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尼妥珠單抗聯合放化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護理
佚名
作者:魏建平 張金桃 劉翠容 黃曉艷 夏輝 李一良
【摘要】目的探討尼妥珠單抗注射液聯合放化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護理方法。方法 對12例接受尼妥珠單抗注射液治療的患者,在使用該藥前針對不同病人的心理特點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使用時嚴格按照尼妥珠單抗注射液的應用程序和方法做好藥物的保管、配制、輸注的護理,在用藥過程中嚴格按要求調整輸液速度,嚴密觀察不良反應的發生,及時作出處理和相應的護理措施。結果 12例接受治療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毒副反應。結論 使用尼妥珠單抗注射液聯合放化療,只要護理得當可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尼妥珠單抗注射液 放化療 鼻咽癌 護理
尼妥珠單抗,是我國第一個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功能性單抗藥物泰欣生。單克隆抗體是針對特異抗原產生的特異純化抗體,它具有高度專一性,能夠特異性針對腫瘤細胞進行靶向治療,從分子水平逆轉腫瘤細胞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因而有“生物導彈”之稱。該類藥物具有靶向性強、特異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特點,并能增強放、化療的治療效果,代表著腫瘤治療領域的最新發展方向。泰欣生(尼妥珠單抗,Nimotuzumab),是全球第一個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為靶點的單抗藥物,中國第一個治療惡性腫瘤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泰欣生能夠競爭性結合EGFR,阻斷由EGFR與其介導的下游信號轉導通路,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分化、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增強放化療療效[1,2]。但由于價格昂貴,在國內尚未廣泛使用,關于護理方面的相關報道較少。我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應用尼妥珠單抗注射治療晚期鼻咽癌放化療病人12例,并對其進行了精心護理。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12例晚期鼻咽癌患者,男9例,女3例;年齡31歲~81歲;所有鼻咽癌病人均經病理確診,其中伴有骨轉移4例,肝轉移2例,肺轉移2例。本組患者均采用同步放化療。
1.2用法用量 必須有使用抗癌藥物經驗的醫生指導下使用。在用藥過程中及用藥結束后1小時內須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必須配合復蘇設備。所有患者采用前臂較粗大的靜脈輸液給藥:100毫克尼妥珠單抗稀釋于250ml生理鹽水中靜脈輸液。
輸液進藥過程在60分鐘以上,第一次注射時間為放射治療的第一天,于放療前完成給藥,以后每周一次,共8次。
1.3不良反應 該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輕度發熱、血壓下降、惡心、頭暈、皮疹。 2 護理
2.1藥物保管與配制 用藥前認真學習有關該藥的知識,掌握其性能、注意事項、作用、不良反應、配藥方法、如何保管好藥物及輸注方法等。尼妥珠單抗注射液須低溫保存(2~8℃),凍融后抗體的大部分活性喪失,故藥物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嚴禁冷凍。無菌操作下抽取所需藥液稀釋到250 ml生理鹽水中,在2~8℃可保持穩定12h,在室溫下可保持穩定8h。如稀釋后儲存超過上述時間,不宜使用。
2.2用藥過程的護理 準備輸液過程中須確保無菌操作,滴注前后使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采用周療法,首次滴注時間超過2h,以后每周1次滴注時間大于1h。聯合其他化療時,必須在本品滴注結束1小時之后開始。開始滴注的前10min滴速應控制在15gtt/min左右,觀察患者無異常反應后再逐漸加快滴速,最大輸液速率為5ml/min。密切觀察病情,加強巡視保證安全用藥,嚴格 監測生命體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2.3心理護理 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關心、體貼患者,給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勵,針對病人不同心理狀態給予開導、鼓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建立相互信賴的關系,配合醫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尼妥珠單抗注射液的藥理知識、治療方案、用藥過程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4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 使用尼妥珠單抗注射液時,尤其是給藥中和給藥后1小時內,應密切檢測生命體征的變化,加強巡視,必要時給予心電監護,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師給予處理,以保證用藥安全。
3 小結
分子靶向治療是21世紀抗腫瘤治療的重大進展。尼妥珠單抗作為代表藥物之一,是我國于2008年第一個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功能性單抗藥物獲準上市,首次打破了國外壟斷,為晚期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我們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健康知識宣教,掌握該藥的保管及輸注方法,用藥過程中嚴格按要求調整輸液速度,密切觀察不良反應的發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盡量減少藥物毒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減輕患者的痛苦,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尼妥株單抗聯合放化療治療晚期鼻咽癌毒副反應的發生及相應護理經驗有待進一步積累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參 考 文 獻
[1]黃曉東,易俊林,高黎,等.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克隆抗體h-R3聯合放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Ⅱ期臨床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07,29(3):197-201.
[2]汪洋,潘力,毛穎等.尼妥珠單抗聯合放療加同期替莫唑胺治療高分子膠質瘤的初步研究[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11):83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