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簡論健康評估課程臨床護理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潘淑慧
: 論文摘要:介紹了我國健康評估課程臨床護理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對策,認為應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多種教學方法創設臨床情境,建立體現臨床護理能力考核的綜合考核體系,優化和重組教學內容,建設護理師資隊伍等多項措施來培養護生臨床護理能力,從而提高健康評估教學質量。
論文關鍵詞:健康評估;臨床護理能力;問題;對策
“健康評估”是護生后續臨床專業課程的學習基礎,并影響著今后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健康評估教學質量提高是護理教育整體素質提高的關鍵,筆者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教學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突出的問題是教學與護理工作臨床實際需求相脫節,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所學到的理論和知識技能,即臨床護理能力不能有效提高。本文將就臨床護理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討論。
一、健康評估課程臨床護理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理論與實驗分段化教學與臨床脫節。傳統的健康評估教學模式分3部分進行:課堂理論教學、實驗課教學與課間見習。理論課傳授癥狀與體征等理論知識,實驗課傳授身體評估技能。這樣的模式導致理論與實驗課有一定的時間空檔,學生上實驗課時可能已經遺忘了理論課的相關知識,影響教學效果。最致命的缺陷還在于缺乏對護生真實工作環境下臨床護理能力的培養。護士接觸的是一個個患者,而不是單獨的癥狀或體征。學生雖然分別學了理論與技能,但是當面對臨床上真實的活生生的病人時,不知道如何把所學到的理論與技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并靈活運用,即不能轉化為臨床護理能力。
(2)教學手段單一,缺乏臨床情境。多數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仍然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教師占據主導地位,教師講述為主或者以教師演示身體評估技能為主。學生長期被動接受知識,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顯然其更大的弊端是不能體現臨床工作環境,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不能與臨床工作相對應,缺乏一個類似臨床情境的氛圍,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3)考核手段單一,不能體現真實能力。教學和考核歷來是學校教育的兩個重要環節,考核是對教學質量的反饋。查閱文獻,多數院校采取以理論考核,或者理論加技能考核為主的考核體系。理論考核的是單純的癥狀或體征,技能考核的是單純的限定的身體評估的內容。健康評估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它通過各種評估方法獲取評估對身體、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反應及其影響因素的資料,加以分析,得出護理診斷,為提出護理措施提供依據。也就是要求護士在復雜多變的實際工作情境中,要綜合分析、獨立判斷、作出護理決策,能機智靈活地應用相關的理論與準確的技能完成復雜的護理操作。而當前的考核體系與臨床工作脫節,不能體現學生真實的臨床護理能力。學生可能應對考試屬于“高分”,到了臨床卻是不知所措的“低能”。
(4)教學內容選取不能體現臨床護理特色。長期以來健康評估教學受臨床醫學專業傳統的《診斷學》的影響,缺乏護理專業的專業特點和針對性,變成診斷學教學的縮略版。以心臟評估為例,臨床專業與護理專業都在講授心臟視觸叩聽。有的院校甚至把心臟叩診作為重點掌握內容。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護士基本不會用到這一技能。因此教學內容選取體現不了護理特色,與臨床護士真正在做的工作脫節,對于培養護士的臨床護理能力,提高護生的素質無疑是非常不利的。
(5)教學師資隊伍結構單一。對于我國大多數護理院校而言,健康評估教學在很長的時間內主要由臨床醫師或者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老師承擔教學任務。這樣導致的一個結果是教師授課傾向于傳授臨床專業相關的內容,護理專業的專業特點和針對性不能得到有效體現。
因此,健康評估教學在多方面制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與臨床護理實際工作相脫節,護生臨床護理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培養。嚴重影響了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影響了護生的整體素質。
二、健康評估課程臨床護理能力培養的對策
健康評估教學必須改變目前傳統落后的教學現狀,應致力于讓教學能切實與臨床護理實際工作接軌,能體現護理特色,有利于培養護生臨床護理能力。由單純的傳授理論和身體評估技能升華為培養學生在臨床護理工作實踐中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臨床護理能力。針對如前所述的制約臨床護理能力培養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1)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改變傳統教學實踐課在理論課開授之后再開課的辦法,打破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界限,教師在講完理論課后就給予指導學生實踐操作。以“問診”為例,教師在講述問診的重要性、技巧、內容等講解結束后,就能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模擬病房內,同學互為護患,組織同學運用采集資料的方法和語言溝通技巧進行護理評估。這樣能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2)教學方法多樣化,創設貼近臨床情境。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為了讓教學更加貼近臨床實際工作,可采取案例教學、病例分析、情境模擬等多種教學方法,創設類似臨床真實環境和情境,比如設置急診科一個昏迷病人被送入院這么一個情境,學生作為護士接診,應該如何去完成護理評估。這樣學生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體驗式的模擬情景教學能夠有機結合并應用起來,讓知識和技能真正轉化為自身的臨床護理能力。同時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在授課期間去醫院接觸真正的病人。比如我校在學生相關的理論與技能授課以后,安排學生去臨床課間見習,在完全真實的臨床情境下讓學生能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3)建立體現臨床護理能力考核的綜合考核體系。以理論+模擬臨床過程技能考核+平時分組成。以臨床護理能力的考核作為核心,把傳統的側重知識的考核改為側重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的能力的考核。
理論考核占50%。其中病例分析題比常規考試大幅提高,占理論考核40%分值。適當減少填空、名詞解釋等依賴于機械記憶的題型,傾向于以病例分析這樣最能體現學生綜合分析判斷、臨床思維能力的題型。
模擬臨床工作過程技能考核成績占40%。將臨床上各科常見典型病例引入此部分。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臨床經驗的經過培訓的護理教師擔任標準化病人,并制訂統一的評分標準。學生抽簽,根據抽到的病例,作為護士,從接診患者開始評估,采集病史,完成主客觀資料的收集,并完成身體評估。教師根據學生在評估中的表現、收集到的資料,身體評估的技能操作給予評分。
平時測驗、學生課堂表現與學習態度等占10%。
(4)根據臨床護理實際工作過程所需優化和重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選取必須緊密貼近臨床實際工作過程所需,符合護理專業的專業特點和針對性。因此,我校健康評估課程組吸收了工學結合院校合作共同開發設計課程的先進理念,與臨床專家、用人單位共同探討、修定本門課程教學大綱,根據臨床的實際需求來全面對教學內容進行評估,決定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和篩選,選取教學內容。如前所述,我們認為叩診教學在心臟評估中可以弱化;同時結合護理特色增加了心理社會評估內容;身體評估技能突出護士在臨床工作中經常使用到的技能。真正傳授護理工作需要重點掌握的技能,突出護理特色,有利于培養臨床護理能力。
(5)建設以護理教師為主的師資隊伍,適當吸收護理臨床兼職教師。筆者認為健康評估教學應建設一支以護理專業教師為主的師資隊伍。這樣才能真正有利于健康評估教學突出護理特色,使得教學能傳授護理相關技能抓住護理的重點。各院校應加快培養自己的護理專業的師資。同時健康評估課程組需要適當吸收來自于臨床一線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護理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共同參與教學工作。這樣有利于及時獲取臨床的新動態和新進展,使得教學內容有效銜接臨床護理工作,促進護生臨床護理能力的培養。
總之,健康評估教學質量影響著護生的整體素質。當前健康評估教學在多方面制約著教學質量,需要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教學與臨床護理工作接軌,促進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和技能,提高護生臨床護理能力,從而提高健康評估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