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卵巢癌的護理
佚名
作者:杜敏,沈國玉,鄭穎,干霞
【關鍵詞】 腹腔化療;卵巢癌;護理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道癌瘤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腫瘤,早期無明顯癥狀,多數病人在就診時已有腹腔內廣泛轉移,手術已無法根除。卵巢癌以腹盆腔播散、種植為主要轉移途經。手術減瘤合并化療即使是完全緩解的患者,仍然有50%~70%限于腹盆腔內復發,最終導致死亡。腹腔內化療使腹腔內較長時間保持高藥物濃度,增加藥物與腫瘤廣泛接觸。熱療可有效增加藥物對腫瘤的滲透,增加藥物的細胞毒作用,提高晚期復發性卵巢癌的療效[12]。我科自2004年8月采用中心靜脈導管留置于腹腔內進行腹腔灌注熱化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4例患者均已婚,年齡32~70歲,所有病例均經病理學診斷證實為卵巢惡性腫瘤,其中9例伴有腹水。所有病例均在腹腔內留置中心靜脈導管,予腹腔內灌注熱化療。
1.2 方法
手術結束關閉腹腔前,在距離腹部切口3~5 cm處,將單腔中心靜脈導管留置于腹腔內,深度為18~20 cm,用肝素帽關閉導管外口,關腹后用縫線將導管固定于腹壁皮膚,再用3 M透明敷料覆蓋固定于腹部。化療時將60 mg順鉑加入1 000 mL 0.9%生理鹽水,置于溫箱中加熱至46 ℃,灌注時將輸液器乳頭直接與留置管相接,以達到較快的灌注速度,1 000 mL藥液控制在20 min左右灌注完,同時靜脈滴注1 500 mL液體。每個療程灌注2次,間隔3~4周,每個療程中合并靜脈滴注環磷酰胺0.8 g。每例病人化療4~6個療程,有腹水者先引流腹水,再灌注化療藥液,一次引流腹水1 500 mL,間隔4 h再引流,每日總量不超過3 000 mL,直至腹水消失。
2 結果
24例患者共進行103例次化療,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為37~122 d,平均82.5 d。9例反復引流腹水的患者中出現導管口局部感染1例,導管脫落1例。
3 護理
3.1 腹腔灌注護理
灌注時護士應嚴密觀察,防止空氣注入腹腔。為使藥物在腹腔內均勻分布,便于吸收和提高療效,注藥后協助病人變換體位,順序為平臥位,左、右側臥位,俯臥位,坐位,每個體位保持15 min,當病人不能耐受時,可適當縮短每種體位的持續時間,增加變換次數,同時注意防止導管脫落。
3.2 導管護理
護理操作中嚴格遵守無菌原則,每周用0.3%的茂康碘消毒導管口周圍皮膚2次,并更換3 M透明敷料,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紅、腫、痛現象。導管應及時沖洗,保持通暢,在引流腹水及注入化療藥物前后均給予生理鹽水20 mL沖洗導管,沖洗時用力均勻適當,防止用力過猛損壞導管[13]。腹壁較薄、皮下脂肪組織較少的病人,在腹腔內壓力增大時,腹腔內液體可沿導管流出,從而發生感染,且有發生種植轉移的可能,故對于消瘦患者,一般留管時間不超過3個月。
3.3 化療藥物毒副反應的護理
針對化療藥物所產生的毒副反應,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①定期檢查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少于1.0×109/L時要進行保護性隔離,住單人病房,減少或謝絕探視,每日空氣消毒2次,并按醫囑應用升白細胞藥物。血小板計數少于50×109/L時,注意觀察病人有無出血傾向,穿刺拔針時需按壓5 min以上。②化療期間多數病人會出現食欲不振、厭食,應指導病人少量多餐,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少吃甜食,不吃油膩、煎炸食品。化療前后常規給予止吐藥物,以減輕惡心、嘔吐反應,嘔吐嚴重的病人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時靜脈補充營養。腹痛、腹瀉的病人,注意腹痛的性質、大便的性狀及次數,并指導病人避免進食產氣食物,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腸道感染。③順鉑的代謝產物由腎臟排泄,可引起腎小管壞死,造成腎臟損害,出現腎功能異常、蛋白尿、血尿,嚴重者可出現少尿或無尿,所以化療時要充分水化,灌注當日輸液量不少于2 000 mL,護士應密切觀察尿量及尿液顏色,保持病人24 h尿量不少于2 000 mL,必要時靜脈滴注20%甘露醇250 mL以利尿,并鼓勵病人大量飲水,稀釋尿液,減輕泌尿系統毒副反應。
【