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種植體的臨床護理研究
張利華
[摘要]目的:探討與總結牙種植體手術的護理經驗。方法:針對不同的牙種植體患者在術前、術中和術后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結果:經過恰當的臨床護理后,除有1例種植體脫落外,其余均獲得種植成功,而且出院時患者心理狀況良好。結論:種植手術時良好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以及術后護理,是能保障牙種植體成功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牙種植體;心理護理;臨床護理;手術
牙種植體又稱人工牙根,是通過外科手術將其植入缺失牙區的牙槽骨內作為根基,使義齒獲得固位,愈合后在其上部修復假牙的裝置。能恢復牙頜缺損患者的咀嚼、語言等功能,其咀嚼效率可達正常人的60%~90%。由于牙種植體是一項精細技術,因此從術前準備以及術中的護理配合顯得尤為重要。而且由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規范化的牙種植體的臨床護理可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1 臨床資料
選擇1996年8月~2007年8月在本院接受牙種植患者54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45例,女303例,年齡18~69歲,共植入種植體1372顆,其中種植體脫落62顆。其余均完成修復護理。
2 術前護理
2.1 患者準備:患者有主觀上的要求,自愿接受種植手術。種植義齒手術應仔細檢查患者的全身情況。選擇適當的患者進行手術,如有不適手術的心血管疾病、肝炎活動期、糖尿病等,必要時可經過處理后行擇期手術。還應對口腔進行全面檢查,術前拍口腔X片,了解頜骨致密度,常規術前潔牙,吸煙的患者應勸說其戒煙。
2.2 心理護理:由于牙種植要經過一、二期手術。患者對手術、麻醉等存在恐懼和焦慮心理,患者的心理會出現各種疑慮、擔心、心情緊張、恐懼、過度敏感。從而影響手術及醫、護、患之間的配合和溝通,影響術后患者的恢復,也會影響患者對手術的滿意度,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并發癥發生。因此應向患者說明牙種植技術的特點,使患者對種植手術有正確的認識,向患者解釋手術的創傷較小,向患者說明手術的目的和達到頂期的效果。說明種植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亦可以展示以往類似病例術前、術后的照片,增強患者的信心。從而可以消除顧慮,積極配合手術的治療及護理,在良好的心態下接受種植手術,利于手術治療的順利進行,并提高種植義齒的成功率。
3 術中護理
患者首先用洗泌汰漱口液漱口3遍,消毒口腔后,調整好患者正確的體位,在良好的光源下進行手術。嚴格無菌操作,熟悉手術的全過程,正確連接種植機和馬達,準備2%利多卡因腎上腺素供醫生使用。準確無誤地為手術醫生傳遞器械,積極配合醫生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因大張口引起顳頜關節的疲勞。當醫生進行鉆孔時,護士應不斷用生理鹽水降溫,并注意觀察鉆的深度、角度,當取出骨鉆后,及時清除骨渣,沖洗并吸干口內血水。及時而正確的吸出口腔內的液體,以保證手術野清晰和不致造成患者惡心和嗆咳。在術中應隨時注意機器是否正常運轉。根據手術的需要及時調整轉速。減少種植體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
術中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的變化。如發現異常應及時與醫生溝通并進行合適的處理。術畢注意吸干口腔內液體,檢查有無活動性出血灶,有無器械或異物遺留在口腔內。手術結束后及時清點各種器械物品,做好清潔消毒,種植的各種器械仔細清洗,妥善保管。
4 術后護理
術后應檢查患者的全身情況,注意生命體征的觀測。術畢患者應咬無菌紗布壓迫2~3小時。應注意口腔清潔和預防感染。術后1周全身給適量抗生素。讓患者進行有效的口腔清潔,囑患者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患者用細毛牙刷刷牙,輕刷種植體,防止菌斑形成。患者避免食用過硬的食物,以減少種植義齒的疲勞。將患者的基本情況,如地址、聯系方法、種植手術資料、X線片等資料妥善歸檔,為復診及隨訪提供方便。向患者交待復診時間及術后注意事項。術后定期復查,必要時及時糾正咬牙合或進行相應處理。
5 護理體會
人工牙種植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手術操作,同時也取決于手術前中后的護理工作是否認真仔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牙種植的患者與日俱增,由于牙種植的兩期手術,不但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也增添了心理壓力。種植手術的成功取決于許多因素,若施術者未能掌握好手術適應證的禁忌證,患者及人工種植牙、口腔衛生護理工作及手術操作不當等均會影響牙種植體術的治療效果。種植手術時良好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悉心護理以及術后正確的衛生宣教,是保障牙種植體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