人,則應嚴格按《傳染病終末消毒辦法》進行消毒。每次執行完一次院前急救任務后,應及時補充消耗的一次性醫療耗材和藥品,為下趟任務做好準備。
2.8 書寫急救護理文書
院前急救護士執行完醫囑后應及時做好護理記錄,時間精確到分鐘,為病人到達醫院做進一步診治提供有效的數據和信息。一般情況下,急救護理文書應在每次完成轉運任務后即刻完成。
3 院前急救護理的自我保護
3.1 現場環境的自我判斷
院前急救現場有時在高速公路上,有時在火災或地震事發地,有時在化工毒氣泄漏處。院前急救護士到達現場搶救病人時應先排除危險因素再開始施救,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搶救病人。如車禍現場在高速公路上,急救護士應穿防護背心,協助其他急救人員把傷員抬至安全地帶,放好警示標牌后再給傷員施救;而在毒氣泄漏現場,急救護士應協助其他急救人員把病人搬運到空氣流通、風向上方的安全地帶施救(3)。
3.2 對病人態度溫和,文明用語
院前急救處于急救醫學的最前沿,是醫療衛生行業的重要服務窗口,他直接反應一個城市醫療文明現狀(1)。院前急救護士工作在急救現場的第一線,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執行搶救任務中,有時院前急救護士的一句話會引起病人家屬的投訴。因此院前急救護士在執行急救任務時,應注重現場的氣氛,態度溫和,文明用語,行事考慮病人情緒,盡量滿足病人合理的要求。
3.3 正確執行醫囑,規范護理操作
院前急救救治過程大部分在現場人的直觀下進行,急救護士的一舉一動都被現場人盡收眼底。此時急救護士要膽大心細,操作穩重,執行醫囑時要聽清、問清、看清,護理操作時嫻熟有序,盡量不要顯得慌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3.4 及時規范書寫護理文書
護理文書不僅是救護過程的記錄,同時具有法律效力。急救護士應及時、完整、準確地做好每一次護理記錄,護理文書上記錄的操作時間、藥物劑量及生命四大體征數值應與醫師醫療記錄相吻合,應對醫療風險。
4 院前急救護理的展望
目前,我國救護車承載的救治功能大同小異,多為普通轉運型和監護搶救型兩種急護車,急救模式較單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急護車功能的要求將多種多樣,院前急救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像現在有些歐美國家、急救站就配置了不同功能的救護車,不但有普通轉運型救護車,還有創傷救護型救護車、復蘇型救護車、兒童救護車、殘疾人專用救護車、接送血透病人的救護車等,各種救護車人員的配置也不同,有些救護車只單配有急救護士和駕駛員[2],這對急救護士的整體素質要求很高,院前急救護理必走復合型道路。急救護士除加強業務學習,總結工作經驗外,還應參加各種形式的院前急救護理培訓班,學習別人先進的院前急救護理技術和先進的院前急救護理管理模式,拓展知識,開闊視野,才能使得院前急救護理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1] 趙永春,張永利.主編.院前急救醫師必修教材[M].1 版.人民出版社.
[2] 陶紅.主編.急救護理[M].1 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3] 中國急救雜志,20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