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摘除圍手術期的護理
陳泰
[關鍵詞] 眼球摘除術;圍手術期;護理
眼球摘除是一種破壞性手術,患者要求行此手術的原因:(1)患眼視力已無光感并伴有劇痛;(2)有頑固炎癥存在,影響健眼;(3)眼內惡性腫瘤;(4)眼球嚴重變形;(5)經醫治已無恢復的希望,可考慮采用此手術為患者解除疼痛和保護健眼[1]。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及個人因素不能立即植入或拒絕植入義眼臺,我科2005年8~12月對4例患者行眼球摘除術,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4例,女1例,男3例,共4眼,年齡28~80歲,平均45歲。其中眼內惡性腫瘤1例,角膜穿孔1例,單眼盲目1例,眼球破裂傷1例。
1.2 手術方式
常規局部麻醉后,沿著角膜緣切開整個球結膜并分離和切斷四條直肌及兩條斜肌,用1把彎血管鉗從眼球鼻側伸入夾住視神經,再持視神經剪自鼻側伸入眼球后方,將視神經剪斷,并將眼球娩出,立即用溫鹽水紗布填入雙手壓迫止血,最后縫合各層切口,結膜囊內放入大小適宜的凡士林紗布團后,并加壓包扎(紗布團于術后24~48h后取出)[1]。
2 結果
術后隨訪3個月。4例患者癥狀解除并無心理障礙,能夠進行正常生活、工作。除1例80歲女性患者對外觀無要求外,其余3例患者表示近期行義眼臺植入術。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術前檢查
配合醫生為患者做好術前的專科檢查及全身檢查,其結果滿足此手術指征。
3.1.2 心理護理
患者行此手術后不能立即行義眼臺植入導致五官形象的明顯改變,因此產生恐懼、焦慮喪失生活信心等一系列心理反應。針對這些心理問題,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耐心地解釋手術前、后患者如何準備及配合的流程;其次,為增加患者信心和患者對美的需求,可告知其3個月后若病情許可,還可以行義眼臺植入術以改善外觀。
3.1.3 生活護理
因患者有單眼盲目眼征及疼痛,導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盡量減少病房及環境的障礙物,避免外傷,幫助患者熟悉病房環境,并給予生活上的協助。
3.1.4 術前訪視
手術室巡回護士在手術前1天到病房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狀態,并向患者介紹手術醫生和自己,消除患者對手術室的恐懼,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并講解在手術中的注意事項和麻醉后給患者帶來的不適并教會其應對,讓患者能正確理解后,才能很好地配合手術。
3.1.5 術前準備
術前1天幫助患者做好個人衛生,術前晚口服安定5mg,以提高睡眠質量。手術前30min排空大小便,再口服安定片5mg能鎮靜。
3.2 手術中的配合
3.2.1 常規核對
病房護士與手術室護士交接患者時核對:患者姓名、年齡、性別、眼別、診斷、手術名稱、麻醉方式;巡回護士與手術醫生在手術前、后進行核對;內容:除上述相同外還有敷料、縫針、縫線的數量。
3.2.2 手術器械和耗材準備
手術器械均在手術開臺前進行認真查對和高壓蒸氣消毒。
3.2.3 監測生命體征
給予心電監護,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警惕眼心反射的發生。特別是術中牽拉剪斷眼肌及視神經時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率變化和患者的反應,如變化范圍較大及低于正常范圍時,立即給氧和停止牽拉眼肌,癥狀緩解后再繼續手術。如不緩解,則立即進行搶救。
3.2.4 術畢用藥
妥布霉素2萬u+地塞米松2.5mg球周注射,并在結膜囊內涂抗生素眼膏后繃帶包扎。
3.3 術后的護理
3.3.1 巡視患者,觀察病情
及時巡視并觀察術眼敷料是否清潔、有無滲血,避免劇烈咳嗽并給予生活上協助。
3.3.2 眼痛伴頭痛護理 先檢查原因,是否為繃帶包扎過緊或術中牽拉剪斷眼肌等引起,可適當調整繃帶或遵醫囑給予止痛片,并向患者解釋,引導其正確認識,避免情緒激動。
3.3.3 預防感染
靜滴抗生素預防感染,并告知患者注意用眼衛生,避免受涼感冒及外傷。
3.3.4 飲食護理
囑患者進易消化、清淡、營養豐富的軟食,如:牛奶、雞蛋、雞鴨魚肉類等,可多吃含粗纖維豐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利于排便,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3.5 心理護理
給予患者適當的鼓勵,消除心理顧慮,向患者說明可植入義眼臺安裝義眼片改善五官形象,并教會患者保護健眼,讓其及早適應和接受現狀,對未來充滿信心。
4 小結
掌握眼球摘除術臨床護理特點,給予患者生活上協助。重視心理護理,幫助患者適應生活,走入社會,加強重視健眼的自我保護。
[參考文獻]
1 李紹珍.眼科手術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68,76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