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觸對新生兒健康發育的影響
許瑛 葛莉
【摘要】 目的:探討新生兒撫觸對促進新生兒健康發育的影響。方法:選擇第一胎足月正常新生兒100例進行研究,從新生兒出生后第1天開始進行撫觸,每日2次,每次15 min,對新生兒消化系統功能、神經系統發育及免疫系統進行觀察。結果:經撫觸的新生兒體重增長良好,出生時體重平均為3 100g,42 d后平均為4 200g;生長發育較迅速, 47例生后45 d 就能抬頭,30例抬頭高度達10 cm,持續時間達3~5 min,30例生后60 d嘗試爬行;常見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明顯減少,哭鬧情況明顯下降,睡眠質量明顯提高,胃口好,吃奶量增多,反應靈敏,情緒安穩。結論:對新生兒進行撫觸能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提高新生兒免疫力。
【關鍵詞】 新生兒;撫觸;刺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ouching on healthy growth of newborns. Methods: Selected 100 first time normal newborns with full term. Touched them from the first day after birth, at 2 times per day, 15 min every time. Observed the status of digestive system, nervous system and immune system. Results: The weight increased well, from 3 100g at birth to 4 200g after 42 d. The growths of newborns were rapid. After 45 d, 47 cases could raise their heads, with raising height as 10 cm and during time 3-5 min in 30 cases. After 60 d, 30 cases tried to crawl. Incidence of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s declined obviously, and the quality of sleeping was improved, with less crying, better appetite, more breast feeding, sensitive reaction and stable emotion. Conclusion: Touching can promote healthy growth of newborns, and improve immnunity.
[KEY WORDS] Newborn;Touch;Stimulate
人類具有對人體互相之間的接觸和撫摸的需求,這是一種特殊的需要,尤其是嬰幼兒這種需求顯得尤為強烈,醫學上稱之為“皮膚饑餓”[1]。心理學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心理健康的學生,在幼年時與父母接觸很多,關系密切;極少數心理異常的學生,在幼年時都與父母接觸甚少,關系疏遠[2]。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胎兒都接受了母親產道收縮所帶來的這一特殊的按摩。當嬰兒出生后,母親給新生兒的撫觸就將愛和關懷傳遞給寶寶,會使寶寶感受到無比的幸福和安全。新生兒撫觸不僅能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更能增進家人與寶寶的親情交流,是一種成人與孩子愉快交流的方式,且有利于新生兒的健康發育。目前許多國家已認為撫觸是對新生兒健康最有益、最自然的一種保健技術[3],并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系統規范的新生兒撫觸有3 種,國外通用法(即全身按摩法)、國內改良簡易法(對嬰兒頭部、腹部、背部、手腕與踝部進行按摩)、國內改良簡易加經絡按摩法(即在改良簡易法的基礎上增加了中醫經絡中的脾經和腎經的按摩),另外還衍生了第4種方法,即在通用撫觸法的基礎上加脊背捏提法。我院主要采用國內改良簡易法進行新生兒撫觸,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兒100例,其中男嬰51例,女嬰49例,剖宮產53例,順產47例,胎齡38~40周,體重2 500 ~ 4 000 g,Apgar評分8~10分,其母無任何并發癥。
1.2 方法
