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36例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護理體會
林彤
【關鍵詞】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護理
血液透析作為尿毒癥患者的一種治療手段需要長期不斷地進行,因此血透患者是一特殊群體,需要有專業護理及健康教育指導,這樣不僅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以及護理質量,同時也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血液透析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20~75歲,平均57.8歲;每周透析2~3次,每次3~4小時。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21例,糖尿病腎病5例,高血壓腎病6例,痛風1例,多囊腎腎病2例,藥物中毒引起的腎病1例。患者均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
1.2 教育形式 采用床邊一對一的教育、集中性小講課、患者相互交流經驗和心得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相結合。
2 健康教育內容
2.1 相關知識教育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入規律血液透析治療后[1],一般均在門診進行,此時,家屬是患者的直接關心照顧者,他們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飲食情況及病情細微變化更加了解,對患者的影響更直接[2],所以醫護人員首先要做好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應反復多次細致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血液透析的治療方法及特點,讓患者及家屬了解透析以及控制水、鹽和飲食治療的重要性,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同時也讓患者認識到血液透析是全部或部分代替腎臟功能的必要途徑,對生命的維持起著重要的作用,引起患者的重視,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其次,向患者講解透析的原理、方法、過程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如:低血壓、失衡綜合征、貧血、低蛋白血癥等,使患者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然后,對于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讓其明白可能會出現自身形象改變,并勇敢去面對。
2.2 心理指導
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由于透析時間長,透析費用昂貴,病痛的折磨致使患者受到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壓力,常表現為緊張、焦慮、恐懼、憂郁和絕望等心理。在透析期間,給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治療和休息環境,以消除其陌生感,并向其詳細介紹醫院的設備及技術,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防保健,同時介紹血透中的有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并開展病人間成功經驗的交流,消除恐懼的心理。醫護人員要對患者有愛心及同情心,關心體貼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過硬的技術服務于患者,幫助患者取得自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同時我們還應熱情鼓勵家庭、單位及社會積極支持患者,只要病情允許,患者應多做力所能及的活動,包括適當運動、工作和一些社會活動,對患者心理和精神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安慰,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興趣和存在價值感[3]。
2.3飲食指導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開始以前往往已存在營養不良,而一旦開始透析后,營養不良變得更為明顯,直接影響患者的長期存活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因此對血液透析病人的營養問題要高度重視,應嚴格按飲食療法的要求進食,合理調整飲食,同時控制好干體重,關系到能否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從而達到延長生命的目的。
2.3.1蛋白質的供給 根據每周的透析次數決定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蛋白質的供應量每日每公斤體重為1.5g。每周透析2次的患者,蛋白質供應量每日每公斤體重為1-1.2g,50%以上為優質蛋白如:雞蛋、奶制品、魚、瘦肉等。
2.3.2熱量的供給 熱量的主要來源應以食用純淀粉食品為主,如麥淀粉、蔗糖、麥芽糖、葡萄糖等,糖類是人體的主要供熱源,每日供給糖類300-4500g。脂肪多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每日每千克體重供給脂肪1g。
2.3.3限制鈉、鉀、磷的攝入 規律透析者每日攝入食鹽控制在3-4g,無尿者控制在每日1-2g,同時還應避免高鈉食物,如咸菜、咸蛋及各種腌制品。
限制含鉀高的食物,如蘑菇、海帶、豆類、含鉀較高的水果有橘子、香蕉等,每周透析2次的患者鉀的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1300mg以內;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控制在每日1500mg以內。磷的攝入應控制在0.6-1.2g/d。
2.3.4水的供給 水分的攝入包括飲水量加上固體食物和藥物中的水分,每天飲水量一般以前天尿量加500ml,無尿者應嚴格控制水的攝入。判斷水平衡的方法是每日測量體重,應使透析期間體重增加保持在1-2kg以內,長水量不超過干體重的3%-5%,患者應每天記尿量、稱體重。 2.3.5維生素的供給 由于透析時水溶性維生素丟失嚴重,應給予補充,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以及葉酸等,主要來源于蔬菜和水果,另外還應補充鈣劑、維生素D和鐵劑,每天鈣的攝入量應達1000-1200mg,飲用牛奶可起補鈣的作用。
2.4動靜脈內瘺的護理指導
健康通暢的血管通道是血液透析患者得以進行有效透析,長期存活的基本條件。指導患者保護好動靜脈內瘺,延長其瘺管的使用壽命非常重要。(1)指導患者術后2周進行術側手捏握力器的鍛煉,每日5~6次,逐日增加鍛煉時間,以促使瘺管早日成熟。(2)告訴患者局部造瘺的肢體不要提重物,不要抓撓內瘺,肘部彎曲的角度最好不要小于90°,衣服要寬松,保持血流通暢。(3)禁忌在術側手臂行輸液、抽血、測血壓等,防止瘺管阻塞。(4)教會患者自我觀察和護理的方法,如吻合處的雜音和震顫音,每天至少自我檢測內瘺吻合口兩次,發現瘺管疼痛及震顫消失或變化及時來院診治。(5)透析結束后,動靜脈內瘺穿刺處先貼創可貼,再用5cm×5cm紗布折疊壓迫血管(以不出血及觸及血管震顫音為宜),最后包扎按照患者肢體尺寸做好的繃帶,再壓迫20-40min,囑患者及時松開繃帶,如病人凝血時間長,壓迫時間可適當延長。內瘺第1次使用可由護士直接指壓,時間5-10S。透析結束當天保持內瘺干燥,第2d可用喜遼妥外涂防感染,軟化血管。(6)指導患者每次來院進行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潔,以免感染。
2.5指導病人預防并發癥的知識
2.5.1遵照醫囑,按時接受透析治療,不可隨意終止。兩次透析之間體重增加應保持在1-2kg以內。
2.5.2配合藥物及支持療法,高血壓患者要按時服藥,注意血壓變化,控制好血壓。
2.5.3透析中低血壓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癥之一,發生率達20%-30%[4]。指導患者透析前當天不服降壓藥,透析后可酌情服用,同時透析過程中囑患者中途進餐一次,減少因無糖透析引起的低血壓。
2.5.4透析患者自發性出血發生率很高,指導患者應注意觀察有無出血情況,如皮膚有無出血點、瘀斑、痰中帶血、口腔、眼底出血、便血、尿血,女性有無月經過多等,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
2.5.5預防感染。指導患者應做好個人衛生防止皮膚感染和口腔感染。參加適當的鍛煉活動,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增強抵抗力,注意保暖,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3 小結
現代醫學模式要求,延長患者壽命的同時還要提高生活質量。我們通過對36例血液透析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并使患者能充分了解自己的疾病,正視疾病,從而提高他們對生活的信心,盡快適應這種維持性透析的生活狀況,盡快回歸社會,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透析質量和生存質量。使患者的舒適度和依從性達到最佳狀態。
參 考 文 獻
[1]葉任高,沈清瑞.腎臟病診斷與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602.
[2]孟繼芬,孔艷平,魏妍,等.腎炎的中醫辨證施護[J].吉林中醫藥,2006,26(11):39.
[3]王健文.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4,18(2):311-312.
[4]葉任高,沈清瑞.腎臟病診斷與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