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鎖骨下深靜脈置管在腫瘤化療中的應用與護理
徐寧
【摘要】目的 探討鎖骨下深靜脈置管在腫瘤病人化療中的應用及通過專業護理,降低深靜脈置管的并發癥,延長導管使用時間。方法 通過總結58例腫瘤患者進行鎖骨下深靜脈置管化療,其中55例經右側鎖骨下置管,3例經左側鎖骨下置管。結果 置管全部成功,1例導管脫落,1例堵管后拔管,無出血氣胸等并發癥。結論 通過深靜脈置管,使患者化療安全,并且經過專業護理,延長導管留置時間,患者方便活動,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經濟負擔。
【關鍵詞】鎖骨下深靜脈置管 化療 護理體會
靜脈化療治療惡性腫瘤是一種最主要給藥途徑,而建立一條好的靜脈通道,可以減少患者因反復穿刺而帶來的痛苦,減輕化療藥物對外周靜脈的破壞[1],使化療順利完成。故我科優先選擇鎖骨下靜脈置管,在2010年12月-2011年6月共進行鎖骨下深靜脈置管化療58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齡25~82歲,置管時間最短2天,最長78天,平均28.4天;全部穿刺成功,1例導管脫落,1例堵管。
1.2材料 使用艾貝爾一次性無菌中心靜脈導管穿刺包,單腔:16Ga,長度為20cm。
1.3穿刺置管方法 患者取去枕仰臥位,頭轉向穿刺部位對側,將一小枕墊于肩背部脊柱下,雙肩盡量外展。使鎖骨區域抬高,使第一肋與鎖骨之間形成一個間隙。進針部位選擇:取右鎖骨中點下緣1cm處為穿刺點,針尖指向胸骨上凹。常規消毒皮膚,鋪無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取穿刺針抽生理鹽水3~5ml,從穿刺點進針,針與皮膚呈30°~40°角向胸鎖關節方向緊貼鎖骨下緣負壓進針,邊進針邊抽回血,感覺有突破感,注射器內見抽出暗紅色血液,再將回血推入靜脈內感覺無阻力,即證明已進入鎖骨下靜脈,先置導絲,后置入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導管用縫線固定,導管末端接肝素帽并旋緊。穿刺處用透明敷貼或無菌紗布固定好。
2 護理
2.1置管前的心理護理 在操作前要向患者講明置管的目的、優點及注意事項,但也要講清楚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做好解釋工作,讓患者消除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操作。
2.2置管術中護理 操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操作要領,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協助患者擺好體位,在穿刺過程中注意動作輕柔,進針與退針要輕、慢,做到穩與準避免由于操作不夠細致造成誤傷動脈或出現血腫、氣胸等不良反應[2]。
監測生命體征,仔細觀察患者有無不適,保證患者的安全,配合操作人員,順利完成操作。
2.3置管后導管的觀察及護理
2.3.1巡視病房 置管后要勤巡視病房,并反復對病人及家屬進行宣教。每日輸液時,注意觀察導管有無回血、滑脫、穿刺處有無紅腫,如果導管固定縫線脫落,要及時進行縫合固定。 2.3.2嚴格無菌操作 由于在化療過程中,受化療藥物的影響,使患者白細胞下降及機體免疫力的缺乏,容易并發導管感染,因此,在各項操作中要嚴格執行洗手制度及無菌技術
2.4防止導管腔的堵塞 加強責任心,密切觀察并保持導管通暢,注意導管是否打折、受壓、彎曲或位置不適合,檢查病房衛生間的輸液掛鉤的高度是否合適,我科發生的1例堵管,就是因為患者上廁所時間長,輸液掛鉤安置較低,發生回血,患者未發現,造成堵管,最后重新置管。
2.5防止空氣栓塞 護士要加強巡視,及時更換液體,并仔細檢查輸液裝置每個連接點,并在易脫落的連接處妥善固定。如發生空氣栓塞,立即采取頭低足高,左側臥位,面罩吸氧。
2.6拔管時的護理 導管拔出前,仍要遵循無菌原則,操作前洗手,對穿刺點進行碘伏消毒后,按外科方法拆除縫線,用無菌紗布覆蓋拆除點,拔除導管按壓5-10分鐘。拔管后的2-3天,要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滲液。
2.7健康教育 出院前,告知患者和家屬定期到醫院或當地的醫療機構進行換藥及導管沖洗,觀察穿刺點有無紅、腫、熱等異常情況。教會患者洗澡前用保鮮膜覆蓋穿刺點上的敷料,洗完后及時換藥。由于腫瘤病人大多是多療程多次化療,故很多患者是帶管出院,所以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導管的日常護理及注意事項,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對延長導管留置時間以及防止導管感染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
3 體會
化療是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但由于化療藥物毒性大、濃度高及反復刺激血管,造成對血管的損傷,這不但給患者帶來了痛苦,而且使治療不能順利進行。所以保護好血管在腫瘤患者的護理中顯得非常重要,而鎖骨下深靜脈置管可減少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容易固定,合并癥少,留置時間長,提高了治療效果,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 考 文 獻
[1]于衛華.中心靜脈置管的臨床應用與護理進展.護理研究,2004,19:21-23.
[2]謝春香,李賴方,林彩銀.鎖骨下深靜脈置管術96例的護理[J].職業與健康,2007,23(17):1575-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