于生后第1日開始進行新生兒撫觸,每日2次(上午10時、下午3時),每次5~15 min。(1)撫觸前準備:病房要安靜舒適,溫度在28℃以上,且保持相應的濕度。撫觸者雙手溫暖,無長指甲,準備好適量的潤膚油、潤膚露、爽身粉以及干凈衣服。 (2)撫觸時間選擇:新生兒沐浴后,午睡后或晚上就寢前,兩次進食之間,且清醒、不疲倦、不饑餓、不哭鬧、不煩躁時。(3)撫觸的順序:前額—下頜—頭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 (4)撫觸的手法:①頭部:用兩手拇指腹從前額中央向兩側移動(沿眉骨);用兩手拇指腹從下頜中央向外、向上移動(似微笑狀);兩手掌面從前額發際向上、向后滑動,至后下發際,向上停止于兩耳(耳垂后處),輕輕按壓。②胸部:兩手分別從胸部的外下側(兩側肋下緣)向對側的外上方交叉推進,至兩側肩部,在胸部劃一個大的交叉,避開新生兒的乳頭(似X型)。③腹部(避開新生兒的臍部):右手從新生兒腹部的右下側滑向右上腹(似I型);右手從新生兒腹部的右上側水平滑向左上腹,再滑向左下腹(似L型);右手從新生兒腹部的右下側滑向右上腹,再水平滑向左上腹,再滑向左下腹(似U型);在做上述動作時要用關愛的語調說“我愛你”,傳遞愛和關懷。④ 四肢:雙手抓住上肢近端(肩),邊擠邊滑向遠端(手腕),并搓揉大肌肉群及關節;下肢與上肢相同(從大腿根向足的方向)。⑤手足:雙手交替從近端向遠端滑行至腕部,然后在重復滑行過程中階段性用力,擠壓肢體肌肉,再從近至遠進行撫觸手掌、手背,再撫觸每個手指,同法撫觸下肢。⑥背部:新生兒呈俯臥位,以脊柱為中心,雙手食、中、無名指腹向外側滑行,從上到下,然后從上到下撫觸脊柱兩側[4]。(5)撫觸的注意事項:①確保撫觸時不受打擾,可伴放一些柔和的音樂幫助彼此放松,以每日2次,每次5~15min為宜,要根據新生兒的需要,一旦感覺新生兒滿足了即應停止。②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撫觸,當新生兒覺得疲勞、饑餓或煩躁時都不適宜撫觸。不要強迫新生兒保持固定姿勢,如果新生兒哭鬧,先設法讓他安靜,然后才可繼續。一旦新生兒哭鬧很厲害應停止撫觸。③撫觸最好在新生兒沐浴后或給他穿衣服時進行,撫觸時房間需保持溫暖。④做撫觸之前,要將雙手指甲修平,并將首飾摘掉。⑤撫觸前需溫暖雙手,將嬰兒潤膚液倒在掌心,不要將乳液或油直接倒在寶寶身上,先輕輕撫觸,隨后逐漸增加壓力,以便新生兒適應[5]。出院時應教會母親及家人操作。
2 結果
對經撫觸的100例新生兒在住院期間及出院后隨訪觀察發現,撫觸的新生兒體重增長良好,出生時體重平均為3 100 g,42 d后平均為4 200 g。撫觸的新生兒生長發育較迅速,有47例生后45 d就能抬頭,30例抬頭高度達10 cm,持續時間達3~5 min,30例生后60 d嘗試爬行。同時撫觸的新生兒常見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明顯減少,哭鬧情況明顯下降,睡眠質量明顯提高,胃口好,吃奶量增多,反應靈敏,情緒安穩。
3 討論
撫觸是對新生兒健康有益的一種自然保健法。通過充分的撫觸,傳遞觸覺、視覺、聽覺、動覺、平衡覺的綜合信息,促進新生兒智能發育,增進食物消化吸收,調節新生兒睡眠節律,提高新生兒免疫力及抗病力[5]。同時還能使其增強自信心和安全感,培養獨立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增強社會交往能力。
3.1 撫觸能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
生命的最初階段,胎兒生活在溫暖的羊水中,時時受到水的撫觸,分娩過程中緊緊的產道使胎兒全身各部位的外周神經感受器均受到刺激,新生兒在撫觸過程中得到安慰與安全感。此后母親哺乳時的擁抱、親吻,洗澡時的皮膚接觸與水溫的刺激均是撫觸。但這些都是短暫的,對于剛出生的孩子來說遠遠不能滿足需要,難以適應周圍的環境,時常產生莫名其妙的哭鬧,他們渴求身心的撫慰,渴望得到關懷與愛。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通過撫觸對新生兒皮膚產生刺激使新生兒有一個安全感,消除其孤獨、焦慮、恐懼等不良情感,減少了新生兒的哭鬧及煩躁情緒,通過觀察經過撫觸的嬰兒更容易入睡,睡得比較安穩、踏實,使新生兒體重、身高增長明顯,加快了新生兒的生長發育。
3.2 撫觸能促進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
神經解剖學和神經生理學研究認為,從妊娠第8周起,胎兒的大腦皮層就開始形成,出生時,腦神經細胞大部分已分裂成形。新生兒在常規的環境中,腦神經細胞按一般的速度發育,外界的刺激越頻繁、越強烈,腦神經細胞發育速度也越快[6]。皮膚是最大的觸覺器官,為中樞神經的外感受器,這種感受器可將感受刺激傳入中樞神經系統。撫觸正是通過這個觸覺器官向大腦皮層一次次傳送不同強度的刺激,促使神經系統發育和智能的成熟,促進大腦、小腦平衡的發育。撫觸過程中密切的親情交流,是情感的連接和傳遞,它對神經中樞的發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3 撫觸可促進新生兒的免疫力
撫觸可增加新生兒的免疫力、應激力和智力。從觀察撫觸的新生兒中我們發現,經過撫觸的新生兒無1例出現煩躁、消化不良、感冒,并且多數排便規律,反應靈敏。
3.4 撫觸可改善消化系統功能
新生兒撫觸能加速胎便排出,使胎便轉黃時間提前,減少腸肝循環,降低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對新生兒進行腹部撫觸和刺激肛門人工排便,增加了新生兒的腸蠕動,加快胎糞的盡早排泄,減少了核黃疸的發生,并能促使新生兒每日吸吮次數明顯增加,生理性體重下降明顯減少,血清膽紅素濃度明顯降低;可促進吸收和排泄,使食量增加,體重增長明顯高于未進行撫觸的新生兒。撫觸可改善新生兒的煩躁情緒,減少哭泣,經撫觸的新生兒更容易入睡,睡得比較安穩、踏實。撫觸不僅是母嬰皮膚的接觸,更重要的是促進母嬰間的交流,令新生兒感受到母親的關懷和愛護。溫柔的撫觸會給新生兒帶來被愛的滿足,使他感受到安全、自信,幫助他養成獨立的個性[7]。
總之,撫觸是一種通過對新生兒皮膚感官溫和的刺激,以促進神經系統發育為主,并對全身組織與器官均有所幫助的新型保健方法。目前撫觸在我國的宣傳和推廣還不夠深入,大多數人對撫觸還不甚了解,因而還需要廣泛深入地宣傳和推行,讓更多新生兒從生長第一天起就接受撫觸,使他們從中獲益,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